top
请输入关键字
云冈石窟编年史
战国秦汉纪事

公元前475年丙寅(周元王仁元年,赵襄子元年)①

赵襄子元年,②……北登夏屋,③请代王。使厨人操铜枓以食代王及从者,行斟,阴令宰人各以枓击杀代王及从官,逐兴兵平代地。④(《史记》卷43《赵世家》)

①此前约十一年,释迦牟尼涅槃。释迦牟尼(约前565~前486),意即“释迦族的圣人”,姓乔答摩,名悉达多,佛教创始人。相传他是古印度北部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净饭王的儿子。二十九岁时,痛感人世生、老、病、死各种苦恼,又不满当时婆罗门的神权统治及其梵天创世说,出家修道。经六年苦行,在佛陀伽耶菩提树下成道,悟到世间无常和缘起诸理,即在鹿野苑(今属印度贝拿勒斯城)开始传教,为憍陈如等五人解说“四谛”及“八正道”,佛经称为“初转法轮”。其后四十五年间,在中印度游行教化,被信徒尊为佛陀(觉悟者)。七十九岁时,在拘尸那伽(今属印度联合邦迦夏城)附近的娑罗双树下入灭,信徒分其舍利建塔贮之。后来,弟子们将他一生所说的教法记录整理,通过几次结集,成为经、律、论“三藏”。

②赵襄子(毋卹),即赵孟,赵简子之子。赵襄子元年,《史记》系于周定王十二年(前457),此据《左传》。当时,赵国已领有晋阳(今太原市西南)、邯郸(今河北省邯郸市)等跨太行山的大片地区,以晋阳城为居住地。

③夏屋,又名夏壶山、贾屋山、贾母山,在今山西代县东北。

④代,古翟(狄)族国名,国城在今天的河北省蔚县东北,俗谓代王城。

赵襄子逾句注而破并代,①以临胡貉。其后既与韩、魏共灭智伯,分晋地而有之,则赵有代、句注之北。②(《史记》卷110《匈奴列传》)

①句注,又名陉岭、西陉山、雁门山,北魏以后设立雁门关,在今代县北。按:雁门关之设,《辞海》误记为唐代。《魏书》卷108《礼志一》、《隋书》卷30《地理志中》均载有“雁门关”。

②句注之北,即今雁门关以北的大同市、朔州市之地。春秋以来,当地土著有林胡、楼烦二族,大约林胡在朔州以北,楼烦在朔州以南一带。此二族人精骑射,畜牧为生。

前307年甲寅(周赧王延八年,赵武灵王十九年)

十九年……王北略中山之地,①至于房子,②遂之代,北至无穷,③西至河,④登黄华之上。⑤(《史记》卷43《赵世家》)

①中山,古国名,又称鲜虞,春秋时白狄(白翟)别族所建立,国境在今河北定州、石家庄一带。20世纪70年代,在河北省平山县七汲村的中山王陵发掘出土了大量精美文物,充分展示了两千多年前中华文明的发达高度。

②《通鉴》卷3胡三省《注》:“班《志》,房子县属常山郡。《史记正义》曰:房子,今赵州县。”

③胡三省《注》:“自代北出塞外,大漠数千里,故曰无穷。《战国策》,武灵王曰:昔先君襄王与代交地,城境封之,名曰无穷之门,所以诏后而期远也。”

④河,即黄河,此指今陕北、晋北所夹之黄河段;“西至河”,则指今晋北地区。按:此前,赵已移都邯郸;此后屡侵中山,为凿通代道也。

⑤《史记正义》曰:“黄华,黄河侧之山也。”约即今陕西榆林黄华梁。是年,因征发西北,赵武灵王定策实行胡服骑射。

前306年乙卯(周赧王九年,赵武灵王二十年)①

二十年,王略中山地,至宁葭;②西略胡地,至榆中。③林胡王献马。归,……代相赵固主胡,致其兵。(《史记》卷43《赵世家》)

①此前不久世界形势发生巨变。希腊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征服古波斯、埃及后,挥军东征,占领西亚、中亚,侵入现在巴基斯坦北部和印度西北部。当此公元前四世纪末,在亚历山大帝国的广阔殖民地进入了希腊化时代,希腊文化逐渐流入印度河中上游。

②宁葭,在今河北省石家庄市西的获鹿县北。

③榆中,即榆溪塞,一说在今内蒙古河套东北岸,一说在今陕西东北角。

前300年辛酉(周赧王十五年,赵武灵王二十六年)

二十六年,复攻中山,攘地北至燕、代,西至云中、九原。①(《史记》卷43《赵世家》)

①攘地,即开疆拓土。云中,在今内蒙古托克托东北;九原,在今内蒙古包头市西。至此,大同地区正式划入赵国版图。

赵武灵王亦变俗胡服,习骑射,北破林胡、楼烦。筑长城,自代傍阴山下,至高阙为塞

①而置云中、雁门、②代郡。③(《史记》卷110《匈奴列传》)

①高阙,在今内蒙古杭锦后旗东北。阴山山脉至此中断,成一缺口,望若门阙,故名。

②雁门郡,秦、西汉治所在善无(今山西右玉南),辖境相当于今山西河曲、五寨、宁武等县以北,恒山以西,内蒙古黄旗海、岱海以南地。至迟此年,赵武灵王完成了西北三郡的国防建设。于是,在雁门郡东部的长城塞内出现了一座崭新的城邑,取名平城(约在今大同城北操场城一带)。

③代郡,赵国至西汉治代(今河北蔚县),东汉治高柳(今山西阳高)。战国代地盖广,至秦设置上谷郡(约今河北张家口地区),区域缩小;西汉代郡辖境相当于今河北怀安、蔚县以西,山西阳高、浑源以东的内外长城间,以及长城外的东洋河流域。

前299年壬戌(周赧王十六年,赵武灵王二十七年)

主父欲令子主治国,①而身胡服将士大夫西北略胡地,而欲从云中、九原直南袭秦,于是诈自为使者入秦。②……主父所以入秦者,欲自略地形,因观秦王之为人也。(《史记》卷43《赵世家》)

①此年五月,赵武灵王传位于王子何(即赵惠文王),而自号主父。

②赵武灵王出使秦国的线路,大致就是今天由蔚县,经大同,到包头,南渡黄河,经榆林,达咸阳的道路。参见本书附录:《大同古代的道路交通》。

前297年甲子(周赧王十八年,赵惠文王二年)

惠文王二年,主父行新地,遂出代,西遇楼烦王于西河而致其兵。①(《史记》卷43《赵世家》)

①西河,即汉代西河郡,在今内蒙古东胜一带,或指晋北与内蒙古东胜之间的黄河段地区。此条史料,《通建》系于周赧王十九年(前296)

前296年乙丑(周赧王十九年,赵惠文王三年)

三年,灭中山,迁其王于肤施。①起灵寿,②北地方从,代道大通。③还归,行赏,大赦,置酒酺五日,封长子章为代安阳君。④(《史记》卷43《赵世家》)

①肤施,秦汉上郡治所,在今陕西榆林东南。据说,陕北原是中山狄族的故乡。

②灵寿,中山国都,在今河北平山东北。

③武灵王胡服骑射12年,平灭中山,解除了赵国心腹之患;同时,从邯郸经中山,跨越太行山,穿飞狐口(在今蔚县南),打通了直达代王城的所谓“代道”,进而巩固了西北边疆。

④安阳,即西汉代郡东安阳县,大致在今河北阳原东北。此条史料,《通鉴》系于周赧王二十年(前295)。

前245丙辰(赵孝成王二十一年,秦王嬴政二年)①

李牧者,赵之北边良将也。常居代、雁门,备匈奴。以便宜置吏,市租皆输入莫府,为士卒费。日击数牛飨士,习骑射,谨烽火,多间谍,厚遇战士。……于是乃具选车得千三百乘,选骑得万三千匹,百金之士五万人,彀者十万人,悉勒习战。大纵畜牧,人民满野。匈奴小入,佯北不胜,以数千人委之。单于闻之,大率众来入。李牧多为奇阵,张左右翼击之,大破杀匈奴十余万骑。灭襜褴,破东胡,降林胡,单于奔走。②其后十余岁,匈奴不敢近赵边城。(《史记》卷81《廉颇蔺相如列传》)

①当此时,摩揭陀国孔雀王朝阿育王统一印度,大弘佛法。阿育王(约前269~前232年在位),一作阿输迦,意译无忧王,又称天爱喜见王。因南征杀戮过多,遇一沙门说法,悔悟归信。在印度境内广建寺塔,颁布敕令,刻于崖壁和石柱,名为“法敕”。又亲自巡礼佛迹,到处立柱纪念。在华氏城(今印度比哈尔邦的巴特那)举行第三次佛典结集,并派遣僧侣远出波斯(今伊朗)、希腊诸国布教。随后,印度西北的罽宾(迦湿弥罗)、犍陀罗佛教转盛。

②此年,赵孝成王死。李牧破匈奴,约为孝成王时事,姑系是年。《通鉴》系于明年。

插图:鹿野苑阿育王法敕石柱柱头(选照片:《古印度》112页)

前231年庚午(赵王迁五年,秦王嬴政十六年)

五年,代地大动,自乐徐以西,北至平阴,①台屋墙垣太半坏,地坼东西百三十步。(《史记》卷43《赵世家》)

①乐徐,约今河北涞源东南;平阴,约今山西阳高东南。据我国现代地震学家推测,此次地震震中位于广灵县一带,震级为6﹒5。

前227年甲戌(秦王嬴政十九年)

十九年,王翦、羌瘣尽定取赵地东阳,得赵王。引兵欲攻燕,屯中山。秦王之邯郸,……赵公子嘉率其宗数百人之代,自立为代王,①东与燕合兵,军上谷。(《史记》卷6《秦始皇本纪》)

①《史记》卷43《赵世家》:“秦既虏迁,赵之亡大夫共立嘉为王,王代六岁,秦进兵破嘉,遂灭赵以为郡。”

前221年庚辰(秦始皇帝二十六年)

秦初并天下,……始皇推终始五德之传,以为周得火德,秦代周德,从所不胜。方今水德之始,改年始,朝贺皆自十月朔。衣服旄旌节旗皆上黑。数以六为纪,符、法冠皆六寸,而舆六尺,六尺为步,乘六马。……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收天下兵,①聚之咸阳,销以为钟鐻,金人十二,②重各千石,置廷宫中。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地东至海暨朝鲜,西至临洮、羌中,③南至北向户,北据河为塞,并阴山至辽东。(《史记》卷6《秦始皇本纪》)

①《史记集解》应劭曰:“古者以铜为兵。”

②《汉书》卷27下《五行志上》:“史记秦始皇帝二十六年,有大人长五丈,足履六尺,皆夷狄服,凡十二人,见于临洮。天戒若曰,勿大为夷狄之行,将受其祸。是岁始皇初并六国,反喜以为瑞,销天下兵器,作金人十二以象之。”《史记正义》谢承《后汉书》云:“铜人,翁仲其名也。”按:古代称墓前的石人为翁仲。中国古代墓所的石人、石兽、石阙、华表之设,起源很早,春秋战国时已经多见。《吕氏春秋》卷10《节丧》:“世之为丘垄也,其高大若山,其树之若林。其设阙庭、为宫室、造宾阼也,若都邑。”当时厚葬如此。

