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请输入关键字
云冈石窟编年史
魏晋纪事

220年庚子(东汉建安二十五年、延康元年⒊,魏文帝曹丕黄初元年⒑)①

魏黄初元年,复置并州,自陉岭以北并弃之,②至晋因而不改。(《晋书》卷14《地理志上》)

①《历代三宝记》卷4云:自汉明帝“迄于献帝建安末龄,其间一百五十二年,历十一主,华戎道俗十有二人,兼摭旧遗,更补先阙,并古失译,合出经律三百五十九部,四百二十七卷。”

②汉灵帝以后,北边上谷(治沮阳,今河北怀来东南)以西沿长城一线的郡县全面崩溃。曹丕正式宣布放弃大同盆地,雁门郡缩至陉南一隅,治广武(今山西代县西南),以恒山山脉的内长城为塞。

222年壬寅(魏黄初三年)

二月,鄯善、龟兹、于阗王各遣使奉献,诏曰:“西戎即叙,氐、羌来王,《诗》、《书》美之。顷者西域外夷并款塞内附,其遣使者抚劳之。”是后西域遂通,①置戊己校尉。②(《三国志》卷2《魏书·文帝纪》)

①《三国志》卷30《魏书·乌丸鲜卑东夷传》:“魏兴,西域虽不能尽至,其大国龟兹、于寘、康居、乌孙、疏勒、月氏、鄯善、车师之属,无岁不奉朝贡,略如汉氏故事。”同卷注引《魏略·西戎传》曰:“敦煌、西域之南山中,从婼羌西至葱领数千里,有月氏余种葱茈羌、白马、黄牛羌,各有酋豪,北与诸国接,不知其道里广狭。……西域诸国,汉初开其道,时有三十六,后分为五十余。从建武以来,更相吞灭,于今有二十(道)[余]。从敦煌玉门关入西域,前有二道,今有三道。从玉门关西出,经婼羌转西,越葱领,经县度,入大月氏,为南道。从玉门关西出,发都护井,回三陇沙北头,经居卢仓,从沙西井转西北,过龙堆,到故楼兰,转西诣龟兹,至葱领,为中道。从玉门关西北出,经横坑,辟三陇沙及龙堆,出五船北,到车师界戊己校尉所治高昌,转西与中道合龟兹,为新道。”

②《晋书》卷14《地理志上》:“魏时复分以为凉州,刺史领戊己校尉,护西域,如汉故事,至晋不改。统郡八,县四十六,户三万七百。”按:凉州治金城郡(汉治允吾,在今甘肃永靖西北;晋治榆中,在今兰州市东)。

223年癸卯(魏黄初四年)

魏黄初中,中国人始依佛戒,剃发为僧。(《隋书》卷35《经籍志四》)①

①《高僧传》卷9《晋邺中竺佛图澄》记后赵石虎时,著作郎王度曰:“往汉明感梦,初传其道。唯听西域人得立寺都邑,以奉其神;其汉人皆不得出家。魏承汉制,亦(修)[循]前轨。”

228年戊申(魏明帝曹叡太和二年)

太和二年,护乌丸校尉田豫出塞,为轲比能所围于故马(邑)城,①移招求救。招即整勒兵马,欲赴救豫。……虏即恐怖,种类离散。军到故平城,便皆溃走。②(《三国志》卷26《魏书·牵招传》)

①轲比能,鲜卑大人,汉魏之际威制塞北诸部;马城,即今河北怀安;原文作“马邑城”,误。

②牵招,时任雁门太守;故平城,即荒废的汉平城。

229年己酉(魏太和三年)

十二月……癸卯,大月氏王波调遣使奉献,以调为亲魏大月氏王。(《三国志》卷3 《魏书·明帝纪》)①

①现代考古成果显示,公元前后的数百年间,西起中欧,东到蒙古、朝鲜的广阔的草原地区,由于游牧民族间便利的交通和活跃的接触,形成一条生活方式大体趋同的游牧文化带。各民族使用相同类型的马具(笼头、马衔、马勒带、马鞍、马饰),武器(弓、弓袋、箭、箭筒、剑、战斧、铠甲),以及衣着(裤子、束腰长袍、腰带、靴子、尖顶帽)等。在新疆古墓葬中,在内蒙、大同等地北魏墓葬的陶俑中,在云冈石窟雕像中,我们都能看到塞克人常戴的尖顶帽形象。

235年乙卯(魏青龙三年)

魏明帝曾欲坏宫西佛图,①外国沙门乃金盘盛水,置于殿前,以佛舍利投之于水,乃有五色光起,于是帝叹曰:“自非灵异,安得尔乎?”遂徙于道东,为作周阁百间。②佛图故处,凿为濛氾池,种芙蓉于中。(《魏书》卷114《释老志》)③

①是年,魏明帝大治洛阳宫;鲜卑轲比能被幽州刺史王雄派人刺杀,塞北部落离散。

②对中国的寺院形制,伊东忠太《中国建筑史》指出:“想后汉始创建之佛寺之建筑,即与今日中国各地普通佛寺相同,即与中国之宫殿、官衙,完全同工异曲也。只佛教之教义,勤行之法式,与佛像奉安之施设,内外之宗教的庄严等,为中国国民所不知者,则模仿印度。盖除用西域式外,别无他法。……中国最初之伽蓝,决非佛刹伽蓝之新式建筑,实以旧式宫殿、官衙充佛寺之用者。”这里,魏明帝所建“周阁百间”之寺,应与中国后世寺院格局一致。北朝寺院的样式,如平城方山思远寺、洛阳永宁寺,是方形或长方形院落,开南门或四墙开门;院内居中方台,台上立一方塔,北为大殿,东、南、西僧房。然而,古代犍陀罗寺院的样式,与中土不同,主要是塔、殿与僧舍分院。《中亚文明史》第二卷《贵霜文化》中讲:“犍陀罗寺庙的基本成分是一个庭院,或者一系列露天的庭院,四周围绕着僧侣居住的小室,或者是置放供奉物的壁龛。与庭院相连的,通常是大殿、食堂,一侧为方丈禅室,另一侧为主窣堵波,四周绕以大小各异的供奉窣堵波。犍陀罗的寺院设施一律使用菱形石建造法,是为贵霜时期的典型石工技术。墙的整个表面都涂上厚层石灰泥。屋顶主要呈拱形,门窗或者为横式结构,或者使用翅托。至公元一和二世纪,这种寺院建筑风格业已出现,并且成为整个北印度的定式。”

③唐道世《诸经要集》卷3:“《僧祇律》云:初起僧伽蓝时,先规度地。将作塔处,不得在南,不得在西,应在东,应在北,不侵佛地、僧地。应在西作南作僧房。佛塔,高显处作。不得塔院内浣染、晒衣、唾地。得为佛塔四面作龛,作师子、鸟兽、种种彩画,内悬幡盖。得为佛塔四面造种种园林、花果,是中出花,应供养塔。……佛言:亦得作支提。有舍利者,名塔;无舍利者,名支提。如佛生处、得道处、转法轮处、佛泥洹处,得作菩萨像、辟支佛像。佛脚迹处。此诸支提,得安佛华盖供养。若供养中,上者供养佛塔,下者供养支提。”

247年丁卯(魏齐王曹芳正始八年,吴大帝孙权赤乌十年)

康僧会,其先康居人,①世居天竺,其父因商贾移于交趾。②会年十余岁,二亲并终,至孝服毕出家。励行甚峻,为人弘雅,有识量,笃至好学。明解三藏,博览六经,天文图纬,多所综涉,辩于枢机,颇属文翰。时孙权已制江左,而佛教未行。……时吴地初染大法,风化未全,僧会欲使道振江左,兴立图寺,乃杖锡东游,以吴赤乌十年初达建邺,营立茅茨,③设像行道。时吴国以初见沙门,睹形未及其道,疑为矫异。……权大叹服,即为建塔,以始有佛寺,故号建初寺,因名其地为佛陀里。由是江左大法遂兴。(《高僧传》卷1《魏吴建业建初寺康僧会》)

①康居,古西域国名。东界乌孙,西达奄蔡,南接大月氏,东南临大宛。约在今巴尔喀什湖和咸海之间。

②交趾,古代泛指五岭以南地区。北宋始为安南(后名越南)的别称。

③茅茨,茅草顶屋。

250年庚午(魏嘉平二年)

昙柯迦罗,此云法时,本中天竺人,……诵大、小乘经,①及诸部毗尼。②常贵游化,不乐专守。以魏嘉平中,来至洛阳。③于时魏境虽有佛法,而道风讹替,亦有众僧未禀归戒,正以剪落殊俗耳。设复斋忏,事法祠祀。迦罗既至,大行佛法。时有诸僧共请迦罗译出戒律,迦罗以律部曲制,文言繁广,佛教未昌,必不承用。乃译出《僧祇戒心》,④止备朝夕。更请梵僧立羯磨法受戒。⑤中夏戒律,始自于此。《高僧传》卷1《魏洛阳昙柯迦罗》