③临洮,秦县,以临洮水得名,治在今甘肃岷县。羌中,约在临洮以西的古诸羌族之地。

前215年丙戌(秦始皇帝三十二年)

三十二年,……始皇之碣石,①……巡北边,从上郡入。②燕人卢生使入海还,以鬼神事,③因奏录图书,曰“亡秦者胡也”。始皇乃使将军蒙恬发兵三十万人北击胡,略取河南地。④(《史记》卷6《秦始皇本纪》)⑤

①碣石,山名,在今河北昌黎北。

②上郡,即今陕西榆林。这是秦始皇第四次巡游天下的归途,走的是一条横穿中国北部塞内,纵贯陕西的大通道。参见附录:《大同古代的道路交通》。

③《汉书》卷25《郊祀志下》:“昔周史苌弘欲以鬼神之术辅尊灵王会朝诸侯,而周室愈微,诸侯愈叛。楚怀王隆祭祀,事鬼神,欲以获福助,却秦师,而兵挫地削,身辱国危。秦始皇初并天下,甘心于神仙之道,遣徐福、韩终之属多赍童男童女入海求神采药,因逃不还,天下怨恨。”

④河南地,即今内蒙古黄河以南地区。《史记》卷110《匈奴列传》:“当是之时,东胡强而月氏盛。匈奴单于曰头曼,头曼不胜秦,北徙。十余年而蒙恬死,诸侯畔秦,中国扰乱,诸秦所徙適戍边者皆复去,于是匈奴得宽,复稍度河南与中国界于故塞。”

⑤隋《历代三宝记》卷1:“始皇时,有诸沙门释利防等十八贤者,赍经来化。始皇弗从,遂禁利防等。夜有金刚丈六人来,破狱出之。始皇惊怖,稽首谢焉。”另,宋《太平广记》卷405《宝类》:“汉五柞宫有五柞树,皆连抱上枝,覆荫数十里。宫西有青梧观,观前有三梧桐树,树下有石麒麟二枚,刊其胁为文字,是秦始王骊山墓上物也。”

前204年丁酉(汉王刘邦三年)

赵地已平,汉王以苍为代相,①备边寇。(《史记》卷8《高祖本纪》)

①西汉初,代王管辖代郡、雁门、云中三郡地。高祖十一年(前196),云中划出代地。

前201年庚子(西汉高祖六年)

六年冬十月,令天下县邑城。①(《汉书》卷1《高帝纪下》)

①汉承秦制,以冬十月为岁首。大约当年,平城得到了修筑。西汉平城县为雁门郡东部都尉治所,驻有边兵。

前200年辛丑(西汉高祖七年)

七年,匈奴攻韩王信马邑,①信因与谋反太原。……高祖自往击之。会天寒,士卒堕指者什二三,遂至平城。匈奴围我平城,七日而后罢去。②(《史记》卷8《高祖本纪》)

①马邑,在今山西朔州市。《史记正义》引干宝《搜神记》云:“昔秦人筑城于武周塞以备胡,城将成而崩者数矣。有马驰走,周旋反覆,父老异之,因依以筑城,乃不崩,遂名马邑。”据李高才讲,秦马邑城,在今朔州城区东北的祝家庄;后周勃击陈豨,屠马邑,城废,汉另筑马邑城,即今朔州城。

②《通鉴》卷11载:“帝先至平城,兵未尽到;冒顿纵精兵四十万骑,围帝于白登七日,汉兵中外不得相救饷。帝用陈平秘计,使使间厚遗阏氏。阏氏谓冒顿曰:‘两主不相困。今得汉地,而单于终非能居之也。且汉主亦有神灵,单于察之!’冒顿与王黄、赵利期,而黄、利兵不来,疑其与汉有谋,乃解围之一角。会天大雾,汉使人往来,匈奴不觉。陈平请令强驽傅两矢,外向,从解角直出。帝出围,欲驱;太仆滕公固徐行。至平城,汉大军亦到,胡骑遂解去。”白登,即今大同市东北的马铺山。

前199年壬寅(西汉高祖八年)

春三月,……令吏卒从军至平城及守城邑者,皆复终身勿事。(《汉书》卷1《高帝纪下》)

前197年甲辰(西汉高祖十年)

八月,赵相国陈豨反代地。①(《史记》卷8《高祖本纪》)②

①《通鉴》卷12:“初,上以阳夏侯陈豨为相国,监赵、代边兵,……淮阴侯曰:‘公之所居,天下精兵处也。……’”

②《汉书》卷94《匈奴传上》:“是时匈奴以汉将数率众往降,故冒顿常往来侵盗代地。于是高祖患之,乃使刘敬奉宗室女翁主为单于阏氏,岁奉匈奴絮缯酒食物各有数,约为兄弟以和亲,冒顿乃少止。”

前195年丙午(西汉高祖十二年)①

冬十月,……周勃悉定代郡、雁门、云中地,斩陈豨于当城。②(《通鉴》卷12)

①此后约十年(前185),古印度中部熏迦王朝补沙密多罗国王以婆罗门为国师,毁境内佛塔八百余座,尽杀僧尼,史称“中印度法难”。

②当城,在今河北蔚县东。

前176年乙丑(西汉文帝刘恒前元四年)

单于遗汉书曰:“……汉边吏侵侮右贤王,……今以小吏之败约故,罚右贤王,使之西求月氏击之。①以天之福,吏卒良,马强力,以夷灭月氏,尽斩杀降下之。定楼兰、②乌孙、③呼揭及其旁二十六国,皆以为匈奴。诸引弓之民,并为一家。④……”(《史记》卷110《匈奴列传》)

①月氏,古游牧族,原居敦煌、祁连间。

②楼兰,西域国名,在今新疆罗布泊一带;汉武帝以后,改称鄯善。

③乌孙,古游牧族。最初在祁连、敦煌间,汉文帝时西迁至今伊犁河和伊塞克湖一带。南北朝时西迁于葱岭北。颜师古曰:“乌孙于西域诸戎其形最异。今之胡人青眼、赤须,状类弥猴者,本其种也。”

④冒顿单于征服西域诸国,是有确切历史记载以来东西方社会文化的首次强烈撞击。“诸引弓之民,并为一家”,一则说明了当时西域各国的游牧特点,二则反映出我国古代北方各民族间文化的同一性或相近关系。近代现代的考古发现,特别是我国北方出土的先秦文物显示,中华与西域物质文化交流历史,可能早已通过商贸形式实现。而且,这种文化交流并不局限在北方游牧族之间。按《史记》卷129《货殖列传》:“汉兴,海内为一,开关梁,弛山泽之禁,是以富商大贾周流天下,交易之物莫不通。”司马迁还说,周人“好贾趋利”,秦人“隙陇、蜀之货物而多贾”,相当于今天的关陇、陕北地区“西有羌中之利,北有戎翟之畜”。羌中,指青海、河西的少数民族地区;羌中之利,盖即包括来自西域的货物。就是说,在汉武帝凿空西域之前,西方与中国已有一定的商旅文化交往。

前148年癸巳(西汉景帝刘启中元二年)

孝景帝乃使使持节拜都为雁门太守,而便道之官,得以便宜从事。匈奴素闻郅都节,居边,为引兵去,竟郅都死不近雁门。匈奴至为偶人象郅都,令骑驰射莫能中,见惮如此。(《史记》卷122《酷吏列传》)

前142年己亥(西汉景帝后元二年)

春,匈奴入雁门,太守冯敬与战死。发车骑、材官屯。①(《汉书》卷5《景帝纪》)

①《后汉书》卷1《光武帝纪下》引《汉官仪》曰:“高祖命天下郡国选能引关蹶张、材力武猛者,以为轻车、骑士、材官、楼船,常以立秋后讲肄课试,各有员数。平地用车骑,山阻用材官,水泉用楼船。”

前134年丁未(西汉武帝刘彻元光元年)

冬十一月,……卫尉李广为骁骑将军屯云中,中尉程不识为车骑将军屯雁门,六月罢。(《汉书》卷6《武帝纪》)

前133年戊申(西汉元光二年)

汉使马邑下人聂翁壹,①奸兰出物与匈奴交,②详为卖马邑城,以诱单于。单于信之,而贪马邑财物,乃以十万骑入武州塞。③汉伏兵三十余万马邑旁,御史大夫韩安国为护军,护四将军以伏单于。单于既入汉塞,未至马邑百余里,见畜布野而无人牧者,怪之,乃攻亭。是时雁门尉史行徼,见寇,葆此亭,知汉兵谋,单于得,欲杀之,尉史乃告单于汉兵所居。单于大惊曰:“吾固疑之。”乃引兵还。(《史记》卷110《匈奴列传》)

①聂壹,名;翁,老人也。

②《史记集解》:“《汉书音义》曰:私出塞与匈奴交市。”

③《汉书》卷26《天文志》:“其二年十一月,单于将十万骑入武州,汉遣兵三十余万以待之。”按:武州,王莽改称“桓州”,即今大同市左云县;武州塞,盖今云冈石窟所在。

前130年辛亥(西汉元光五年)

夏,……发卒万人治雁门阻险。(《汉书》卷6《武帝纪》)

昔匈奴破大月氏,①大月氏西君大夏,②而塞王南君罽宾。③塞种分散,往往为数国。自疏勒以西北,④休循、捐毒之属,皆故塞种也。⑤(《汉书》卷96《西域传上》)

①汉文帝初年,匈奴攻杀月氏王,月氏大部西迁至塞种地区(今新疆西部伊犁河流域及其迤西一带),称大月氏。后遭乌孙攻击,再迁入据大夏(今阿姆河上游)。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至其国,以后往来渐密。国内分为休密、双靡、贵霜、肸顿、都密五部翕侯。公元一世纪中叶,贵霜翕侯兼并四部,建立贵霜王国。

②大夏,音译巴克特里亚,古希腊的附属国,也叫希腊·巴克特里亚王国。中亚细亚古国,在今阿富汗北部。本波斯帝国一行省,后隶亚历山大帝国及塞琉西王国,国土一度南达印度河流域。这一地区,后为北方而来的游牧民族塞克人统治。约公元前130年,被大月氏入据。《汉书》卷96《西域传上》记:“大夏本无大君长,城邑往往置小长,民弱畏战,故月氏徙来,皆臣畜之。”与此同时,大夏国的残余塞克人南逃,征服罽宾等地,希腊、西亚文化进一步融入印度河流域。

③罽宾,或作迦湿弥罗,即克什米尔一词的古译,在今巴基斯坦北部;国都循鲜城,在今伊斯兰堡东之斯利那加。《汉书》卷96《西域传上》:“罽宾地平,温和,有目宿,杂草奇木,檀、櫰、梓、竹、漆。种五谷、蒲陶诸果,粪治园田。地下湿,生稻,冬食生菜。其民巧,雕文刻镂,治宫室,织罽,剌文绣,好治食。有金银铜锡,以为器。市列。以金银为钱,文为骑马,幕为人面。出封牛、水牛、象、大狗、沐猴、孔爵、珠玑、珊瑚、虎魄、璧流离。”

④疏勒城,即今新疆喀什市。《汉书》卷96《西域传上》:“疏勒国,王治疏勒城,去长安九千三百五十里。户千五百一十,口万八千六百四十七,胜兵二千人。疏勒侯、击胡侯、辅国侯、都尉、左右将、左右骑君、左右译长各一人。东至都护治所二千二百一十里,南至莎车五百六十里。有市列。西当大月氏、大宛、康居道也。”

⑤塞种,即塞克人,是古代居于亚洲、欧洲的游牧民族。《汉书》颜师古注:“即所谓释种者也,亦语有轻重耳”;“塞音先得反,西域国名,即佛经所谓‘释种’者。塞、释声相近,本一姓耳。”按:我国史籍中所称塞族,大约与西方和印度记载中所称塞西安人、萨尔马希安人和释迦人为同族。

前129年壬子(西汉元光六年)

遣车骑将军卫青出上谷,骑将军公孙敖出代,轻车将军公孙贺出云中,骁骑将军李广出雁门。青至龙城,①获首虏七百级。广、敖失师而还。(《汉书》卷6《武帝纪》)

①《史记》卷110《匈奴列传》:“岁正月,诸长小会单于庭,祠。五月,大会茏城,祭其先、天地、鬼神。秋,马肥,大会蹛林,课校人畜。……其坐,长左而北乡。日上戊己。其送死,有棺椁、金银、衣裘,而无封树、丧服。”按:龙城,即茏城,《索隐》引崔浩云:“西方胡皆事龙神,故名大会处为龙城。”蹛林,《正义》引颜师古曰:“蹛者,绕林木而祭也。鲜卑之俗,自古相传,秋祭无林木者,尚竖柳枝,众骑驰绕三周乃止,此其遗法也。”

前128年癸丑(西汉元朔元年)

匈奴又入雁门,杀略千余人。于是汉使将军卫青将三万骑出雁门,①李息出代郡,击胡。得首虏数千人。(《史记》卷110《匈奴列传》)

①《汉书》卷55《卫青传》:“其秋,青复将三万骑出雁门,李息出代郡。”

前126年乙卯(西汉元朔三年)

其秋,匈奴又入雁门,杀略千余人。(《史记》卷110《匈奴列传》)

前123年戊午(西汉元朔六年)

六年春二月,大将军卫青将六将军兵十余万骑出定襄,①斩首三千余级。还,休士马于定襄、云中、雁门。(《汉书》卷6《武帝纪》)

①西汉设立定襄郡,治所在今内蒙古和林格尔。

前122己未(西汉元狩元年)

元狩元年,博望侯张骞使大夏来,言居大夏时见蜀布、邛竹、杖,使问所从来,曰“从东南身毒国,①可数千里,得蜀贾人市”。或闻邛西可二千里有身毒国。骞因盛言大夏在汉西南,慕中国,患匈奴隔其道,诚通蜀,身毒国道便近,有利无害。于是天子乃令王然于、柏始昌、吕越人等,使间出西夷西,指求身毒国。至滇,滇王尝羌乃留,为求道西十余辈。岁余,皆闭昆明,莫能通身毒国。(《史记》卷116《西南夷列传》)

①身毒,古印度。《后汉书》卷88《西域传》:“天竺国,一名身毒,在月氏之东南数千里。”玄奘《大唐西域记》卷2:“详夫天竺之称,异议纠纷,旧云身毒,或曰贤豆,今从正音,宜云印度。”

前121年庚申(西汉元狩二年)

春,汉使骠骑将军去病将万骑出陇西,过焉支山千余里,①击匈奴,得胡首虏万八千余级,破得休屠王祭天金人。②(《史记》卷110《匈奴列传》)

①焉支山,又称燕支山、胭脂山,在今甘肃省永昌县西、山丹县东南,绵延祁连山和龙首山间。

②《后汉书》卷89《南匈奴传》:“匈奴俗,岁有三龙祠,常以正月、五月、九月戊日祭天神。南单于既内附,兼祠汉帝,因会诸部议国事。”按:休屠王祭天金人,是中国佛教史中的千古疑案。魏晋以后的诸家注解,多以休屠王金人为祭天之主,与佛教无涉。然三国人张晏云:佛徒祠金人也。又,《史记索隐》:“崔浩云,胡祭以金人为主,今浮图金人也。”唐颜师古注:“作金人以为天神之主而祭之,即今佛像是其遗法。”

案汉武元狩中,遣霍去病讨匈奴,至皋兰,过居延,①斩首大获。昆邪王杀休屠王,将其众五万来降。获其金人,帝以为大神,列于甘泉宫。②金人率长丈余,不祭祀,但烧香礼拜而已。此则佛道流通之渐也。③及开西域,遣张骞使大夏还,传其旁有身毒国,一名天竺,始闻有浮屠之教。④(《魏书》卷114《释老志》)

①皋兰,在今甘肃省兰州市北部;居延,本匈奴游牧的居延泽,西汉置县,为张掖都尉治所(在今内蒙古额济纳旗东南),以遮断匈奴入侵河西之路。

②对形象的崇拜,中国亦有传统。《宋书》卷17《礼志四》曰:“昔周人怀邵伯之美,甘棠为之不伐。越王思范蠡之功,铸金以存其象。自汉兴已来,小善小德,而图形立庙者多矣。”

③《文苑英华》卷377录唐皮日休《题魏书释老志》:“魏收为《后魏书》,大夸西域氏之教,以为汉获休屠王金人,乃释氏之渐也。秦始皇聚天下之兵,铸金人十二于咸阳,汉复置之,岂可复为释氏哉?……笔削与夺在手,则收之为,是媚于伪齐之君耶!不然,何不经之如是。”按:今天中外学术界普遍认为,汉武帝时,印度尚无佛像;魏收此言,颇涉虚妄。

④关于佛教传闻中国,范晔《后汉书》卷88《西域传》论云:“至于佛道神化,兴自身毒,而二汉方志莫有称焉。张骞但著地多暑湿,乘象而战,班勇虽列其奉浮图,不杀伐,而精文善法导达之功靡所传述。”魏收《释老志》也承认:汉代“司马迁区别异同,有阴阳、儒、墨、名、法、道德六家之义。刘歆著《七略》,班固志《艺文》,释氏之学,所未曾纪。”所以,他讲张骞在大夏始闻佛法,恐属臆测。不过,从张骞凿通西域之后,中西使节往来、商贸交通渐繁,西域珍奇流入汉地,西域乐舞传至汉廷,中外文化广泛交流,声闻佛法亦所必然,只是尚无传教与信奉者。

夏,……匈奴入雁门,杀略数百人。(《汉书》卷6《武帝纪》)

前115年丙寅(西汉元鼎二年)

拜骞为中郎将,将三百人,马各二匹,牛羊以万数,赍金币帛直数千巨万,多持节副使,道可便,遣之他旁国。骞既至乌孙,……因分遣副使使大宛、①康居、大月氏、大夏、安息、身毒、于阗及诸旁国。乌孙发译道送骞还,随骞报谢,因令窥汉大小。是岁,骞还,到,拜为大行。后岁余,骞所遣使通大夏之属者皆颇与其人俱来,于是西域始通于汉矣。②(《通鉴》卷20)③

①大宛,西域古国,在今吉尔吉斯坦费尔干纳盆地。《史记》卷123《大宛传》:“自大宛以西至安息,国虽颇异言,然大同俗,相知言。其人皆深眼,多须髯,善市贾,争分铢。俗贵女子,女子所言而丈夫乃决正。其地皆无丝、漆,不知铸(钱)[铁]器。及汉使亡卒降,教铸作他兵器。得汉黄白金,辄以为器,不用为币。”按:秦始皇统一天下,以黄金为上币,半两铜钱为下币。

②《汉书》卷96《西域传上》:“西域以孝武时始通,本三十六国,其后稍分至五十余,皆在匈奴之西,乌孙之南。……自玉门、阳关出西域有两道。从鄯善傍南山北,波河西行至莎车,为南道。南道西逾葱岭,则出大月氏、安息。自车师前王廷随北山,波河西行至疏勒,为北道。北道西逾葱岭,则出大宛、康居、奄蔡焉。西域诸国大率土著,有城郭田畜,与匈奴、乌孙异俗,故皆役属匈奴。……汉兴至于孝武,事征四夷,广威德,而张骞始开西域之迹。其后骠骑将军击破匈奴右地,降浑邪、休屠王,遂空其地,始筑令居以西,初置酒泉郡,后稍发徙民充实之,分置武威、张掖、敦煌,列四郡,据两关焉。”

③《华阳国志》卷2《汉中志》:“张骞特以蒙险远,为孝武帝开缘边之地,宾沙越之国,致大宛之马,入南海之象,而车渠、玛瑙、珊瑚、琳碧、罽宝、明珠、玳瑁、虎魄、水晶、琉璃、火浣之布、蒲桃之酒、筇竹、蒟酱,殊方奇巧,盈于市朝;振扬威灵,被于幽裔。”

前111年庚午(西汉元鼎六年)

分武威、酒泉地置张掖、敦煌郡,徙民以实之。(《汉书》卷6《武帝纪》)

前110年辛未(西汉元封元年)

天子既已封泰山,无风雨灾,而方士更言蓬莱诸神若将可得,于是上欣然庶几遇之,乃复东至海上望,冀遇蓬莱焉。①……并海上,北至碣石,巡自辽西,历北边至九原。②五月,反至甘泉。(《史记》卷28《封禅书》)

①《汉书》卷25《郊祀志下》谷永奏:“汉兴,新垣平、齐人少翁、公孙卿、栾大等,皆以仙人、黄冶、祭祠、事鬼使物、入海求神采药贵幸,赏赐累千金。大尤尊盛,至妻公主,爵位重絫,震动海内。元鼎、元封之际,燕齐之间方士瞋目扼掔,言有神仙祭祀致福之术者以万数。其后,平等皆以术穷诈得,诛夷伏辜。”

②汉武帝此行,盖沿驰道,可能途经平城(大同)。《史记》卷30《平准书》云:“公卿议封禅事,而天下郡国皆豫治道桥,缮故宫,及当驰道县,县治官储,设供具,而望以待幸。”

前109年壬申(西汉元封二年)

之遴好古爱奇,在荆州聚古器数十百种。……又献古器四种于东宫。……其第三种,外国澡灌一口,①铭云:“元封二年,龟兹国献。”(《梁书》卷40《刘之遴传》)

①澡灌,即澡罐,是佛教僧侣的生活用器,往往以金、银、铜等材料制作。因疑当时佛教已传入新疆地区。

前101年庚辰(西汉太初四年)

四年春,贰师将军广利斩大宛王首,①获汗血马来。(《汉书》卷6《武帝纪》)

①《汉书》卷96《西域传上》:“自贰师将军伐大宛之后,西域震惧,多遣使来贡献,汉使西域者益得职。”

前98年癸未(西汉天汉三年)

秋,匈奴入雁门,太守坐畏愞弃市。(《汉书》卷6《武帝纪》)

前97年甲申(西汉天汉四年)

四年春正月,……遣贰师将军李广利将六万骑、步兵七万人出朔方,因杅将军公孙敖万骑、步兵三万人出雁门。(《汉书》卷6《武帝纪》)

前89年壬辰(西汉征和四年)

武帝末年,悔征伐之事,乃封丞相为富民侯。下诏曰:“方今之务,在于力农。”以赵过为搜粟都尉。过能为代田,①……是后边城、河东、弘农、三辅、太常民皆便代田,用力少而得谷多。(《汉书》卷24《食货志上》)

①代田,即易田,是古代北方干旱地区的一种耕作方法。畎垄相间相易,有利于节水保墒、休息地力。

前60年辛酉(西汉宣帝刘询神爵二年)