①乘,是指运载工具,比喻普渡众生从现实世界的此岸到达觉悟的彼岸。大乘,即大乘佛教。公元一、二世纪,由佛教大众部的一些支派演变而成。因认为自己的教法最胜,故自称“大乘”。强调一切众生皆可成佛,一切修行应以自利、利他并重,是为“菩萨”之道。同时,将坚持“四谛”等原有教义、主张自我解脱的教派,贬为“小乘”。小乘主张自利、自度,是声闻缘觉之道,非难大乘是“非佛所说”的异教,自称为“上座部”。小乘佛教后来主要南传,流行于东南亚各国。三世纪,龙树、提婆创立了“一切皆空”的大乘空宗,称中观宗;后无著、世亲创立了“万法唯识”的大乘有宗,称瑜伽宗;最后出现佛教与婆罗门教调和结合而成的大乘密教。中观宗、瑜伽宗、密宗成为古印度大乘佛教的三大系。大乘佛教主要北传,流行于中国、日本、朝鲜、越南等地。

②毗尼,新云“毗奈耶”,律藏之梵名。

③《开元释教录》卷1:“以文帝黄初三年壬寅来至洛阳。”

④《历代三宝记》卷5作“《魏僧祇戒本》一卷。……以嘉平年于白马寺出此戒本一卷。”《开元释教录》卷1作“遂以齐王芳嘉平二年庚午,于洛阳白马寺出《僧祇戒心》。”

⑤羯磨,梵语,意译“作业”、“办事”。佛教密宗将佛菩萨的现身、说法、入三昧等统称为羯磨;律宗以受戒忏悔等事为羯磨。这里指受戒时所用的表白文。

253年癸酉(魏嘉平五年,吴会稽王孙亮建兴二年)

先有优婆塞支谦,字恭明,一名越,本月支人,来游汉境。初汉桓、灵之世,有支谶译出众经。有支亮字纪明,资学于谶,谦又受业于亮。博览经籍,莫不精究,世间伎艺,多所综习,遍学异书,通六国语。……汉献末乱,避地于吴。孙权闻其才慧,召见悦之,拜为博士,使辅导东宫,与韦曜诸人共尽匡益。但生自外域,故《吴志》不载。谦以大教虽行,而经多梵文,未尽翻译,己妙善方言,乃收集众本,译为汉语。从吴黄武元年至建兴中,所出《维摩》、①《大般泥洹》、②《法句》、《瑞应本起》等四十九经,③曲得圣义,辞旨文雅。④又依《无量寿》、《中本起》制菩提连句梵呗三契,并注《了本生死经》等,皆行于世。⑤(《高僧传》卷1《魏吴建业建初寺支谦》)

①维摩,即维摩诘,意译“净空”、“无垢称”,是佛典中现身说法、辩才无碍的代表人物。《维摩》,即《维摩诘经》,全称《维摩诘所问经》。经中说他是毗耶离城的一位大乘居士,善于应机化导。尝以称病为由,向释迦牟尼遣来问讯的舍利弗及文殊师利等宣扬大乘深义。该经着重描写所谓解脱境界的超出思议,而以维摩诘的默然表示对这一道理的体会。是般若性空理论的一种发挥。

②泥洹,即涅槃,意译“灭度”。或称“般涅槃”,意译“入灭”、“圆寂”。是佛教所指的最高境界。

③《出三藏记集》卷13《支谦传》作“二十七经”。

④《魏书》卷114《释老志》:“晋元康中,有胡沙门支恭明译佛经《维摩》、《法华》、三《本起》等。微言隐义,未之能究。”

⑤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讲:方等深经之行于中土,始于支谶,而支谦实继之。谦集引众经,始予会译,颇从文丽。盖已为佛教玄学化之开端也。综而言之,汉末洛都佛教,有二大系统。至三国时,传播于南方。一为安世高之禅学,偏于小乘。其重要典籍为《安般守意经》、《阴持入经》、安玄之《法镜经》,及康氏之《六度集经》等。二为支谶之《般若》,乃大乘学。其重要典籍为《道行经》、《首楞严经》,及支谦《维摩》与《明度》等。支谦、康僧会系出西域,而生于中华,译经尚文雅,染华风,故其学均非纯粹西域之佛教也。

258年戊寅(魏高贵乡公曹髦甘露三年,鲜卑拓跋力微三十九年)①

始祖神元皇帝讳力微立。②……三十九年,迁于定襄之盛乐。③……于是与魏和亲。(《魏书》卷1《序纪》)

①此年,孙吴丞相孙琳毁坏佛寺,佛教与儒、道之争渐起。

②拓跋氏之先来自于西伯利亚,经历代沿大兴安岭南迁,大约在东汉时走出深山老林,进入匈奴故地,成为鲜卑族的一支。始祖力微时,值魏晋之际,为部落大人,在轲比能死后“种落离散,互相侵伐”的鲜卑部落内乱中,脱颖而出。

③定襄,西汉分云中郡置,治成乐(今内蒙古和林格尔西北土城子);东汉定襄郡,治善无(今山西右玉)。盛乐,即成乐。

261年辛巳(魏元帝曹奂景元二年,鲜卑拓跋力微四十二年)

四十二年,遣子文帝如魏,且观风土。魏景元二年也。文皇帝讳沙漠汗,以国太子留洛阳,为魏宾之冠。聘问交市,往来不绝,魏人奉遗金帛缯絮,岁以万计。(《魏书》卷1《序纪》)

266年丙戌(西晋武帝司马炎泰始二年,鲜卑拓跋力微四十七年)

宜寿里,内有苞信县令段晖宅,地下常闻钟声。时见五色光明,照于堂宇。晖甚异之,遂掘光所,得金像一躯,可高三尺,[并]有二菩萨。趺上铭云:“晋太始二年五月十五日,侍中、中书监荀勖造。”晖遂舍宅为光明寺。时人咸云,此荀勖旧宅。(《洛阳伽蓝记》卷1《城内》)

267年丁亥(西晋泰始三年,鲜卑拓跋力微四十八年)

魏晋禅代,和好仍密。始祖春秋已迈,帝以父老求归,晋武帝具礼护送。四十八年,帝至自晋。(《魏书》卷1《序纪》)

魏先建国于玄朔,风俗淳一,无为以自守,与西域殊绝,莫能往来。故浮图之教,未之得闻,或闻而未信也。及神元与魏、晋通聘,文帝久在洛阳,①昭成又至襄国,乃备究南夏佛法之事。(《魏书》卷114《释老志》)

①文帝拓跋沙漠汗质任洛阳七年,是年归,代北始闻佛教。《魏书》卷114《释老志》:“初文帝入宾于晋,从者务勿尘,姿神奇伟,登仙于伊阙之山寺。识者咸云魏祚之将大。”

274年甲午(西晋泰始十年,鲜卑拓跋力微五十五年)

晋初河州唐述谷寺者,在今河州西北五十里度风林津,登长夷岭,南望名积石山,即《禹贡》导之极地也。①众峰竞出,各有异势,或如宝塔,或如层楼。松柏映岩,丹青饰岫。自非造化神功,何因绮丽若此。南行二十里,得其谷焉。凿山构室,接梁通水。绕寺华果,蔬菜充满,今有僧住。南有石门滨于河上,镌石文曰:晋太始年之所立也。寺东谷中,有一天寺,穷讨处所,略无定止。常闻钟声,又有异僧。故号此谷名为唐述,羌云鬼也。所以古今诸人入积石者,每逢仙圣,行往恍忽,现寺现僧。东北岭上,出于醴泉,甜而且白,服者不老。(《法苑珠林》卷39《感应缘·晋抱罕临河唐述谷仙寺》)②

①周叔迦、苏晋仁《法苑珠林校注》(中华书局2003年版)阙“极”字。

②唐述谷,在今甘肃临夏回族自治州永靖县黄河北岸。《水经注》谓唐述山有唐述窟,即今炳灵寺169窟。窟内,存有大量西秦时期的刻石造像与壁画、墨书,特别是乞伏炽磐建弘元年(420)的墨书造像题记,为全国石窟中现存最早的题记。这里是我国最早的佛教石窟之一。

275年乙未(西晋咸宁元年,鲜卑拓跋力微五十六年)

五十六年,帝复如晋。其年冬,还国。晋遗帝锦、罽、缯、彩、绵、绢、诸物,咸出丰厚,车牛百乘。行达并州,晋征北将军卫瓘,以帝为人雄异,恐为后患,乃密启晋帝,请留不遣。晋帝难于失信,不许。瓘复请以金锦赂国之大人,令致间隙,使相危害。晋帝从之,遂留帝。于是国之执事及外部大人,皆受瓘货。(《魏书》卷1《序纪》)

277年丁酉(西晋咸宁三年,鲜卑拓跋力微五十八年)