秋,匈奴日逐王先贤掸将人众万余来降。①使都护西域骑都尉郑吉迎日逐,②破车师,③皆封列侯。(《汉书》卷8《宣帝纪》)

①《汉书》卷96《西域传上》:“匈奴西边日逐王置僮仆都尉,使领西域,常居焉耆、危须、尉黎间,赋税诸国,取富给焉。”

②《汉书》卷96《西域传上》:“宣帝时,遣卫司马使护鄯善以西数国。及破姑师,未尽殄,分以为车师前后王及山北六国。时汉独护南道,未能尽并北道也,然匈奴不自安矣。其后日逐王畔单于,将众来降,护鄯善以西使者郑吉迎之。既至汉,封日逐王为归德侯,吉为安远侯。是岁,神爵三年也。乃因使吉并护北道,故号曰都护。都护之起,自吉置矣。僮仆都尉由此罢,匈奴益弱,不得近西域。于是徙屯田,田于北胥鞬,披莎车之地,屯田校尉始属都护。都护督察乌孙、康居诸外国动静,有变以闻。可安辑,安辑之。可击,击之。都护治乌垒城,去阳关二千七百三十八里,与渠犂田官相近,土地肥饶,于西域为中,故都护治焉。”按:乌垒城,在今新疆轮台东野云沟附近。

③车师,原名姑师,古西域国。汉分车师为前后两部,前部治交河城(今新疆吐鲁番县西交河古城遗址),后部治务涂谷(今新疆吉木萨尔县南山中)。

前51年庚午(西汉甘露三年)

春正月,……匈奴呼韩邪单于来朝,①……先是,自乌孙以西至安息诸国近匈奴者,②皆畏匈奴而轻汉,及呼韩邪朝汉后,咸尊汉矣。③(《通鉴》卷27)

①当时,匈奴遭天灾、人祸,极度虚弱,呼韩邪单于遂附汉称臣。《汉书》卷94《匈奴传下》曰:“北边自宣帝以来,数世不见烟火之警,人民炽盛,牛马布野。”呈现出一派繁荣兴旺的景象。

②安息,音译帕提亚,西亚古国,在今伊朗高原一带。西汉武帝时始通汉使,东汉章帝、和帝朝迭来贡献。《汉书》卷96《西域传上》:“安息国,……土地风气,物类所有,民俗与乌弋、罽宾同。亦以银为钱,文独为王面,幕为夫人面。王死辄更铸钱。有大马爵。其属小大数百城,地方数千里,最大国也。临妫水,商贾车船行旁国。书革,旁行为书记。武帝始遣使至安息,……因发使随汉使者来观汉地,以大鸟卵及犂靬眩人献于汉,天子大说。安息东则大月氏。”

③《汉书》卷96《西域传上》:“自宣、元后,单于称藩臣,西域服从,其土地、山川、王侯、户数、道里远近翔实矣。”

前36年乙酉(西汉元帝刘奭建昭三年)

秋,使护西域骑都尉甘延寿、副校尉陈汤,挢发戊己校尉屯田吏士及西域胡兵攻郅支单于。①冬,斩其首,传诣京师,县蛮夷邸门。(《汉书》卷9《元帝纪》)

①郅支城,在原苏联中亚塔拉斯河畔的江布尔。郅支单于的北匈奴残余,大约在东汉时与西迁的北匈奴合流,逐渐成为锡尔河北岸、巴尔克什湖以西草原地区的主人,《魏书》、《北史》称为“悦般”国。这些北匈奴部落与当地居民融合,后来又成为白匈奴(嚈哒)的一部分。

前2年己未(西汉哀帝刘欣元寿元年)

哀帝元寿元年,博士弟子秦景宪,①受大月氏王使伊存口授《浮屠经》。②中土闻之,未之信了也。③(《魏书》卷114《释老志》)

①秦景宪,诸书所记不同,或作“秦卢”、“秦景”、“秦虑”、“秦匿”。

②大月氏征服大夏,侵入印度,信奉佛教,遂为佛法东传的枢纽。《魏书》卷114《释老志》曰:“浮屠正号曰佛陀,佛陀与浮图声相近,皆西方言,其来转为二音。华言译之则谓净觉,言灭秽成明,道为圣悟。凡其经旨,大抵言生生之类,皆因行业而起。有过去、当今、未来,历三世,识神常不灭。凡为善恶,必有报应。渐积胜业,陶冶粗鄙,经无数形,澡练神明,乃致无生而得佛道。其间阶次心行,等级非一,皆缘浅以至深,藉微而为著。率在于积仁顺,蠲嗜欲,习虚静而成通照也。故其始修心则依佛、法、僧,谓之三归,若君子之三畏也。又有五戒,去杀、盗、淫、妄言、饮酒,大意与仁、义、礼、智、信同,名为异耳。云奉持之,则生天人胜处,亏犯则坠鬼畜诸苦。又善恶生处,凡有六道焉。诸服其道者,则剃落须发,释累辞家,结师资,遵律度,相与和居,治心修净,行乞以自给。谓之沙门,或曰桑门,亦声相近,总谓之僧,皆胡言也。僧,译为和命众,桑门为息心,比丘为行乞。俗人之信凭道法者,男曰优婆塞,女曰优婆夷。其为沙门者,初修十诫,曰沙弥,而终于二百五十,则具足成大僧。妇入道者曰比丘尼。其诫至于五百,皆以□为本,随事增数,在于防心、摄身、正口。心去贪、忿、痴,身除杀、淫、盗,口断妄、杂、诸非正言,总谓之十善道。能具此,谓之三业清净。凡人修行粗为极。云可以达恶善报,渐阶圣迹。初阶圣者,有三种人,其根业各差,谓之三乘,声闻乘、缘觉乘、大乘。取其可乘运以至道为名。此三人恶迹已尽,但修心荡累,济物进德。初根人为小乘,行四谛法;中根人为中乘,受十二因缘;上根人为大乘,则修六度。虽阶三乘,而要由修进万行,拯度亿流,弥历长远,乃可登佛境矣。”按:大乘,亦名菩萨乘、佛乘。

③伊存授经,诸书记载,互有异同。但西汉末叶,佛法经大月氏进入中华,殆无异议。伊存授经之事,首见于南朝刘宋裴松之注,魏收《释老志》约即祖述裴说。《三国志》卷30裴《注》引《魏略·西戎传》:“罽宾国、大夏国、高附国、天竺国,皆并属大月氏。临儿国,《浮屠经》云其国王生浮屠。浮屠,太子也。父曰屑头邪,母云莫邪。浮屠身服色黄,发青如青丝,乳青毛,蛉赤如铜。始莫邪梦白象而孕,及生,从母左胁出,生而有结,堕地能行七步。此国在天竺城中。天竺又有神人,名沙律。昔汉哀帝元寿元年,博士弟子景卢受大月氏王使伊存口受《浮屠经》曰复立者,其人也。《浮屠》所载临蒲塞、桑门、伯闻、疏问、白疏间、比丘、晨门,皆弟子号也。”

公元9年己巳(新王莽始建国二年)

莽篡位二年,兴神仙事,以方士苏乐言,起八风台于宫中。……莽遂崈鬼神淫祀,至其末年,自天地六宗以下至诸小鬼神,凡千七百所,用三牲鸟兽三千余种。后不能备,乃以鸡当鹜雁,犬当麋鹿。数下诏自以当仙,语在其传。(《汉书》卷25《郊祀志下》)

14年甲戌(新天凤元年)①

缘边大饥,人相食……于是边民流入内郡,为人奴婢。②(《汉书》卷99《王莽传中》)③

①此后两年,即公元16年,约即进入佛灭度后的第二个五百年,佛教称为“像法时期”。所谓像法,即以佛像传法。释迦牟尼涅槃后的第一个五百年,是印度佛教的无像期,阿育王以来,一般用释迦牟尼的说法宝座、足迹,以及圣树、佛塔、石柱、莲花、法轮、大象、雄狮、鹿、马等形象来表示佛的存在。从公元一世纪开始,佛像大约首先在贵霜王朝的政治中心犍陀罗地区(都城布路沙布罗,即富楼沙,今白沙瓦)诞生,形成了带有浓郁的希腊雕塑风格的犍陀罗佛像艺术,许多古希腊的神摇身变为佛教的神(如女神埃西,变成诃利帝母,即鬼子母,传入中国为观音菩萨),希腊的神庙、墓葬雕刻形式也被佛教文化所利用。其犍陀罗佛像艺术,具有印度河上游山区寒地特征。几乎同时,恒河上游地区,在古印度传统造像基础上,形成了具有热带地域特征的马土拉(旧译为秣菟罗)佛像艺术。到在四世纪后的印度笈多王朝,上述两种艺术进一步融合,突出表现为“湿衣法”的笈多式佛像艺术。

②王莽时,改平城曰平顺。《汉书》卷94《匈奴传下》:“及莽挠乱匈奴,与之构难,边民死亡系获,又十二部兵久屯而不出,吏士罢弊,数年之间,北边虚空,野有暴骨矣。”

③《后汉书》卷88《西域传》云:“王莽篡位,贬易侯王,由是西域怨叛,与中国遂绝,并复役属匈奴。”

34年甲午(东汉光武帝刘秀建武十年)

霸复与吴汉等四将军六万人出高柳击贾览,①诏霸与渔阳太守陈欣将兵为诸军锋。匈奴左南将军将数千骑救览,霸等连战于平城下,破之,追出塞,斩首数百级。(《后汉书》卷20《王霸传》)

①高柳,即今大同市阳高县古城镇。两汉之际,天下大乱,北边出现了一个由匈奴扶植建立的卢芳政权,占据了五原、朔方、云中、定襄、雁门五郡,国境相当于今内蒙古河套至山西大同一带。从建武六年(30)以后,大同盆地便成为南北双方争夺的主战场。汉军分兵两翼,大司马吴汉率捕虏将军王霸等从东面,骠骑大将军杜茂、雁门太守郭凉从南面,向雁北地区发起攻势。

37年丁酉(东汉建武十三年)

是时,卢芳与匈奴、乌桓连兵,寇盗尤数,缘边愁苦。诏霸将弛刑徒六千余人,与杜茂治飞狐道,①堆石布土,筑起亭障,自代至平城三百余里。(《后汉书》卷20《王霸传》)

①飞狐口,要隘名,在河北涞源县北、蔚县南。两岸峭立,一线微通,迤逦蜿蜒,百有余里,古代为河北平原与西北边郡间的交通咽喉。自代至平城,不经飞狐口而称为飞狐道,当由于自河北平原北趋边郡,此道实为飞狐口谷道的延伸之故。

38年戊戌(东汉建武十四年)

秋九月,平城人贾丹杀卢芳将尹由来降。(《后汉书》卷1《光武帝纪下》)

先是,雁门人贾丹、霍匡、解胜等为尹由所略,由以为将帅,与共守平城。丹等闻芳败,遂共杀由诣郭凉;凉上状,皆封为列侯,诏送委输金帛赐茂、凉军吏及平城降民。自是卢芳城邑稍稍来降,凉诛其豪右郇氏之属,镇抚羸弱,旬月间雁门且平,芳遂亡入匈奴。(《后汉书》卷22《杜茂传》)

39年己亥(东汉建武十五年)

十五年,复率扬武将军马成、捕虏将军马武北击匈奴,徙雁门、代郡、上谷吏人六万余口,置居庸、常山关以东。①(《后汉书》卷18《吴汉传》)