五十八年,方遣帝。始祖闻帝归,大悦,使诸部大人诣阴馆迎之。①酒酣,帝仰视飞鸟,谓诸大人曰:“我为汝曹取之。”援弹飞丸,应弦而落。时国俗无弹,众咸大惊,乃相谓曰:“太子风彩被服,同于南夏,兼奇术绝世,若继国统,变易旧俗,吾等必不得志,不若在国诸子,习本淳朴。”咸以为然。且离间素行,乃谋危害,并先驰还。始祖问曰:“我子既历他国,进德何如?”皆对曰:“太子才艺非常,引空弓而落飞鸟,是似得晋人异法怪术,乱国害民之兆,惟愿察之。”自帝在晋之后,诸子爱宠日进,始祖年逾期颐,颇有所惑,闻诸大人之语,意乃有疑。因曰:“不可容者,便当除之。”于是诸大人乃驰诣塞南,矫害帝。②(《魏书》卷1《序纪》)

①阴馆,在今山西山阴县南旧广武村附近。

②文帝沙漠汗之死当年,始祖力微亦崩,于是《魏书》卷1《序纪》云:“诸部离叛,国内纷扰。”

278年戊戌(西晋咸宁四年)

汉以后,天下送死奢靡,多作石室、石兽、碑铭等物。建安十年,魏武帝以天下雕弊,下令不得厚葬,又禁立碑。魏高贵乡公甘露二年,大将军参军太原王伦卒,伦兄俊作《表德论》,以述伦遗美,云“祗畏王典,不得为铭,乃撰录行事,就刊于墓之阴云尔”。①此则碑禁尚严也。此后复弛替。晋武帝咸宁四年,又诏曰:“此石兽碑表,既私褒美,兴长虚伪,伤财害人,莫大于此。一禁断之。其犯者虽会赦令,皆当毁坏。”(《宋书》卷15《礼志二》)

①魏晋之时,确曾薄葬。同时,墓碑转入地下。南北朝时期,墓志形制亦发生变化,改竖碑为方碑,上面往往附有盝顶形的石盖,形仿明器中的木盒。隋唐达到极盛。

279年己亥(西晋咸宁五年)

五年五月,……辛卯,雁门雨雹,伤秋稼。(《晋书》卷29《五行志下》)

280年庚子(西晋太康元年)

五月,……雁门、济南雨雹,伤禾麦三豆。(《晋书》卷29《五行志下》)

雁门郡,秦置。统县八,户一万二千七百。广武、崞、汪陶、平城、葰人、繁畤、原平、马邑。①(《晋书》卷14《地理志上》)

①曹魏时,雁门郡辖广武、原平、葰人三县,治广武(在今山西代县西南)。雁门塞外,由保塞鲜卑步度根、泄归泥二部落驻牧。魏青龙三年(235),轲比能被刺,鲜卑种落离散。晋武帝初,《晋书》卷36《卫瓘传》云:“于时幽并东有务桓,西有力微,并为边害。瓘离间二虏,遂致嫌隙,于是务桓降而力微以忧死。”拓跋鲜卑又衰,于是雁门陉北部分旧县得以恢复。

281年辛丑(西晋太康二年)

越州东三百七十里鄮县塔者,①西晋太康二年沙门慧达感从地出。②高一尺四寸,广七寸,露盘五层,③色青似石而非。四外雕镂,异相百千。梁武帝造木塔笼之,八王自舆巡州里。今见神瑞,光声圣僧,备如别传。(《广弘明集》卷15《佛德篇》)

①鄮县,秦置古县,治所在今浙江鄞县东,鄮山之北,因山得名。鄮县塔,《高僧传》卷13《晋并州竺慧达》谓是阿育王遗址,东晋慧达(刘萨河)修立龛砌。

②此事,《高僧传》卷13《晋并州竺慧达》中记载迷乱,不可辨析。《法苑珠林》卷38《感应缘·西晋会稽鄮县塔》记:“晋太康二年,有并州离石人刘萨诃者,生在田家,弋猎为业。得病死,苏,云见一梵僧语诃曰:‘汝罪重,应入地狱,吾悯汝无识,且放。今洛下、齐城、丹阳、会稽并有古塔,及浮江石像,悉阿育王所造。可勤求礼忏,得免此苦。’既醒之后,改革前习,出家学道,更名慧达。如言南行,至会稽。海畔山泽,处处求觅,莫识基绪。达悲塞烦冤,投造无地。忽于中夜闻土下钟声,即迁记其处,刺木为剎。三日间,忽有宝塔及舍利从地踊出,灵塔相状,青色似石而非石,高一尺四寸,方七寸,五层露盘,似西域于阗所造。面开窗子,四周天全。中悬铜磬,每有钟声,疑此磬也。绕塔身上,并是诸佛、菩萨、金刚、圣僧杂类等像。状极微细,瞬目注睛,乃有百千像现。面目手足,咸具备焉。斯可谓神功圣迹,非人智所及也。今在大木塔内。”按:道宣、道世所疑此于阗之塔,与现今存世的凉州、高昌石塔相近似,又与《高僧传》卷6《释慧远》所载“龟兹国细镂杂变石像”制工相仿佛。

③《诸经要集》卷3:“《十二因缘经》云:有八人得起塔,一如来,二菩萨,三缘觉,四罗汉,五那含,六斯陀含,七须陀洹,八轮王。若轮王已下起塔,安一露盘。见之不得礼,以非圣塔故。初果二露盘,乃至如来安八露盘,八盘已上并是佛塔。”

285年乙巳(西晋太康六年)

六月,荥阳、汲郡、雁门雨雹。(《晋书》卷29《五行志下》)

绥民里东崇义里,里内有京兆人杜子休宅。地形显敞,门临御道。时有隐士赵逸,云是晋武时人,晋朝旧事,多所记录。正光初,来至京师,见子休宅,叹息曰:“此宅(中)[晋]朝时太康寺也。”时人未信,遂问寺之由绪。逸云:“龙骧将军王濬平吴之后,始立此寺。本有三层浮图,用砖为之。”指子休园中曰:“此是故处。”子休掘而验之,果得砖数十万,兼有石铭云:“晋太康六年岁次乙巳九月甲戌朔八日辛巳,①仪同三司、襄阳侯王濬敬造。”(《洛阳伽蓝记》卷2《城东灵应寺》)

①此月日干支,与陈垣《二十史朔闰表》不符,疑有错误。

295年乙卯(西晋惠帝司马衷元康五年,鲜卑拓跋禄官元年)

九月,雁门、新兴、太原、上党灾风伤稼。(《晋书》卷29《五行志下》)

昭皇帝讳禄官立,始祖之子也。分国为三部:帝自以一部居东,在上谷北,濡源之西,东接宇文部;以文帝之长子桓皇帝讳猗[砤—石]统一部,居代郡之参合陂北;以桓帝之弟穆皇帝讳猗卢统一部,居定襄之盛乐故城。自始祖以来,与晋和好,百姓乂安,财畜富实,控弦骑士四十余万。是岁,穆帝始出并州,迁杂胡北徙云中、五原、朔方。(《魏书》卷1《序纪》)

296年丙辰(西晋元康六年,鲜卑拓跋禄官二年)

二年,葬文帝及皇后封氏。①(《魏书》卷1《序纪》)

①《魏书》卷13《皇后传》:“文帝皇后封氏,生桓、穆二帝,早崩。桓帝立,乃葬焉。高宗初,穿天渊池,获一石铭,称桓帝葬母封氏,远近赴会二十余万人。有司以闻,命藏之太庙。”按:天渊池,约在今大同市北。

303年癸亥(西晋太安二年,鲜卑拓跋禄官九年)

朱士行,颍川人。……出家已后,专务经典。昔汉灵之时,竺佛朔译出《道行经》,即《小品》之旧本也,①文句简略,意义未周。士行尝于洛阳讲《道行经》,觉文章隐质,诸未尽善。每叹曰:“此经大乘之要,而译理不尽。”誓志捐身,远求大本。遂以魏甘露五年,发迹雍州,西渡流沙。②既至于阗,③果得梵书正本,凡九十章。遣弟子不如檀,此言法饶,送经梵本还归洛阳。……时河南居士竺叔兰,本天竺人,父世避难,居于河南。……善于梵、汉之语。又有无罗叉比丘,西域道士,稽古多学。乃手执梵本,叔兰译为晋文,称为《放光波若》。④皮牒故本,今在豫章。至太安二年,支孝龙就叔兰,一时写五部,校为定本。⑤(《高僧传》卷4《晋洛阳朱士行》)

①《世说新语》刘孝标注:“释氏《辨空经》有详者焉,有略者焉。详者为《大品》,略者为《小品》。”

②魏甘露五年(260),朱世行为访求《大品般若经》西行,始开中国僧人西行求法之风。

③于阗,在今新疆和田一带。法显《佛国记》云:“其国丰乐,人民殷盛,尽皆奉法,以法乐相娱。众僧乃数万人,多大乘学,皆有众食。彼国人民星居,家家门前皆起小塔,最小者可高二丈许。作四方僧房,供给客僧及余所须。国主安顿供给法显等于僧伽蓝,僧伽蓝名瞿摩帝,是大乘寺,三千僧共揵捶食,入食堂时威仪齐肃,次第而坐,一切寂然,器钵无声。净人益食,不得相唤,但以手指麾。”

④《出三藏记集》卷7释道安《合放光光赞略解序》讲:竺叔兰《放光》与竺法护《光赞》,同本异译。《光赞》先出,寝逸凉土;“《放光》寻出,大行华京,息心居士翕然传焉。中山支和上遣人于仓垣断绢写之,持还中山。中山王及众僧城南四十里幢幡迎经,其行世如是。”汤用彤讲:《般若经》乃自汉末迄刘宋初年,中国佛典最流行者。自朱士行《放光》行世后,斯学转盛。《般若》本无,玄学贱有,因契合而益流行。迨鸠摩罗什重译大小品,盛弘性空典籍,此学遂如日中天。

⑤《隋书》卷35《经籍志四》:“先是西域沙门来此,译《小品经》,首尾乖舛,未能通解。甘露中,有朱仕行者,往西域,至于阗国,得经九十章,晋元康中,至邺译之,题曰《放光般若经》。太始中,有月支沙门竺法护,西游诸国,大得佛经,至洛翻译,部数甚多。佛教东流,自此而盛。”

304年甲子(西晋永安元年、建武元年⒎、永兴元年⒓,鲜卑拓跋禄官十年)

竺昙摩罗剎,此云法护,其先月支人,本姓支氏,世居敦煌郡。年八岁出家,事外国沙门竺高座为师。……是时晋武之世,寺庙图像,虽崇京邑,而《方等》深经,①蕴在葱外。护乃慨然发愤,志弘大道。遂随师至西域,游历诸国,外国异言三十六种,书亦如之,护皆遍学,贯综诂训,音义字体,无不备识。遂大赍梵经,还归中夏。自敦煌至长安,沿路传译,写为晋文。所获《贤劫》、②《正法华》、③《光赞》等一百六十五部。④……经法所以广流中华者,护之力也。⑤护以晋武之末,隐居深山,山有清涧,恒取澡漱。……后立寺于长安青门外,精勤行道。于是德化遐布,声盖四远,僧徒数千,咸所宗事。及晋惠西奔,⑥关中扰乱,百姓流移,护与门徒避地东下,至渑池,遘疾而卒,春秋七十有八。……时人咸谓敦煌菩萨也。⑦(《高僧传》卷1《晋长安竺昙摩罗剎(竺法护)》)

①方等,亦称“方广”。以其道理方正平等而广博,故名。梁释僧祐《出三藏记》卷7曰:“方等者,大乘之通名,究竟之弘旨。”原本是一切大乘经的总称,后来天台宗用为《维摩》、《楞伽》、《金光明》等一部分大乘经的别称。

②过去之住劫,名为庄严劫;未来之住劫,名为星宿劫;现在之住劫,名为贤劫。现在之住劫二十增减中,有千佛出世,故称赞之为贤劫,亦名善劫。竺法护《贤劫经》,初说诸三昧、诸度无极、佛之神通功德事,末说贤劫千佛事。

③《法华经》,全称《妙法莲华经》,因用莲华比喻佛所说教法的清净微妙,故名。竺法护《正法华经》,与后来鸠摩罗什所译大同。主旨说明释迦说法的唯一目的,是使众生都达到与佛一样的智慧,即人人都能成佛。并说明唯有《法华经》才是“一乘”法,其他教法只是引导众生接受“一乘”法的方便(权宜)而已。

④《光赞》,即《光赞般若》。按:《般若经》,是《大般若波罗蜜多经》的简称,为大乘空宗的主要经典,由般若部重要经典汇编而成。其中的各部分,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流行的译本有:无罗叉《放光般若》、支谶《道行般若》、竺法护《光赞般若》、支谦《大明度无极经》、鸠摩罗什《大品般若》(亦名《摩诃般若》)和《小品般若》(即《道行般若》的异译)。迄唐玄奘译出全书,称《大般若经》。

⑤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讲:“法护于《法华》再经复校,于《维摩》则更出删文,《首楞严三昧》译之两次。《光赞》乃《大品般若》,《渐备一切智德经》乃《华严》之《十地品》。皆中土佛学之要籍,晋世所风行者。”

⑥西晋“八王之乱”中,304年惠帝被挟持入关,竺法护盖死此年。

⑦汉代以来,对西域译经传教者,常尊称菩萨。

305年乙丑(西晋永兴二年,鲜卑拓跋禄官十一年)

十一年,刘渊攻司马腾,①腾复乞师。桓帝以轻骑数千救之,斩渊将綦母豚,渊南走蒲子。晋假桓帝大单于,金印紫绶。是岁,桓帝崩。……后定襄侯卫操,树碑于大邗城,以颂功德。②(《魏书》卷1《序纪》)

①匈奴刘渊,时已建立汉国,史称前汉;东瀛公司马腾,时任并州刺史、护匈奴中郎将。

②《魏书》卷23《卫操传》记:“皇兴初,雍州别驾雁门段荣于大邗掘得此碑,文虽非丽,事宜载焉,故录于传。”碑文云:“年三十有九,以永兴二年六月二十四日,寝疾薨殂。背弃华殿,云中名都”;“刊石纪功,图像存形。”按此,则知拓跋鲜卑当时的丧葬,树碑立传,绘画遗容,已效仿汉人墓制。

309年己巳(西晋怀帝司马炽永嘉三年,鲜卑拓跋猗卢二年)

清凉山,……一名五台山。其中,五山高耸,顶上并不生林木,事同积土,故谓之台也。郦元《水经》云:“其山,五峦巍然,回出群山之上,故谓五峰。晋永嘉三年,雁门郡葰人县百余家,避乱入此山,见山人为之步驱而不返,遂宁居岩野。往还之士,时有望其居者,至诣寻访,莫知所在。故人以是山为仙者之都矣。”①……《括地志》云:其山,层盘秀峙,曲径萦纡,灵岳神溪,非薄俗可栖。止者,悉是栖禅之士,思玄之流。②(《古清凉传》卷1)③

①《水经注》滹沱河流域部分,今已失佚。五台山的佛事初始,盖自北魏。

②《括地志》为唐代地理著作,反映的应是唐时情况。

③同卷云:“爰及北齐高氏,深弘像教,宇内塔寺将四十千,此中伽蓝数过二百。又割八州之税,以供山众衣药之资焉。”

310年庚午(西晋永嘉四年,鲜卑拓跋猗卢三年)

怀帝永嘉四年五月,大蝗,自幽、并、司、冀至于秦雍,草木牛马毛鬣皆尽。(《晋书》卷29《五行志下》)

穆皇帝天姿英特,勇略过人,昭帝崩后,遂总摄三部,以为一统。……三年,晋并州刺史刘琨遣使,以子遵为质。……晋怀帝进帝大单于,封代公。帝以封邑去国悬远,民不相接,乃从琨求句注、陉北之地。琨自以托附,闻之大喜,乃徙马邑、阴馆、楼烦、繁畤、崞五县之民于陉南,更立城邑,尽献其地,①东接代郡,西连西河、朔方,方数百里。帝乃徙十万家以充之。(《魏书》卷1《序纪》)

①至此,秦汉以来分属雁门、代郡的大同盆地,正式划归拓跋鲜卑所有。

晋沙门康法朗,学于中山。永嘉中,与一比丘西入天竺,行过流沙千有余里,见道边败坏佛图,无复堂殿,蓬蒿没人。法朗等下拜瞻礼。①(《太平广记》卷89《异僧类》引《冥祥记》)

①《高僧传》卷4《义解》:“康法朗,中山人。少出家,善戒节。尝读经见双树鹿苑之处,郁而叹曰:‘吾已不值圣人,宁可不睹圣处?’于是,誓往迦夷仰瞻遗迹。乃共同学四人发迹张掖,西过流沙,行经三日,路绝人踪。忽见道傍有一故寺,草木没人,中有败屋两间,间中各有一人,一人诵经,一人患痢。两人比房,不相料理。……于是四人不复西行,仍留此专精业道。唯朗更游诸国,研寻经论。后还中山,门徒数百,讲法相系。”

313年癸酉(西晋永嘉七年、愍帝司马邺建兴元年⒋,鲜卑拓跋猗卢六年)

六年,城盛乐以为北都,修故平城以为南都。帝登平城西山,观望地势,乃更南百里,于灅水之阳黄瓜堆筑新平城,①晋人谓之小平城,使长子六修镇之,统领南部。(《魏书》卷1《序纪》)

①灅水,《水经注》作“[儽—亻+氵]水”,即今桑干河。黄瓜堆,又名黄瓜阜、黄花堆、黄花岭,今称黄花梁、黄花冈,在应县、怀仁、山阴三县交界处,低丘长坂,方圆数十里。

自洛中构白马寺,盛饰佛图,画迹甚妙,为四方式。凡宫塔制度,犹依天竺旧状而重构之,①从一级至三、五、七、九。世人相承,谓之“浮图”,或云“佛图”。晋世,洛中佛图有四十二所矣。②汉世沙门,皆衣赤布,后乃易以杂色。(《魏书》卷114《释老志》)③

①唐《艺文类聚》卷76《内典上》:“《南州异物志》曰:天竺国地方三万里,佛道所上,其国王城郭宫室,皆雕文刻镂。”塔,梵名窣堵波,是在一个台子上,建覆钵形(半圆球形)的坟,坟顶立一根尖刹。魏收此语,讲的很清楚,中国汉魏以来的古塔,就是在古印度的窣堵波之下,加以中国式的重楼。现存云冈石窟内的各级塔雕,正是印度佛塔走向中国化的最初样式。