①居庸关,亦称军都关、蓟门关,至今仍在北京市昌平县西北;常山关,又名鸿上关,即今河北唐县西北、太行山东麓的倒马关。平定雁门郡后,光武帝决定移民避胡。《后汉书》卷89《南匈奴传》记:“于是渐徙幽、并边人于常山关、居庸关已东,匈奴左部遂复转居塞内。朝廷患之,增缘边兵郡数千人,大筑亭候,修烽火。”

49年己酉(东汉建武二十五年)

是岁,辽西乌桓大人郝旦等率众内属,诏封乌桓渠帅为侯、王、君长者八十一人,使居塞内,布于缘边诸郡,令招来种人,给其衣食,遂为汉侦候,助击匈奴、鲜卑。……于是始复置校尉于上谷宁城,①开营府,并领鲜卑,赏赐、质子,岁时互市焉。(《通鉴》卷44)

①仿西汉置护乌桓校尉。上谷宁城,在今河北张家口宣化西北。

50年庚戌(东汉建武二十六年)

遣中郎将段郴授南单于玺绶,令入居云中,①始置使匈奴中郎将,将兵卫护之。南单于遣子入侍,奉奏诣阙。②于是云中、五原、朔方、北地、定襄、雁门、上谷、代八郡民归于本土。遣谒者分将弛刑补理城郭。③发遣边民在中国者,布还诸县,④皆赐以装钱,转输给食。(《后汉书》卷1《光武帝纪下》)

①汉云中郡,治在今内蒙古托克托。

②此前数年,匈奴境内连年旱蝗,赤地数千里,草木尽枯,人畜饥疫,死耗太半。建武二十二年(46),乌桓乘匈奴之弱,击破之。匈奴北徙数千里,幕南地空。二十四年,南北匈奴分裂。

③《后汉书》卷1《光武帝纪下》注引《东观记》:“时城郭丘墟,扫地更为,上悔前徙之。”

④此时内郡边民北归,而匈奴亦颇还所略汉人。后来,东汉皇帝屡敕内郡边人北归,又不断谪发罪人徙边,北疆逐渐充实。

冬,……复诏单于徙居西河美稷,①……南单于既居西河,亦列置诸部王,助为捍戍。使韩氏骨都侯屯北地,右贤王屯朔方,当于骨都侯屯五原,呼衍骨都侯屯云中,郎氏骨都侯屯定襄,左南将军屯雁门,②栗籍骨都侯屯代郡,皆领部众为郡县侦候耳目。(《后汉书》卷89《南匈奴传》)

①美稷,在今内蒙古准格乐旗西北。

②东汉雁门郡,归并州刺史部。由于匈奴、乌桓入牧,郡治南移至阴馆(今朔州市朔城区东南夏官村)。

58年戊午(东汉明帝刘庄永平元年)

永平元年,……西自武威,东尽玄菟及乐浪,胡、夷皆来内附,野无风尘。乃悉罢缘边屯兵。(《后汉书》卷20《祭遵传附从弟肜传》)

时南单于及乌桓来降,边境无事,百姓新去兵革,岁仍有年,家给人足。(《后汉书》卷35《张纯传》)

65年乙丑(东汉永平八年)

楚王英,①……少时好游侠,交通宾客,晚节更喜黄老,学为浮屠斋戒祭祀。②八年,诏令天下死罪皆入缣赎。英遣郎中令奉黄缣、白纨三十匹,诣国相曰:“托在蕃辅,过恶累积,欢喜大恩,奉送缣帛,以赎愆罪。”国相以闻。诏报曰:“楚王诵黄老之微言,尚浮屠之仁祠,③絜斋三月,与神为誓,何嫌何疑,当有悔吝?其还赎,以助伊蒲塞、桑门之盛馔。”④因以班示诸国中傅。(《后汉书》卷42《光武十王传》)

①楚王英,以建武十五年封为楚公,十七年进爵为王,二十八(52)年就国。永平十四年(71)因与方士作妖书谋反事发,自杀。按:西汉楚国都在彭城(今江苏徐州市)。楚王英奉佛,是中国正史中最早的佛教掌故,亦为中国信仰佛教的第一人。可见,东汉永平八年以前,佛教不但传入中国,且已成为一部分中国人的信仰。同时,从明帝的诏令中可知,当时佛教业已得到政府的默认和支持。

②唐李贤注引东晋袁宏《汉纪》:“浮屠,佛也,西域天竺国有佛道焉。佛者,汉言觉也,将以觉悟群生也。其教以修善慈心为主,不杀生,专务清静。其精者为沙门。沙门,汉言息也,盖息意去欲而归于无为。又以为人死精神不灭,随复受形,生时善恶皆有报应,故贵行善修道,以炼精神,以至无生而得为佛也。佛长丈六尺,黄金色,项中佩日月光,变化无方,无所不入,而大济群生。初,明帝梦见金人长大,项有日月光,以问群臣。或曰:‘西方有神,其名曰佛。陛下所梦,得无是乎?’于是遣使天竺,问其道术而图其形像焉。”

③两汉之世,神仙方术盛行,故佛教托附黄老而后行。《水经注》卷23《获水》记:彭城县北,“获水自净净沟东迳阿育王寺北,或言楚王英所造,非所详也。盖遵育王之遗法,因以名焉。”

④李贤注:“伊蒲塞即优婆塞也,中华翻为近住,言受戒行堪近僧住也。桑门即沙门。”

初,帝闻西域有神,其名曰佛,①因遣使之天竺求其道,得其书及沙门以来。②其书大抵以虚无为宗,贵慈悲不杀;以为人死,精神不灭,随复受形;生时所行善恶,皆有报应,故所贵修炼精神,以至为佛。善为宏阔胜大之言,以劝诱愚俗。精于其道者,号曰沙门。于是中国始传其术,图其形像,而王公贵人,独楚王英最先好之。(《通鉴》卷45)

①《魏书》卷114《释老志》:“所谓佛者,本号释迦文者,译言能仁,谓德充道备,堪济万物也。释迦前有六佛,释迦继六佛而成道,处今贤劫。文言将来有弥勒佛,方继释迦而降世。释迦即天竺迦维卫国王之子。天竺其总称,迦维别名也。初,释迦于四月八日夜,从母右胁而生。既生,姿相超异者三十二种。天降嘉瑞以应之,亦三十二。其《本起经》说之备矣。释迦生时,当周庄王九年。《春秋》鲁庄公七年夏四月,恒星不见,夜明,是也。至魏武定八年,凡一千二百三十七年云。释迦年三十成佛,导化群生,四十九载,乃于拘尸那城娑罗双树间,以二月十五日而入般涅槃,涅槃译云灭度,或言常乐我净,明无迁谢及诸苦累也。诸佛法身有二种义,一者真实,二者权应。真实身,谓至极之体,妙绝拘累,不得以方处期,不可以形量限,有感斯应,体常湛然。权应身者,谓和光六道,同尘万类,生灭随时,修短应物,形由感生,体非实有。权形虽谢,真体不迁,但时无妙感,故莫得常见耳。明佛生非实生,灭非实灭也。佛既谢世,香木焚尸。灵骨分碎,大小如粒,击之不坏,焚亦不焦,或有光明神验,胡言谓之‘舍利’。弟子收奉,置之宝瓶,竭香花,致敬慕,建宫宇,谓为‘塔’。塔亦胡言,犹宗庙也,故世称塔庙。于后百年,有王阿育,以神力分佛舍利,役诸鬼神,造八万四千塔,布于世界,皆同日而就。今洛阳、彭城、姑臧、临淄皆有阿育王寺,盖承其遗迹焉。释迦虽般涅槃,而留影迹爪齿于天竺,于今犹在。中土来往,并称见之。”

②东汉永平中,明帝遣使往西域求法,是我国一向公认的佛教传入之始。然各书记载多不载年月;注年月者,又各持一词。故此从《通鉴》。按:《后汉书》卷88《西域传》云:“王莽篡位,贬易侯王,由是西域怨叛,与中国遂绝,并复役属匈奴。……永平中,北虏乃胁诸国共寇河西郡县,城门昼闭。十六年,明帝乃命将帅,北征匈奴,取伊吾卢地,置宜禾都尉以屯田,遂通西域,于窴诸国皆遣子入侍。西域自绝六十五载,乃复通焉。”由此推究,明帝遣使求佛,只能在通西域后。但是,这便与楚王英先期信佛发生矛盾。故而,梁启超《饮冰室文集》卷59《佛教之初输入》谓:汉明求法说,最初见于西晋道士王浮之《老子化胡经》,其文荒谬,张冠李戴,纯属伪造;佛教初入中华,非由陆路,乃由海路,其最初的根据地,不在京洛,而在江淮。

67年丁卯(东汉永平十年)

孝明帝夜梦金人,项有日光,飞行殿庭,乃访群臣,傅毅始以佛对。①帝遣郎中蔡愔、博士弟子秦景等使于天竺,写浮屠遗范。②愔仍与沙门摄摩腾、竺法兰东还洛阳。中国有沙门及跪拜之法,自此始也。愔又得佛经《四十二章》及释迦立像。③明帝令画工图佛像,置清凉台及显节陵上,④经缄于兰台石室。愔之还也,以白马负经而至,汉因立白马寺于洛城雍门西。⑤摩腾、法兰咸卒于此寺。(《魏书》卷114《释老志》)

①梁慧皎自序,谓《高僧传》所述始于汉明帝永平十年,即梦金人而求法之事。

②汉明求法说,造成了我国史籍对佛教初入华夏时间的记述混乱。魏收前言西汉“哀帝元寿元年,博士弟子秦景宪受大月氏王使伊存口授《浮屠经》。”随后又说,东汉明帝遣“博士弟子秦景等使于天竺,写浮屠遗范。”秦景宪与秦景,姓名何其重复、相似?为了迁就永平求法说,魏收又讲“汉章帝时,楚王英喜为浮屠斋戒”,硬是把刘英推后为章帝时人。那么,佛教到底何时进入中华?我赞成翦伯赞《秦汉史》第十一章《两汉时代的意识诸形态》的观点:“一种宗教,从它的传播到它获得人民的信仰,需要经过相当长的时间。特别是一种外国宗教,还要经过翻译的过程,才能传达其教义于人民之中,因而需要更长久的时间,才能成为人民之信仰。同时,人民信仰以后,异国的政府不见得马上就予以承认,进而至于支持,这其间,也需要一个相当的时间。因此之故,佛教之最初传入中国,我们便不能不追溯到西汉之季。……佛教之最初传入中国的边境塔里木盆地一带,应上溯到秦汉之际。……佛教之进入中国的本土,显然在汉武帝在西域设置行政机构以后。……佛教经典之引起中国士大夫的注意,是在汉哀帝时。”不过,现今一些学者基于新疆考古发现的角度分析,认为汉地信佛早于西域。

③《四十二章经》,摩腾、竺法兰共译,为佛教流入中国的第一部经书。实是一部按照小乘教义介绍佛教的入门书籍。释迦立像,《高僧传》卷1《汉洛阳白马寺竺法兰》云:“愔又于西域得画释迦倚像,是优田王栴檀像师第四作也。”