②东魏杨衒之《洛阳伽蓝记序》:“至晋永嘉,唯有寺四十二所。”卷4《城西》:“宝光寺,在西阳门外御道北。有三层浮图一所,以石为基,形制甚古,画工雕刻。隐士赵逸见而叹曰:‘晋朝石塔寺,今为宝光寺也。’人问其故,逸曰:‘晋朝(三)[四]十二寺,尽皆湮灭,唯此寺独存。’指园中一处曰:‘此是浴室,前五步,应有一井。’众僧掘之,果得屋及井焉。井虽填塞,砖口如初,浴堂下犹有石数十枚。当时园(池)[地]平衍,果菜葱青,莫不叹息焉。园中有一海,号咸池。”

③《法苑珠林》卷100《兴福部》:“西晋二京合寺一百八十所,译经一十三人,七十三部;僧尼三千七百人。”

314年甲戌(西晋建兴二年,代王猗卢七年)

凉州自张轨后,①世信佛教。敦煌地接西域,道俗交得其旧式,村坞相属,多有塔寺。(《魏书》卷114《释老志》)

①西晋愍帝封张轨为太尉、西平公、凉州牧,是年五月死,子寔继任。

315年乙亥(西晋建兴三年,代王猗卢八年)

八年,晋愍帝进帝为代王,①置官属,食代、常山二郡。(《魏书》卷1《序纪》)

①猗卢立平城为南都,统辖代地,代郡扩大及雁门陉北。后来,前秦乌桓府、北魏代京治平城,皆滥觞于此。

316年丙子(西晋建兴四年,代王猗卢九年)

六修之逆,①国内大乱,新旧猜嫌,迭相诛戮。雄、澹并为群情所附,谋欲南归,言于众曰:“闻诸旧人忌新人悍战,②欲尽杀之,吾等不早为计,恐无种矣。”晋人及乌丸惊惧,皆曰:“死生随二将军。”于是雄、澹与刘琨任子遵率乌丸、晋人数万众而叛。琨闻之大悦,率数百骑驰如平城抚纳之。③(《魏书》卷11《卫操传附卫雄姬澹传》)

①六修弑父。

②旧人,指拓跋鲜卑部民;新人,指依附拓跋鲜卑的乌桓与晋人。

③刘琨率平城胡、汉之民南下并州,后来悉发此众东击石勒,全军覆灭。

318年戊寅(东晋元帝司马睿建武二年,代王郁律二年)

平文皇帝讳郁律立,思帝之子也。①姿质雄壮,②甚有威略。元年,岁在丁丑。二年,刘虎据朔方,来侵西部,帝逆击,大破之,虎单骑迸走。其从弟路孤率部落内附,帝以女妻之。西兼乌孙故地,③东吞勿吉以西,④控弦上马将有百万。刘聪死,子粲僭立,为其将靳准所杀,渊族子曜僭立。帝闻晋愍帝为曜所害,顾谓大臣曰:“今中原无主,天其资我乎?”刘曜遣使请和,帝不纳。是年,司马叡僭称大位于江南。(《魏书》卷1《序纪》)

①思帝,是文帝沙漠汗的少子。

②鲜卑人的相貌,《魏书》本纪称道武帝“目有光曜,广颡大耳”,颡,额也。《神元平文诸帝子孙传》谓拓跋他、拓跋丕、尉元“皆容貌壮伟,腰带十围,大耳秀眉,鬚鬓斑白,百僚观瞻,莫不祗耸。唯苟颓小为短劣,姿望亦不逮之。”宋王谠《唐语林》卷5云:“韦铿初在宪司,邵炅、萧嵩同升殿。神武皇帝即位,即诏出,炅、嵩俱加朝散,独铿不及。炅鼻高,嵩须多,并类鲜卑,铿嘲之。”按:云冈石窟佛像广额高鼻、大耳长眉,虽具有西方人种特点及雕刻风格,但与鲜卑人亦相近似。

③乌孙,古族名。最初在祁连、敦煌间。西汉文帝时,西迁今伊犁河与伊塞克湖一带。南北朝时,西迁至葱岭北。

④勿吉,古族名。来源于肃慎。北魏时称勿吉,隋唐时称靺鞨。分布在松花江、牡丹江及黑龙江中下游,东至日本海。五代时称女真。

324年甲申(东晋明帝司马绍太宁二年,赵王石勒六年,代王贺傉四年)

惠皇帝讳贺傉立,桓帝之中子也。……太后临朝,遣使与石勒通和,时人谓之女国使。……四年,帝始临朝。以诸部人情未悉款顺,乃筑城于东木根山,①徙都之。(《魏书》卷1《序纪》)

①东木根山,约在今内蒙古商都县境。

327年丁亥(东晋成帝司马衍咸和二年,赵王石勒九年,代王纥那三年)

炀皇帝讳纥那立,惠帝之弟也。……三年,石勒遣石虎率骑五千来寇边部,帝御之于句注陉北,不利,迁于大宁。①(《魏书》卷1《序纪》)

①大宁,即今河北张家口市。

329年己丑(后赵石勒太和二年,东晋咸和四年,代王翳槐元年)

烈皇帝讳翳槐立,平文之长子也。以五年为元年。石勒遣使求和,帝遣弟昭成皇帝如襄国,从者五千余家。①(《魏书》卷1《序纪》)②

①是年,石勒破长安,灭前赵,威行北中国。拓跋鲜卑南遣质任,实际是降附于后赵。所以,魏收谓:“昭成又至襄国,乃备究南夏佛法之事。”

②时张骏为凉州牧,尽有陇西之地,士马强盛。《晋书》卷86《张轨传附孙骏传》载:“使其将杨宣率众越流沙,伐龟兹、鄯善,于是西域并降。鄯善王元孟献女,号曰美人,立宾遐观以处之。焉耆前部、于寘王并遣使贡方物。”“西域诸国献汗血马、火浣布、犎牛、孔雀、巨象及诸珍异二百余品。”

338年戊戌(后赵石虎建武四年,东晋咸康四年,代王什翼犍建国元年)

【发愿文】建武四年,岁在」戊戌,八月廿日,」比丘竺□□□」慕道德,□□□」……及三□□□□」生。(刘建华《北魏泰常五年弥勒铜佛像及相关问题的探讨》)①

①此文,载于文物出版社2002年版《宿白先生八秩华诞纪念文集》。后赵建武四年佛像,铜鎏金,通高39﹒7厘米,现存美国旧金山亚洲艺术馆,是今天存世的有纪年可考的最早佛像。束发形肉髻,禅定印,方台座,U型重叠衣褶,具有健陀罗式造像特征。题记竖刻于佛座背面。

昭成皇帝讳什翼犍立,平文之次子也。……烈帝临崩顾命曰:“必迎立什翼犍,社稷可安。”烈帝崩,帝弟孤乃自诣邺奉迎,与帝俱还。事在《孤传》。十一月,帝即位于繁畤之北,①时年十九,称建国元年。(《魏书》卷1《序纪》)

①汉繁畤故城,在今山西应县北。

魏先建国于玄朔,风俗淳一,无为以自守,与西域殊绝,莫能往来。故浮图之教,未之得闻,或闻而未信也。及神元与魏、晋通聘,文帝久在洛阳,昭成又至襄国,乃备究南夏佛法之事。①(《魏书》卷114《释老志》)

①什翼犍质任后赵前都襄国(今河北邢台)十年,应曾目睹佛图澄弘佛之事。

339年己亥(后赵建武五年,东晋咸康五年,代王什翼犍建国二年)

二年春,始置百官,分掌众职。①东自濊貊,②西及破洛那,③莫不款附。夏五月,朝诸大人于参合陂,议欲定都灅源川,④连日不决,乃从太后计而止。(《魏书》卷1《序纪》)

①《通鉴》卷96:“及什翼犍立,雄勇有智略,能修祖业,国人附之;始置百官,分掌众务。以代人燕凤为长史,许谦为郎中令。始制反逆、杀人、奸盗之法,号令明白,政事清简,无系讯连逮之烦,百姓安之。于是东自濊貊,西及破落那,南距阴山,北尽沙漠,率皆归服,有众数十万。”

②濊貊,北魏称豆莫娄。在今东北黑龙江一带。

③破洛那,在中亚费尔干纳盆地。《史记》、《汉书》作大宛国。南北朝称破洛那。

④灅源川,亦称马邑川,即今桑干河上游朔州市段。

340年庚子(后赵建武六年,东晋咸康六年,代王什翼犍建国三年)

三年春,移都于云中之盛乐宫。(《魏书》卷1《序纪》)

341年辛丑(后赵建武七年,东晋咸康七年,代王什翼犍建国四年)

四年秋九月,筑盛乐城于故城南八里。(《魏书》卷1《序纪》)

342年壬寅(后赵建武八年,东晋咸康八年,代王什翼犍建国五年)