④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卷5云:“汉明帝梦金人,长大,顶有光明,以问群臣,或曰:‘西方有神,名曰佛,长丈六,黄金色。’帝乃使蔡愔取天竺国优瑱王画释迦倚像,令工人图于南宫清凉台及显节陵上。以形制古朴,未足瞻敬。阿育王像,至今亦有存者,可见也。”按:阿育王像,原本是指西域最初的佛像。今人不知阿育王像作何摸样,而唐朝人似乎将中国早期佛像也划归其类。因为中国早期的佛像效仿西域像制,所以现今存世的后赵铜佛极可能属于唐人所谓的阿育王像。

⑤《水经注》卷16《谷水》:“昔汉明帝梦见大人,金色,项佩白光,以问群臣。或对曰:‘西方有神,名曰佛,形如陛下所梦。得无是乎?’于是发使天竺,写致经像,始以榆欓盛经,白马负图,表之中夏,故以白马为寺名。此榆欓,后移在城内愍怀太子浮图中,近世复迁此寺。然金光流照,法轮东转,创自此矣。”按:寺,本官署名。清王士禛《香祖笔记》卷11云:“今九卿自大理、太常已下官署皆名曰寺,沿东汉之旧也。鸿胪寺本以待四裔宾客,明帝时摩腾、竺法兰自西域以白马驮经至洛,故舍于鸿胪寺。今之白马寺,即汉鸿胪寺旧址,后遂以名浮屠之宫,非偶同也。”

73年癸酉(东汉永平十六年)

十六年春二月,遣太仆祭肜出高阙,奉车都尉窦固出酒泉,驸马都尉耿秉出居延,骑都尉来苗出平城,①伐北匈奴。窦固破呼衍王于天山,留兵屯伊吾卢城。②耿秉、来苗、祭肜并无功而还。(《后汉书》卷2《明帝纪》)

①《后汉书》卷23《窦融传附侄固传》:“骑都尉来苗、护乌桓校尉文穆将太原、雁门、代郡、上谷、渔阳、右北平、定襄郡兵及乌桓、鲜卑万一千骑,出平城塞。”按:此后,北匈奴远遁,南匈奴、乌桓、鲜卑保塞自守,岁岁与中国互市,北边晏然。

②伊吾卢,简称伊吾,在今新疆哈密县一带。伊吾卢,实扼西域门户。

十六年,明帝乃命将帅,北征匈奴,取伊吾卢地,置宜禾都尉以屯田,遂通西域,于窴诸国皆遣子入侍。西域自绝六十五载,乃复通焉。(《后汉书》卷88《西域传》)

94年甲午(东汉和帝刘肇永元六年)

六年秋,超遂发龟兹、鄯善等八国兵合七万人,及吏士贾客千四百人讨焉耆。①……于是西域五十余国悉皆纳质内属焉。(《后汉书》卷47《班超传》)

①龟兹,又作鸠兹、屈茨、归兹、屈支、丘兹等,在今新疆库车县一带;鄯善,原名楼兰,在今新疆若羌县治卡克里克;焉耆,又作乌耆、乌缠、阿耆尼,国都员渠城,在今新疆焉耆西南。

107年丁未(东汉安帝刘祜永初元年)

永初元年十一月,民讹言相惊,司隶、并、冀民人流徙。(《后汉书》卷103《五行志一》)。

109年己酉(东汉永初三年)

九月,雁门乌桓及鲜卑叛,败五原郡兵于高渠谷。是岁,京师及郡国四十一雨水雹。并、凉二州大饥,人相食。①(《后汉书》卷5《安帝纪》)

①东汉安帝以降,天下郡国连年水旱、地震,民多饥困,海内动荡。乌桓、匈奴时而内附,时而反叛,鲜卑不断入塞掠杀,北边诸郡虽增置边兵,但百姓无复安宁了。

129年己巳(东汉顺帝刘保永建四年)

二月戊戌,诏以民入山凿石,①发泄藏气,敕有司检察所当禁绝,如建武、永平故事。(《后汉书》卷6《顺帝纪》

①凿山取石,反映出社会生活的需要。中国传统建筑的“土木”结构,对石头的使用量甚微;先秦时代,农用石器逐渐被青铜工具取代,玉雕虽然流行,但刻石稀少,石鼓、柱础、磨碾、杵臼等石器,对石料的需求量并不大。大致从西汉开始,墓葬用的石刻画像、石碑、石阙、石兽成为时尚,石材需求骤然增加,因此遂有东汉光武、明帝、顺帝之禁。从世界范围讲,石刻艺术首推古代埃及、希腊,公元前很早就出现精美的雕像。中国的铜雕自商周达到顶盛,秦始皇兵马俑则更显示了中国雕塑的成就。到在汉代,雕塑主要转向石雕。最为普遍盛行的是画像石,这种在平面上略作浮起,甚至仅有线条刻划的浮雕,并不像希腊的高浮雕,给人以立体感,而是像埃及的浮雕,显示了一种令人感到画意的形象。汉墓神道的石人、石兽及华表、石阙,与西方相比则更显古拙。近现代中国发现的汉画像石,主要集中在河南、山东、四川等地,山西离石、陕西榆林地区也有出土。最早的是西汉昭帝元凤年间的凤凰画像,东汉时达到极盛。雕刻内容十分广泛,有神怪图、狩猎图、战争图、宴会图、乐舞图等;人物、动物、器具丰富多彩,形神皆备。汉代画像石、画像砖以及壁画中,有大量的外来图案,如翼人、翼马、翼虎、巨象、犀牛、一足牛、桃拔(似鹿长尾一角)、狮子、孔雀、三足乌、比翼双头鸟,以及箜篌、筚篥、琵琶、羯鼓、羌笛等。显然,汉武帝以来大量输入的西域异邦艺术,已与中国古典艺术走向了融合。

133年癸酉(东汉阳嘉二年)

其夏大旱。秋,鲜卑入马邑城,破代郡兵。(《后汉书》卷30下《郎顗传》)

144年甲申(东汉汉安三年、建康元年⒋)①

九月丙午,……是日,京师及太原、雁门地震,三郡水涌土裂。(《后汉书》卷6《顺帝纪》

①大约此时,印度贵霜王朝强盛。并在其第三代王迦腻色迦(134~156)即位后达到鼎盛,领土扩张到恒河流域。迦腻色迦是继孔雀王朝阿育王之后,极力推广佛教的又一位国王。在他的支持下,佛教僧侣于迦湿弥罗城举行第四次佛藏结集。罽宾遂为大乘佛教的发源地,犍陀罗(今阿富汗东部、巴基斯坦北部)变成了佛教信徒们的真正圣地。佛教中比较开放和进步的一个教派“大乘教”在犍陀罗的流行,首次允许将佛陀画成人形。佛教的突然自由化,推动了犍陀罗佛教艺术向鼎盛方向发展。这时,大量的佛陀、弥勒、本生故事都用当地一种灰色(或蓝色)片岩雕刻,也用灰泥制作雕塑像和浮雕。佛陀神态矜持,拥有令人喜爱的阿波罗型面容,或立或坐,始终穿着一件内衣和一件僧袍。站立的佛陀像可能是模仿希腊神祇或希腊英雄,甚至模仿穿着大披肩或宽外袍的罗马皇帝。艺匠们用珠宝装饰将菩萨与佛陀区别开来,形形色色的耳环、发簪、项链、项圈、臂钏、手镯、腰带、脚镯及护身符,通常都佩带在菩萨身上。几乎所有的犍陀罗雕像都是立体雕刻。同时,犍陀罗出现了楼阁式的佛塔。在贵霜王朝统治下的恒河流域,婆罗门教(印度教前身)是大众的宗教,崇拜湿婆、毗湿奴;佛教则获得了王室的庇护。虽然马土拉艺术先于贵霜艺术存在,此时却明显受到了犍陀罗的影响。这里的雕像多为赤砂岩、浅黄色砂岩,佛陀身体壮硕,形象走向定式:头后有扇形光晕,背景有菩提树叶,两位天神飞翔,两侧各一侍立菩萨,发髻高突,大耳小垂,当额圆点,杏壳大眼,略带微笑;衣饰变得厚实,往往为通肩大衣。佛陀如僧侣,菩萨戴宝冠。马土拉创作的精美的佛教图像,不仅当地大量存在,还被输出到印度的其他地方。

初,顺帝时,琅邪宫崇诣阙,上其师干吉于曲阳泉水上所得神书百七十卷,皆缥白素,朱介青,首朱目,号《太平清领书》。①其言以阴阳五行为家,而多巫觋杂语。有司奏崇所上妖妄不经,乃收臧之。后张角颇有其书焉。②(《后汉书》卷30下《襄楷传》)

①即道家《太平经》。秦汉盛行方术、图谶,至东汉道教滋生。《三国志》卷8《魏书·张鲁传》:“张鲁字公祺,沛国丰人也。祖父陵,客蜀,学道鹄鸣山中,造作《道书》以惑百姓,从受道者出五斗米,故世号米贼。陵死,子衡行其道。衡死,鲁复行之。”按:胡三省《注》云:“陵即今所谓天师者也。后魏寇谦之祖其道。”

②裴松之《注》引《典略》曰:“熹平中,妖贼大起,三辅有骆曜。光和中,东方有张角,汉中有张(修)[衡]。骆曜教民缅匿法,角为太平道,(修)[衡]为五斗米道。太平道者,师持九节杖为符祝,教病人叩头思过,因以符水饮之,得病或日浅而愈者,则云此人信道,其或不愈,则为不信道。(修)[衡]法略与角同,加施静室,使病者处其中思过。又使人为奸令祭酒,祭酒主以《老子》五千文,使都习,号为奸令。为鬼吏,主为病者请祷。……及鲁在汉中,因其民信行修业,遂增饰之。教使作义舍,以米肉置其中以止行人;又教使自隐,有小过者,当治道百步,则罪除;又依月令,春夏禁杀;又禁酒。流移寄在其地者,不敢不奉。”按:张鲁于献帝初平二年(191),割据汉中。

148年戊子(东汉桓帝刘志建和二年)

安清,字世高,安息国王正后之太子也。①……让国与叔,出家修道。博晓经藏,尤精《阿毗昙》学,②讽持《禅经》,③略尽其妙。既而游方弘化,遍历诸国。以汉桓之初,始到中夏。才悟机敏,一闻能达,至止未久,即通习华言。于是宣译众经,改胡为汉。出《安般守意》、④《阴持入》、⑤《大》、《小》、《十二门》及《百六十品》。初外国三藏众护,⑥撰述经要为二十七章,高乃剖析护所集七章,译为汉文,即《道地经》是也。⑦其先后所出经论,凡三十九部。……高游化中国,宣经事毕,值灵帝之末,关雒扰乱,乃振锡江南。……天竺国自称书为天书,⑧语为天语,音训诡蹇,与汉殊异,先后传译,多致谬滥。唯高所出,为群译之首。⑨……案释道安《经录》云:“安世高以汉桓帝建和二年,至灵帝建宁中,二十余年,译出三十余部经。”(《高僧传》卷1《汉洛阳安清》)

①自汉以后,安息、天竺、月支(氏)、康居人来中国者,往往以“安”、“竺”、“支”、“康”为姓。安世高是来华翻译佛经的第一人。从此,用古印度文字所写的佛经,才开始出现中国文字的译本。

②阿毗昙,即阿毗达磨的旧称,译作“大法”、“无比法”,论部的总名。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讲:“《毗昙》本指对法藏,而中国在六朝时特举一切有部而言。一切有部,盛于罽宾。”

③《禅经》,即《坐禅三昧经》的异名。禅学(禅观之学),是魏晋时期与般若学并行的佛学两大派别之一。最早介绍来中国的安世高一系的禅学,主张默坐专念,构成“心专一境”的观想。