大河故渎又东,迳艾亭城南,又东迳平晋城南。①今城中有浮图五层,上有金露盘,题云:“赵建武八年,比[丘]释道龙、和上竺浮图澄,树德劝化,兴立神庙。”浮图已坏,露盘尚存,炜炜有光明。(《水经注》卷5《河水五》)

①平晋城,约在今山东淄博附近。

348年戊申(后赵建武十四年,东晋穆帝司马聃永和四年,代王什翼犍建国十一年)

竺佛图澄者,西域人也,本姓帛氏。少出家,①清真务学,诵经数百万言。……以晋怀帝永嘉四年,来适洛阳。……值刘曜寇斥洛台,帝京扰乱,澄立寺之志遂不果,乃潜泽草野,以观世变。时石勒屯兵葛陂,专以杀戮为威,沙门遇害者甚众。澄悯念苍生,欲以道化勒,于是杖策到军门。……勒甚悦之。凡应被诛余残,蒙其益者十有八九,于是中州胡、晋略皆奉佛。时有痼疾世莫能治者,澄为医疗,应时瘳损,阴施默益者,不可胜记。……襄国城堑水源在城西北五里团丸祀下,其水暴竭,……澄坐绳床,②烧安息香,咒愿数百言。如此三日,水泫然微流。……有顷,水大至,隍堑皆满。……曜平之后,勒乃僣称赵天王,行皇帝事,改元建平。是岁,东晋成帝咸和五年也。勒登位已后,事澄弥笃。……有事必谘而后行,号大和上。……勒诸稚子多在佛寺中养之。每至四月八日,勒躬自诣寺灌佛,③为儿发愿。……勒死,子弘袭位。少时,虎废弘自立,迁都于邺,称元建[武]。

虎倾心事澄,有重于勒。……虎常问澄:“佛法云何?”澄曰:“佛法不杀。”“朕为天下之主,非刑杀无以肃清海内。既违戒杀生,虽复事佛,讵获福耶?”澄曰:“帝王之事佛,当在(心)体恭心顺,显畅三宝,不为暴虐,不害无辜。至于凶愚无赖,非化所迁,有罪不得不杀,有恶不得不刑,但当杀可杀,刑可刑耳。若暴虐恣意,杀害非罪,虽复倾财事法,无解殃祸。愿陛下省欲兴慈,广及一切,则佛教永隆,福祚方远。”虎虽不能尽从,而为益不少。虎尚书张离、张良家富事佛,各起大塔。澄谓曰:“事佛在于清靖无欲,慈矜为心。檀越虽仪奉大法,而贪吝未已,游猎无度,积聚不穷,方受现世之罪,何福报之可悕耶?”离等后并被戮灭。时又久旱,自正月至六月,虎遣太子诣临漳西釜口祈雨,久而不降。虎令澄自行,即有白龙二头降于祠所,其日大雨,方数千里,其年大收。戎貊之徒,先不识法,闻澄神验,皆遥向礼拜,并不言而化焉。……虎于临漳修治旧塔,少承露盘。澄曰:“临淄城内有古阿育王塔,地中有承露盘及佛像,其上林木茂盛,可掘取之。”即画图与使,依言掘取,果得盘像。……

澄道化既行,民多奉佛,皆营造寺庙,相竞出家,真伪混淆,多生愆过。虎下书问中书曰:“佛号世尊,国家所奉。里闾小无爵秩者,为应得事佛与不?又沙门皆应高洁贞正,行能精进,然后可为道士。今沙门甚众,或有奸宄避役,多非其人,可料简详议。”伪中书、著作郎王度奏曰:“夫王者郊祀天地,祭奉百神,载在祀典,礼有尝飨。佛出西域,外国之神,功不施民,非天子诸华所应祠奉。往汉明感梦,初传其道。唯听西域人得立寺都邑,以奉其神;其汉人皆不得出家。魏承汉制,亦(修)[循]前轨。今大赵受命,率由旧章,华戎制异,人神流别。外不同内,飨祭殊礼。(荒)[华]夏服祀,不宜杂错。国家可断赵人悉不听诣寺烧香礼拜,以遵典礼。其百辟卿士,下逮众隶,例皆禁之。其有犯者,与淫祀同罪。其赵人为沙门者,还从四民之服。”伪中书令王波同度所奏。虎下书曰:“……朕生自边壤,忝当期运,君临诸夏。至于飨祀,应兼从本俗。佛是戎神,正所应奉。④夫制由上行,永世作则,苟事无亏,何拘前代?其夷、赵百(蛮)[姓],有舍其淫祀,乐事佛者,悉听为道。”于是慢戒之徒,因之以厉。……

至虎建武十四年……十二月八日,卒于邺宫寺。是岁,晋穆帝永和四年也。士庶悲哀,号赴倾国。春秋一百一十七矣。仍窆于临漳西(柴)[紫]陌,即虎所创冢也。……佛调、须菩提等数十名僧,皆出自天竺、康居。不远数万之路,足涉流沙,诣澄受训。樊沔释道安、⑤中山竺法雅,并跨越关河,听澄讲说。皆妙达精理,研测幽微。澄自说生处去邺九万余里,弃家入道一百九年。酒不逾齿,过中不食,非戒不履,无欲无求。受业追游,常有数百,前后门徒,几且一万。所历州郡,兴立佛寺八百九十三所。⑥弘法之盛,莫与先矣。⑦(《高僧传》卷9《晋邺中竺佛图澄》)⑧

①《魏书》卷114《释老志》:“石勒时,有天竺沙门浮图澄,少于乌苌国就罗汉入道,刘曜时到襄国。后为石勒所宗信,号为大和尚,军国规谟颇访之,所言多验。”按:乌苌国,在今巴基斯坦北部。《法显传》云:“有水名新头河,……度河,便到乌长国。其乌长国是正北天竺也。尽作中天竺语,中天竺所谓‘中国’。俗人衣服饮食亦与中国同。佛法甚盛,名众僧止住处为僧伽蓝,凡有五百僧伽蓝,皆小乘学。若有客比丘到,悉供养三日;三日过已,乃令自求所安。常传言:佛至北天竺,即到此国也。佛遗足迹于此,或长或短,在人心念。至今犹尔。及晒衣石,度恶龙处,悉亦现在。石高丈四尺,阔二丈许,一边平。”按:新头河,即辛头河,今印度河。

②绳床,亦称“胡床”,即今交椅、马扎。坐绳床,亦即坐禅床。绳床的形制,见《南海寄归内法传》:“西方僧众将食之时,必须人人净洗手足,各各别踞小床。高可七寸,方纔一尺,藤绳织内,脚圆且轻。卑幼之流,小拈随事。双足蹋地,前置盘盂。……东夏诸寺,床高二尺已上,此则无不合坐,坐有高床之过。……然灵岩四禅,床高一尺。古德所制,诚有来由。”

③灌佛,既浴佛。灌佛用香水或清水。见《南海寄归内法传》卷4《灌沐尊仪》。

④从东汉开始,匈奴、乌桓入居并州北界,氐、羌杂居关中,到西晋时五胡乱华之萌已经显现,故江统著《徙戎论》。佛教来自外域,中国内地信奉者多为西、北戎氐。故《全晋文》卷20王谧答桓玄语:“曩时,晋人略无奉佛,沙门徒众皆是诸胡,且王者不与之接。”十六国佞佛之君,后赵石虎羯族,前秦苻坚氐族,后秦姚兴羌族,等等。佛教的推广,实得益于西北少数民族入主中原。

⑤佛图澄以道术左右后赵石勒、石虎政治,借助国家的力量推广佛教,开中国政治与佛教成功结合的先河。其弟子徒孙常山释道安、雁门释慧远等,分道传教,遂形成中国南北佛教僧侣的主流派别。

⑥《晋书》卷95《术艺传》:“单道开,敦煌人也。……石季龙时,从西平来,一日行七百里,其一沙弥年十四,行亦及之。至秦州,表送到邺,季龙令佛图澄与语,不能屈也。初止邺城西沙门法綝祠中,后徙临漳昭德寺。于房内造重阁,高八九尺,于上编菅为禅室,常坐其中。季龙资给甚厚,道开皆以施人。”

⑦《广弘明集》卷7梁荀济《论佛教表》:“及汉武祀金人,莽新以建国;桓灵祀浮图,阉竖以控权。三国由兹鼎峙,五胡仍其荐食。衣冠奔于江东,戎教兴于中壤。”

⑧《晋书》卷95《佛图澄传》,乃慧皎《高僧传》之取舍也。故此直录皎公书。

358年戊午(前秦苻坚永兴二年,东晋穆帝司马聃升平二年,代王什翼犍建国二十一年)

鸠摩罗什,……至年十二,其母携还龟兹。①……及还龟兹,名盖诸国。时龟兹僧众一万余人,疑非凡夫,咸推而敬之,莫敢居上。②(《出三藏记集》卷14《鸠摩罗什传》)