④《安般守意》,即《大安般守意经》。安般,梵语,数息观也。坐禅而数出入气息,以止散守意之法。《出三藏记》卷6康僧会《安般守意经序》云:“安般者,诸佛之大乘,以济众生之漂流也。”此经为汉晋间最流行的经典。

⑤《阴持入》,经名,说五阴六入等法相,及三十七器之道科。属小乘部。

⑥众护,即僧伽罗叉。三藏,是佛教经典经、律、论的总称。《魏书》卷114《释老志》云:“初,释迦所说教法,既涅槃后,有声闻弟子大迦叶、阿难等五百人,撰集著录。阿难亲承嘱授,多闻总持,盖能综核深致,无所漏失。乃缀文字,撰载三藏十二部经,如九流之异统,其大归终以三乘为本。后数百年,有罗汉、菩萨相继著论,赞明经义,以破外道,《摩诃衍》,《大、小阿毗昙》,《中论》,《十二门论》,《百法论》,《成实论》等是也。皆傍诸藏部大义,假立外问,而以内法释之。”因此,后世对通晓三藏的僧人,亦尊称为三藏或三藏法师。

⑦《道地经》,《修行道地经》之略出。《修行道地经》七卷,西晋竺法护译,有三十品,明五阴等法相及三乘之行法。属论藏。

⑧《隋书》卷32《经籍志一》:“自后汉佛法行于中国,又得西域胡书,能以十四字贯一切音,文省而义广,谓之婆罗门书。”按:古印度的佛典,最初是靠僧人师徒间的口耳相传,背诵佛经是僧尼的一项基本技能。大约到公元前后,出现了写在桦书皮、贝多罗树叶上的经典。后来,才逐渐有了写在皮革、木简和纸上的佛经。佛教早期传播时,使用的是梵文、梵本,即古印度语言文字;进入中亚、新疆后,被翻译成当地语文,如粟特文、吐火罗文和龟兹文等,我国古代称这些西域语文为胡书、胡本。东汉以来,我国翻译佛经依据的就是这两类文本。

⑨《隋书》卷35《经籍志四》:“至桓帝时,有安息国沙门安(静)[清],赍经至洛,翻译最为通解。”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讲:桓灵之世,安清、支谶等相继来华,译经颇多,佛学始独立成为中国道法之一大宗。世高所宣译,专务小乘禅观。其对中国佛教的影响,亦在禅法。

159年己亥(东汉延熹二年)

天竺国,一名身毒,在月氏之东南数千里。俗与月氏同,而卑湿暑热。其国临大水。乘象而战。其人弱于月氏,修浮图道,不杀伐,遂以成俗。从月氏、高附国以西,①南至西海,东至磐起国,皆身毒之地。身毒有别城数百,城置长。别国数十,国置王。虽各小异,而俱以身毒为名,其时皆属月氏。月氏杀其王而置将,令统其人。土出象、犀、玳瑁、金、银、铜、铁、铅、锡,西与大秦通,有大秦珍物。②又有细布、好毾[登+毛]、诸香、石蜜、胡椒、姜、黑盐。和帝时,数遣使贡献,后西域反畔,乃绝。至桓帝延熹二年、四年,频从日南徼外来献。③(《后汉书》卷88《西域传》)

①高附国,在今阿富汗北部,都高附城(今喀布尔)。《后汉书》卷88《西域传》:“高附国在大月氏西南,亦大国也。其俗似天竺,而弱,易服。善贾贩,内富于财。所属无常,天竺、罽宾、安息三国强则得之,弱则失之,而未尝属月氏。《汉书》以为五翖侯数,非其实也。后属安息。及月氏破安息,始得高附。”

②大秦,又名犁靬、海西,乃中国古史对罗马帝国的称呼。东汉和帝永元九年(97),西域都护班超遣甘英使大秦而未达。桓帝延熹九年(166),大秦皇帝安敦遣使来中国。晋武帝时,大秦又遣使至。395年,罗马帝国分裂后,大秦指东罗马帝国。《三国志》卷30裴松之注引《魏略·西戎传》:“大秦国,一号犁靬,在安息、条支西大海之西,……国有小城邑合四百余,东西南北数千里。其王治滨侧河海,以石为城郭。其土地有松、柏、槐、梓、竹、苇、杨柳、梧桐、百草。民俗,田种五谷,畜乘有马、骡、驴、骆驼。桑蚕。俗多奇幻,口中出火,自缚自解,跳十二丸巧妙。其国无常主,国中有灾异,辄更立贤人以为王,而生放其故王,王亦不敢怨。其俗人长大平正,似中国人而胡服。自云本中国一别也,常欲通使于中国,而安息图其利,不能得过。其俗能胡书。其制度,公私宫室为重屋,旌旗击鼓,白盖小车,邮驿亭置如中国。从安息绕海北到其国,人民相属,十里一亭,三十里一置,终无盗贼。但有猛虎、狮子为害,行道不群则不得过。其国置小王数十,其王所治城周回百余里,有官曹文书。王有五宫,一宫间相去十里,其王平旦之一宫听事,至日暮一宿,明日复至一宫,五日一周。置三十六将,每议事,一将不至则不议也。王出行,常使从人持一韦囊自随,有白言者,受其辞投囊中,还宫乃省为决理。以水晶作宫柱及器物。作弓矢。……国出细絺。作金银钱,金钱一当银钱十。有织成细布,言用水羊毳,名曰海西布。此国六畜皆出水,或云非独用羊毛也,亦用木皮或野茧丝作,织成氍毹、毾[登+毛]、罽帐之属皆好,其色又鲜于海东诸国所作也。又常利得中国丝,解以为胡绫,故数与安息诸国交市于海中。……山出九色次玉石,一曰青,二曰赤,三曰黄,四曰白,五曰黑,六曰绿,七曰紫,八曰红,九曰绀。今伊吾山中有九色石,即其类。阳嘉三年(134)时,疏勒王臣槃献海西青石、金带各一。又今《西域旧图》云罽宾、条支诸国出琦石,即次玉石也。大秦多金、银、铜、铁、铅、锡、神龟、白马、朱髦、骇鸡犀、玳瑁、玄熊、赤螭、辟毒鼠、大贝、车渠、玛瑙、南金、翠爵、羽翮、象牙、符采玉、明月珠、夜光珠、真白珠、虎珀、珊瑚、赤白黑绿黄青绀缥红紫十种流离、璆琳、琅玕、水精、玫瑰、雄黄、雌黄、碧、五色玉、黄白黑绿紫红绛绀金黄缥留黄十种氍毹、五色毾[登+毛]、五色九色首下毾[登+毛]、金缕绣、杂色绫、金涂布、绯持布、发陆布、绯持渠布、火浣布、阿罗得布、巴则布、度代布、温宿布、五色桃布、绛地金织帐、五色斗帐、一微木、二苏合、狄提、迷迷、兜纳、白附子、薰陆、郁金、芸胶、薰草木十二种香。大秦道既从海北陆通,又循海而南,与交趾七郡外夷比,又有水道通益州、永昌,故永昌出异物。前世但论有水道,不知有陆道,今其略如此,其民人户数不能备详也。自葱领西,此国最大,置诸小王甚多,故录其属大者矣。”按:条支,东汉属安息,在今伊拉克。

③汉和帝时天竺来贡,取道西域,《后汉书》本纪无载。桓帝延熹二年、四年,走海路。

插图:大同出土北魏时期的西亚、罗马的琉璃(玻璃)项链

166年丙午(东汉延熹九年)

桓帝即位十八年,好神仙事。延熹八年,初使中常侍之陈国苦县祠老子。九年,亲祠老子于濯龙。①文罽为坛,饰淳金扣器,设华盖之坐,②用郊天乐也。(《后汉书》卷98《祭祀志中》)

①《后汉书》卷7《桓帝纪》论曰:“前史称桓帝好音乐,善琴笙。饰芳林而考濯龙之宫,设华盖以祠浮图、老子,斯将所谓‘听于神’乎?”裴《注》引薛综注《东京赋》云:“濯龙,殿名。芳林,谓两旁边树木兰也。考,成也。既成而祭之。”

②《后汉书》卷88《西域传》论曰:“汉自楚英始盛斋戒之祀,桓帝又修华盖之饰。”

世传明帝梦见金人,长大,顶有光明,以问群臣。或曰:“西方有神,名曰佛,其形长丈六尺而黄金色。”帝于是遣使天竺问佛道法,遂于中国图画形像焉。①楚王英始信其术,中国因此颇有奉其道者。后桓帝好神,数祀浮图、老子,百姓稍有奉者,②后遂转盛。(《后汉书》卷88《西域传》)

①《高僧传》卷13《兴福论》曰:“昔忧填初刻栴檀,波斯始铸金质。皆现写真容,工图妙相。故能流光动瑞,避席施虔。……育王诸女,亦次发净心,并镌石镕金,图写神状。至能浮江泛海,影化东川。……及蔡愔、秦景自西域还至,始傅画氎释迦。于是凉台寿陵,并图其相。自兹厥后,形像塔庙,与时竞列。”

②按:汉世,华人不得出家,唯居家修敬。

平原襄楷诣阙上疏曰:“……又闻宫中立黄老、浮屠之祠。①此道清虚,贵尚无为,好生恶杀,省欲去奢。今陛下嗜欲不去,杀罚过理,既乖其道,岂获其祚哉!浮屠不三宿桑下,不欲久生恩爱,精之至也。其守一如此,乃能成道。今陛下淫女艳妇,极天下之丽;甘肥饮美,单天下之味,奈何欲如黄老乎?”②……自永平以来,臣民虽有习浮屠术者,而天子未之好;至帝,始笃好之,常躬自祷祠,由是其法浸盛,故楷言及之。(《通鉴》卷55)

①隋费长房《历代三宝记》卷4:“孝桓帝世,又以金银作佛形像。”

②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讲:“汉代佛教依附道术,中国士人,如襄楷辈,因而视之与黄老为一家。”

175年乙卯(东汉灵帝刘宏熹平四年)

四年春三月,诏诸儒正《五经》文字,刻石立于太学门外。①(《后汉书》卷8《灵帝纪》)

①此熹平石经,也称“汉石经”,由蔡邕等用隶书一体写成。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官定儒家经本。共刻石四十六碑,碑高一丈许,广四尺;有《鲁诗》、《尚书》、《周易》、《春秋》、《公羊传》、《仪礼》、《论语》等七经,立于太学前(遗址在今河南偃师朱家圪垱村)。

汳水又东迳梁国睢阳县故城北,①而东历襄乡坞南。《续述征记》曰:西去夏侯坞二十里,东一里,即襄乡浮图也。②汳水迳其南,汉熹平中,某君所立,死因葬之。其弟刻石树碑,以旌厥德。隧前有狮子、天鹿,累塼作百达柱八所。③荒芜颓毁,凋落略尽矣。(《水经注》卷23《汳水》)

①汳水,自晋以后被认为是汴水的下游,故道在今河南开封市东北,东流至商丘市北。

②浮图即塔,梵名窣堵波、窣堵婆、塔婆。《大唐西域记》卷1云:“窣堵波,所谓浮图也。”关于印度早期的覆钵塔,小乘律《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杂事》卷18记载:“佛言,应可用砖两重作基,次安塔身,上安覆钵,随意高下。上置平头,高一、二尺,方二、三尺,准量大小。中竖轮竿,次著相轮。其相轮重数,或一、二、三、四,乃至十三。次安宝瓶。”

③清俞樾《茶香室丛钞》卷13《浮图之始》:“按熹平为汉灵帝年号,中国之有浮图当始见于此。惜‘某君’,不传其姓名。所云‘累塼作百达柱八所’,岂即浮图之古制乎?”《洛阳伽蓝记》卷4《城西》:“白马寺,汉明帝所立也,佛入中国之始寺。……明帝崩,起祇洹于陵上。自此从后,百姓冢上,或作浮图焉。”按:坟上立塔,应是古印度传统;最初的塔婆,即藏佛舍利于函,覆土为丘,丘上立刹。西域葬法,大约直接师承印度,《洛阳伽蓝记》卷5《城北》记于阗国民,“死者以火焚烧,收骨葬之,上起浮图。”

插图:中印度桑志第一塔及东门(公元前2~公元1世纪)晁、西印度塔庙窟内佛塔结构示意图(李崇峰695页)

177年丁巳(东汉熹平六年)

八月,遣破鲜卑中郎将田晏出云中,使匈奴中郎将臧旻与南单于出雁门,护乌桓校尉夏育出高柳,并伐鲜卑,晏等大败。①(《后汉书》卷8《灵帝纪》)

①桓帝时,鲜卑檀石槐立庭于弹汗山歠仇水上,距高柳(代郡治,即今大同阳高)北三百余里,尽有匈奴故地,兵马强盛,不断南下抄掠,代郡、雁门首当其冲。将军张奂曾率南单于出塞北击,但仅维持了北边数年安定。“灵帝立,幽、并、凉三州缘边诸郡无岁不被鲜卑寇掠,杀略不可胜数。”(《后汉书》卷90《乌桓鲜卑传》)。从此,朝廷无力抗击鲜卑,边民流亡,雁门等郡沦为鲜卑、乌桓的游猎场。

179年己未(东汉光和二年)

支楼迦谶,亦直云支谶,本月支人。……汉灵帝时游于洛阳,以光和、中平之间,传译梵文,出《般若道行》、①《般舟》、②《首楞严》等三经,③又有《阿阇世王》、《宝积》等十余部经,岁久无录。……时有天竺沙门竺佛朔,亦以汉灵之时,赍《道行经》来适洛阳,即转梵为汉。译人时滞,虽有失旨,然弃文存质,深得经意。朔又以光和二年于洛阳出《般舟三昧》,谶为传言,④河南洛阳孟福、张莲笔受。(《高僧传》卷1《汉洛阳支楼迦谶竺佛朔》)

①般若,一译“波若”,意译“智慧”。佛教用来指如实了解一切事物的智慧。大乘佛教称之为“诸佛之母”。《般若道行》,即《道行般若》,全称《道行般若波罗蜜经》。支谶、支谦首译《般若经》后,般若学兴起,在魏晋时期与禅学并行。禅学偏重宗教修行,主要流行于北方;般若学偏重教义的研究,主要流行于南方。此经把整个宇宙分成“色”和“心”两部分,分别指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认为两者都是假名,无有实体,故说自性是空。这种学说,与当时盛行的玄学颇为相近,故一经传入,便很快合流。

②般舟,译曰佛立。《般舟经》,即《般舟三昧经》,《大方等大集贤护经》的旧译。由贤护菩萨之请而说佛立三昧之法。谓为思惟诸佛现前三昧。又译曰常行道。以行此三昧,期七日或九十日而不间断修行故也。

③首楞严,新云首楞伽摩,佛所得三昧之名,万行之总称也。《首楞严经》,《大佛顶如来蜜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之略名。

④《隋书》卷35《经籍志四》:“支谶所译《泥洹经》二卷,学者以为大得本旨。”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讲:支谶、竺佛朔所译,主述大乘禅观。《首楞严》,魏晋时最为盛行。

180年庚申(东汉光和三年)

孝灵帝光和三年,遣中大夫于洛阳佛塔寺中饭诸沙门,悬缯、烧香、散华、燃灯。①(隋费长房《历代三宝记》卷4)

①《后汉书》卷103《五行志一》:“灵帝好胡服、胡帐、胡床、胡坐、胡饭、胡空侯、胡笛、胡舞,京都贵戚皆竞为之。此服妖也。”

插图:西印度卡尔拉塔堂窟,公元2世纪上半叶(晁)

184年甲子(东汉光和七年、中平元年⒓)

初,钜鹿张角奉行黄、老,以妖术教授,号“太平道”。呪符水以疗病,令病者跪拜首过,或时病愈,众共神而信之。角分遣弟子周行四方,转相诳诱,十余年间,徒众数十万,自青、徐、幽、冀、荆、扬、兖、豫八州之人,莫不毕应。①……角遂置三十六方。方,犹将军也。大方万余人,小方六七千,各立渠帅。讹言:“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以白土书京城寺门及州郡官府,②皆作“甲子”字。……中平元年春,角弟子济南唐周上书告之,……角等知事已露,晨夜驰敕诸方,一时俱起,皆著黄巾以为标帜,故时人谓之“黄巾贼”。二月,角自称天公将军,角弟宝称地公将军,宝弟梁称人公将军,所在燔烧官府,劫略聚邑,州郡失据,长吏多逃亡。旬月之间,天下响应,京师震动。③(《通鉴》卷58)

①唐长孺《魏晋期间北方天师道的传播》(1983年中华书局版《魏晋南北朝史论拾遗》)一文指出:“东汉末年,早期道教两大教派并立,太平道遍布于青、徐、幽、冀、兖、豫、荆、扬八州,旁及并、凉;天师道行于巴、蜀、汉中,声势远不足与太平道相比拟。”

②寺,这里指京城诸官寺舍,后又为佛教寺院之称。

③《历代三宝记》卷4:“光和七年,张角等谋诛。其逆党内外姻属,诸事老子、妖巫、医卜,并皆废之。其有奉佛五戒,勿坐。”

193年癸酉(东汉献帝刘协初平四年)

笮融者,丹杨人,初聚众数百,往依徐州牧陶谦。①谦使督广陵、彭城运漕,遂放纵擅杀,坐断三郡委输以自入。乃大起浮图祠,以铜为人,黄金涂身,衣以锦采,垂铜盘九重,下为重楼阁道,②可容三千余人,悉课读佛经,③令界内及旁郡人有好佛者听受道,复其它役以招致之,由此远近前后至者五千余人户。每浴佛,多设酒饭,布席于路,经数十里,民人来观及就食且万人,费以巨亿计。④曹公攻陶谦,⑤徐土骚动,融将男女万口,马三千匹,走广陵。⑥(《三国志》卷49《吴书·刘繇传》)

①丹杨,即丹阳;徐州,古今同名,治彭城郡。

②古印度的窣堵波,是在一个台子上,建覆钵形(半圆球形)的坟,坟顶立一根尖刹。梁思成、林徽音、刘敦桢《云冈石窟中所表现的北魏建筑》一文说:“中国楼阁向上递减,顶上加一个窣堵波,便为中国式的木塔。所以,塔虽是佛教象征意义最重的建筑物,传到中土,却中国化了,变成了中印合璧的规模;而在全个结构及外观上,中国成分实又占得多。如果《后汉书·陶谦传》所记载的,不是虚伪,此种木塔,在东汉末期,恐怕已经布下种子了。”此就木塔而言,是正确的。但是,楼阁式的佛塔,并不创始于中国。东晋《法显传》记:弗楼沙国有佛钵,昔月氏王来伐此国,欲取佛钵,象车俱载不动,遂于其地起塔及僧伽蓝。《艺文类聚》卷73曰:“佛钵在大月氏国,一名佛律婆越国,是天子之都也。起浮图,浮图高四丈,七层,四壁里有金银佛像,像悉如人高。钵处中央,在第二层上,作金络络钵,锁悬钵。钵是石也,其色青。”该塔为七层方塔。

③《隋书》卷35《经籍志四》:“佛经者,西域天竺之迦维卫国净饭王太子释迦牟尼所说。释迦当周庄王之九年四月八日,自母右胁而生,姿貌奇异,有三十二相,八十二好。舍太子位,出家学道,勤行精进,觉悟一切种智,而谓之佛,亦曰佛陀,亦曰浮屠,皆胡言也。华言译之为净觉。其所说云,人身虽有生死之异,至于精神,则恒不灭。此身之前,则经无量身矣。积而修习,精神清净,则成佛道。天地之外,四维上下,更有天地,亦无终极,然皆有成有败。一成一败,谓之一劫。自此天地已前,则有无量劫矣。每劫必有诸佛得道,出世教化,其数不同。今此劫中,当有千佛。自初至于释迦,已七佛矣。其次当有弥勒出世,必经三会,演说法藏,开度众生。由其道者,有四等之果。一曰须陁洹,二曰斯陁含,三曰阿那含,四曰阿罗汉。至罗汉者,则出入生死,去来隐显,而不为累。阿罗汉已上,至菩萨者,深见佛性,以至成道。”

④《后汉书》卷73《陶谦传》:“初,同郡人笮融,聚众数百,往依于谦,谦使督广陵、下邳、彭城运粮。遂断三郡委输,大起浮屠寺。上累金盘,下为重楼,又堂阁周回,可容三千许人,作黄金涂像,衣以锦彩。每浴佛,辄多设饮饭,布席于路,其有就食及观者且万余人。”按:东汉末,佛塔的建筑,佛像的雕饰,佛徒的信仰,已奢华如此。

⑤初平四年秋、兴平元年(194),曹操击陶谦,两次进兵徐方,笮融遂南逃。融大建浮图寺,姑系是年。

⑥汤用彤讲:此后不久,牟子《理惑论》问世。公然黜百家经传,斥神仙方术,佛教脱离方士而独立。

插图:中亚石板雕五级塔(晁76页)、大象驮塔

205年乙酉(东汉建安十年)

汉以后,天下送死奢靡,多作石室、石兽、碑铭等物。①建安十年,魏武帝以天下雕弊,下令不得厚葬,又禁立碑。②(《宋书》卷15《礼志二》)

①《封氏闻见记》卷6《羊虎》:“秦汉以来,帝王陵前有石麒麟、石辟邪、石象、石马之属,人臣墓前有石羊、石虎、石人、石柱之属,皆所以表饰坟垄,如生前之(象)仪卫耳。……后汉太尉杨震葬日,有大鸟之(样)[祥],因立石鸟象于墓。”同卷《碑碣》:“墓前碑碣,未详所起。……前汉碑甚少,后汉蔡邕、崔瑗之徒多为人立碑。魏晋以后,其流寝盛。……(随)[隋]氏制:五品以上立碑,螭首龟趺,趺上不得过四尺。载在《丧葬令》。”

②碑,原本是宫、寺门前用以识日影及拴牲口的竖石。自秦始皇刻石纪功,中国碑碣风气大开。至东汉桓、灵之际,达到高峰。石刻墓碑成为述德纪事、标志墓地、颂扬死者休烈的一种礼俗。汉碑的形制基本上分为碑首、碑身、碑座三个部分,而首分平首(齐首)、圆首、圭首(上小下大)三种基本形制,中央多有穿孔。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螭首、碑身、龟座(鳌座)这种后世标准的碑制。最初,古人将长方形的刻石叫“碑”,上部为圆首、圭首的刻石叫“碣”,后代则往往混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