①据宿白推测,是年鸠摩罗什返回龟兹。古龟兹国,又名“拘夷国”,在今新疆库车、拜城一带,境内有克孜尔等石窟多处。《出三藏记集》卷2记:“晋简文帝时(371~372),沙门释僧纯于西域拘夷国得胡本《比丘尼大戒》。”卷11《比丘尼戒本所出本末序》记岁在己卯(379)译为华文,云:“拘夷国寺甚多,修饰至丽。王宫雕镂,立佛形象,与寺无异。”宿白《中国石窟寺考古》、《新疆拜城克孜尔石窟的类型与年代》二文指出:古龟兹国是历史上佛教最盛地之一,西汉时人口八万多,此时不过十余万。克孜尔石窟位于佛教东渐的关键地点,始开凿于3世纪,早于新疆以东现存最早的洞窟。其初期的大像窟和大立佛,与云冈昙曜五窟中16、18窟立佛有一定的因承关系。解放后,在大同城东和城北方山等北魏佛寺遗址中,发现了大批北魏塑像,风格与古龟兹、焉耆地方发现的残塑极为相似。

②《晋书》卷97《四夷传》:“龟兹国西去洛阳八千二百八十里,俗有城郭,其城三重,中有佛塔庙千所。人以田种畜牧为业,男女皆翦发垂项。王宫壮丽,焕若神居。”

359年己未(前秦甘露元年,东晋升平三年,代王什翼犍建国二十二年)

二十二年春,帝东巡,至于桑乾川。三月,慕容儁遣使朝贡。夏四月,帝还云中。(《魏书》卷1《序纪》)

364年甲子(前秦甘露六年,东晋哀帝司马丕兴宁二年,代王什翼犍建国二十七年)

《京师寺记》云:兴宁中,瓦棺寺初置,①僧众设会,请朝贤鸣刹注疏,其时士大夫莫有过十万者。既至长康,②直打刹注百万。长康素贫,众以为大言。后寺众请勾疏,长康曰:“宜备一壁。”遂闭户往来一月余日,所画维摩诘一躯。③工毕,将欲点眸子,④乃谓寺僧曰:“第一日观者请施十万,第二日可五万,第三日可任例责施。”及开户,光照一寺,施者填咽,俄而得百万钱。(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卷5)

①瓦棺寺,即瓦官寺,在东晋都城建康(今南京)。

②长康,即顾恺之。恺之师西晋卫协,协师孙吴曹不兴,三传皆以佛画名。顾恺之与刘宋陆探微、萧梁张僧繇,俱为江左名匠。《历代名画记》卷6:“陆公参灵酌妙,动与神会;笔迹劲利,如锥刀焉。秀骨清像,似觉生动;令人懔懔,若对神明。虽妙极象中,而思不融乎墨外。夫象人风骨,张亚于顾、陆也;张得其肉,陆得其骨,顾得其神;神妙亡方,以顾为最。”

③《南史》卷78《师子国传》:“晋义熙初,始遣使献玉像,经十载乃至。像高四尺二寸,玉色洁润,形制殊特,殆非人工。此像历晋、宋在瓦官寺,先有征士戴安道手制佛像五躯,及顾长康《维摩画图》,世人号之三绝。”

④《晋书》卷92《文苑传》谓顾恺之:“尤善丹青,图写特妙,谢安深重之,以为有苍生以来未之有也。恺之每画人成,或数年不点目精。人问其故,答曰:四体妍蚩,本无阙少于妙处,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中。”按:画佛不点眸子,与雕佛不开眼珠,应是秦汉陶俑制作遗法。云冈石窟造像如此,盖待彩绘以传神也。

366年丙寅(前秦苻坚建元二年,东晋废帝司马奕太和元年,代王什翼犍建国二十九年)

莫高窟者,厥前秦建元二年,有沙门乐僔,戒行清虚,执心恬静。尝杖锡林野,行至此山,忽见金光,状有千佛。……次有法良禅师,从东届此,又于僔师窟侧,更即营造。伽蓝之起,①滥觞于二僧。②(《武周圣历元年李怀让《重修莫高窟佛龛碑》)

①伽蓝,亦名僧伽蓝,译为众园。原指修建僧舍的园地,后转为僧众所居佛寺的总称。

②345年,前凉张骏以敦煌等郡设立沙州。敦煌文书P2961卷《沙州志》云:“从永和(八)[九]年癸丑岁创建”。则莫高窟建寺于353年。莫高窟第156窟《莫高窟记》云:“秦建元中,有沙门乐僔,仗锡西游至此。遥礼其山,见金光如千佛之状,遂架空镌岩,大造龛像。次有法良禅师东来,多诸神异,复于僔师龛侧,又造一龛。伽蓝之建,肇于二僧。晋司空索靖,题壁号仙岩寺。自兹以后,镌造不绝。”按:索靖,西晋末卒,莫高窟创寺时间遂成悬案。

376年丙子(前秦建元十二年,东晋孝武帝司马曜太元元年,代王什翼犍建国三十九年)

遣其武卫苟苌、左将军毛盛、中书令梁熙、步兵校尉姚苌等率骑十三万伐张天锡于姑臧。……苌至姑臧,天锡乘素车白马,面缚舆榇,降于军门。苌释缚焚榇,送之于长安,诸郡县悉降。坚以梁熙为持节、西中郎将、凉州刺史,领护西羌校尉,镇姑臧。徙豪右七千余户于关中。……坚既平凉州,又遣其安北将军、幽州刺史苻洛为北讨大都督,率幽州兵十万讨代王涉翼犍。(《晋书》卷113《苻坚载记上》)

苻坚遣其大司马苻洛率众二十万及朱彤、张蚝、邓羌等诸道来寇,侵逼南境。冬十一月,白部、独孤部御之,败绩。南部大人刘库仁走云中。①帝复遣库仁率骑十万逆战于石子岭,王师不利。帝时不豫,群臣莫可任者,乃率国人避于阴山之北。……十二月,至云中,旬有二日,帝崩,时年五十七。②(《魏书》卷1《序纪》)

①云中,在今内蒙古托克托。

②前秦灭代,《晋书》卷113《苻坚载记》、《宋书》卷95《索虏传》、《南齐书》卷57《魏虏传》俱云,什翼犍及孙拓跋珪被虏长安入太学。周一良《魏晋南北朝史札记》“关于崔浩国史之狱”条,考证魏收篡改《魏书》事,甚确。

猗卢孙什翼犍,字郁律旃,后还阴山为单于,领匈奴诸部。太元元年,苻坚遣伪并州刺史苻洛伐犍,破龙庭,禽犍还长安,为立宅,教犍书学。分其部党居云中等四郡,诸部主帅岁终入朝,并得见犍,差税诸部以给之。(《南齐书》卷57《魏虏传》)

荆州长沙寺瑞像者,东晋太元初见于州城北。行人异之,试以刀击,乃金像也。长沙寺僧迎至寺。光上有梵书,云育王所造。梁武闻迎至都,大放光明。及梁灭,迎上荆州。至今见在。(《广弘明集》卷15《佛德篇》)

379年己卯(前秦建元十五年,东晋太元四年)

符丕南攻襄阳,安与朱序俱获于坚,坚谓仆射权翼曰:“朕以十万之师取襄阳,唯得一人半。”翼曰:“谁耶?”坚曰:“安公一人,习凿齿半人也。”既至,住长安五重寺,僧众数千,大弘法化。①(《高僧传》卷5《晋长安五级寺释道安》)

①《魏书》卷114《释老志》:“道安后入苻坚,坚素钦德问,既见,宗以师礼。”

380年庚辰(前秦建元十六年,东晋太元五年)

坚以关东地广人殷,思所以镇静之,……于是分幽州置平州,以石越为平州刺史,领护鲜卑中郎将,镇龙城。①大鸿胪韩胤领护赤沙中郎将,移乌丸府于代郡之平城。(《晋书》卷113《苻坚载记上》)

①龙城,又名黄龙城、龙都、和龙,故址在今辽宁朝阳。

381年辛巳(前秦建元十七年,东晋太元六年)

六年春正月,帝初奉佛法,①立精舍于殿内,②引诸沙门以居之。(《晋书》卷9《孝武帝纪》)

①关于东晋皇帝对于佛教的态度,《世说新语》刘孝标注:“《高逸沙门传》曰:晋元、明二帝游心玄虚,托情道味,以宾友礼待法师。王公、庾公倾心侧席,好同臭味也。”盖东晋初年江南朝野视沙门无异于清谈之士,虽《历代名画记》卷5谓明帝“最善画佛像”,然无佞佛之称。东晋后期,孝武帝奉佛,是南朝皇帝信仰佛教之始。大约此时佛教脱离清谈而独立。

②精舍,胡三省《注》:“盖以专精讲习所业之义。今儒、释肄业之地,通曰精舍。”按:道家亦然。

鄯善王、车师前部王来朝,大宛献汗血马,肃慎贡楛矢,天竺献火浣布,康居、于阗及海东诸国,凡六十有二王,皆遣使贡其方物。①(《晋书》卷113《苻坚载记上》)②

①《晋书》卷113《苻坚载记上》曰:“坚自平诸国之后,国内殷实,遂示人以侈,悬珠帘于正殿,以朝群臣,宫宇车乘,器物服御,悉以珠玑、琅玕、奇宝、珍怪饰之。”

②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讲:“我国北部至印度之通道,自多经今之新疆及中亚细亚。晋之苻坚与其后之北魏,均兵力及乎西域。而当魏全盛,威权及于今之新疆及中亚细亚(月氏故地),故中印间之行旅商贾多取此途。经像僧人,由此而来,亦较南方海程为多。……西域各国中,以罽宾、于阗、龟兹三国为交通重镇。其地佛教之性质,影响于我国者至大。而西方传教者,由陆路东来,先至凉州。因凉州为东西交通必经之路,而晋代中原大乱,士族多有避居者,故尤为文化交融之点。故此地至为重要。由凉东下至长安,进至洛阳,俱为中国佛法之中心地点。……印度西北为大乘盛行之地,故传至北方之佛教,多《般若》、《方等》。而迦湿弥罗为一切有部发祥之区,以是《发智》、《毗婆沙》诸要籍均在北方传译。于阗似为《华严经》盛行之地,故慧远弟子支法领至于阗得《华严》梵本三万六千偈以归南方。”

383年癸未(前秦建元十九年,东晋太元八年)

坚败,①子珪,②字涉圭,随舅慕容垂据中山,③还领其部,后稍强盛。④(《南齐书》卷57《魏虏传》)

①此年十一月,苻坚率前秦大军征东晋,败于淝水。

②拓跋珪之父寔死,母贺氏从其祖什翼犍,故而南人遂以珪为什翼犍子。

③什翼犍娶慕容氏,珪遂以后燕主慕容垂为舅。中山,今河北定县。

④道武帝6岁,随其祖什翼犍被苻坚掳至长安,入太学,13岁随舅族慕容垂还据中山(今河北定州),15岁北归。

苻坚建元之末,徙江汉之人万余户于敦煌,中州之人有田畴不辟者,亦徙七千余户。(《晋书》卷87《凉武昭王李玄盛传》)

385年乙酉(前秦建元二十一年,东晋太元十年)①

释道安,姓卫氏,常山扶柳人也。……至年十二出家。神智聪敏,而形貌甚陋,不为师之所重。驱役田舍,……数岁之后,方启师求经,师与《辩意经》一卷,可五千言。安赍经入田,因息就览,暮归,以经还师,更求余者。师曰:“昨经未读,今复求耶?”答曰:“即已暗诵。”师虽异之,而未信也。复与《成具光明经》一卷,减一万言,赍之如初,暮复还师。师执经覆之,不差一字,师大惊嗟而异之。后为受具戒,恣其游学。至邺入中寺,遇佛图澄,……因事澄为师。……后避难潜于濩泽,②(太)[大]阳竺法济、并州支昙讲《阴持入经》,③安后从之受业。顷之,与同学竺法汰俱憩飞龙山,沙门僧先、道护已在彼山,相见欣然,乃共披文属思,妙出神情。安后于太行恒山创立寺塔,改服从化者中分河北。……

至年四十五,复还冀部,住受都寺,徒众数百,常宣法化。时石虎死,彭城王石遵墓袭嗣立,遣中使竺昌蒲请安入华林园,广修房舍。安以石氏之末,国运将危,乃西适牵口山。迄冉闵之乱,……率众入王屋、女休山。顷之,复渡河,依陆浑,山[栖]木食修学。俄而慕容俊逼陆浑,遂南投襄阳。行至新野,谓徒众曰:“今遭凶年,不依国主,则法事难立。又教化之体,宜令广布。”咸曰:“随法师教。”乃令法汰诣杨州,曰:“彼多君子,好尚风流。”法和入蜀,山水可以修闲。安与弟子慧远等四百余人渡河。……

既达襄阳,复宣佛法。初,经出已久,而旧译时谬,致使深(藏)义,隐没未通。每至讲说,唯叙大意,转读而已。安穷览经典,钩深致远,其所注《般若道行》、《密迹》、《安般》诸经,并寻文比句,为起尽之义,乃析疑甄解,凡二十二卷。④序致渊富,妙尽深旨,条贯既叙,文理会通。经义克明,自安始也。自汉魏迄晋,经来稍多,而传经之人,名字弗说,后人追寻,莫测年代。安乃总集名目,表其时人,诠品新旧,撰为《经录》。众经有据,实由其功。四方学士,竞往师之。时征西将军桓朗子镇江陵,要安暂往。朱序西镇,复请还襄阳,……安以白马寺狭,乃更立寺,名曰檀溪,即清河张殷宅也。大富长者,并加赞助,建塔五层,起房四百。凉州刺史杨弘忠送铜万斤,拟为承露盘,安曰:“露盘已(讫)[托]汰公营造,欲回此铜铸像,事可然乎?”忠欣而敬诺。于是众共抽舍,助成佛像,光相丈六,神好明著。……符坚遣使送外国金箔倚像,高七尺,又金坐像、结珠弥勒像、金缕绣像、织成像各一(张)[尊]。每讲会法聚,辄罗列尊像,布置幢幡,珠佩迭晖,烟华乱发。使夫升阶履闼者,莫不肃焉尽敬矣。有一外国铜像,形制古异,时众不甚恭重。安曰:“像形相致佳,但髻形未称。”令弟子炉治其髻,既而光焰焕炳,耀满一堂。详视髻中,见一舍利,⑤众咸愧服。安曰:“像既灵异,不烦复治。”……时襄阳习凿齿锋辩天逸,笼罩当时。其先闻安高名,早已致书通好,曰:“……自大教东流四百余年,⑥虽蕃王、居士时有奉者,而真丹宿训,先行上世,道运时迁,俗未佥悟。自顷道业之隆,咸无以匹。所谓月光将出,灵钵应降。法师任当洪范,化洽幽深,此方诸僧,咸有思慕。若庆云东徂,摩尼回曜,一蹑七宝之座,暂现明哲之灯。雨甘露于丰草,植栴檀于江湄。则如来之教,复崇于今日;玄波溢漾,重荡于一代矣。”文多不悉载。及闻安至止,即往修造。既坐,称言:“四海习凿齿。”安曰:“弥天释道安。”时人以为名答。……其为时贤所重,类皆然也。

安在樊、沔十五载,每岁常再讲《放光波若》,⑦未尝废阙。晋孝武皇帝承风钦德,遣使通问,并有诏曰:“安法师……俸给一同王公,物出所在。”时符坚素闻安名,每云:“襄阳有释道安,是神器,方欲致之,以辅朕躬。”后遣符丕南攻襄阳,安与朱序俱获于坚,……既至,住长安五重寺,僧众数千,大弘法化。初魏晋沙门依师为姓,故姓各不同。安以为大师之本,莫尊释迦,乃以释命氏。后获《增一阿含》,⑧果称四河入海,无复河名;四姓为沙门,皆称释种。既悬与经符,遂为永式。……安既德为物宗,学兼三藏,所制《僧尼轨范》、《佛法宪章》,条为三例:一曰行香定座上(讲)经上讲之法,二曰常日六时行道饮食唱时法,三曰布萨差使悔过等法。天下寺舍,遂则而从之。

安每与弟子法遇等,于弥勒前,立誓愿生兜率。⑨后至秦建元二十一年……二月八日,……无疾而卒。葬城内五级寺中,是岁晋太元十年也,年七十二。……安先闻罗什在西国,思共讲析,每劝坚取之。什亦远闻安风,谓是东方圣人,恒遥而礼之。……安终后十六年,什公方至,什恨不相见,悲恨无极。⑩安既笃好经典,志在宣法,所请外国沙门僧伽提婆、昙摩难提及僧伽跋澄等,译出众经百余万言。eq \o\ac(○,11)11常与沙门法和诠定音字,详核文旨,新出众经于是获正。(《高僧传》卷5《晋长安五级寺释道安》)

①此年,前秦大将吕光平定西域,鸠摩罗什劝之东还,《晋书》卷122《吕光载记》云:“以驼二万余头致外国珍宝及奇伎异戏、殊禽怪兽千有余品,骏马万余匹。”归至凉州。

②濩泽,在今山西阳城县西嶕磽山下。古因濩泽水,置县邑。

③大阳,在今山西平陆县境;支昙讲,安公《道地经序》(《出三藏记集》卷10)谓为“雁门沙门”。

④《隋书》卷35《经籍志》:“以胡僧所译《维摩》、《法华》,未尽深旨,精思十年,心了神悟,乃正其乖舛,宣扬解释。”

⑤《法苑珠林》卷40《感应缘》:“晋义熙元年,有林邑人,尝有一舍利,每斋日有光。沙门慧邃,随广州刺史刁逵在南,敬其光相,欲请之。未及发言,而舍利自分为二。逵闻心悦,又请留敬,而又分为三。逵欲模长干像,寺主固执不许。夜梦人长数丈,告曰:‘像贵宣导,何苟吝耶?’明报听模。既成,逵以舍利著像髻中。西来诸像放光者,多由舍利故也。”

⑥按习凿齿此语,则佛教流入中华又早于西汉哀帝之时。

⑦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讲:道安时代,东西讲习,无不以《般若》为业。《般若》本无,异计繁兴,学士辈出,是佛学在中夏之始盛。

⑧阿含,小乘经之总名。新译“阿笈摩”,意译“教法”或“传”,意即辗转传说之教法。相传释迦牟尼逝世后,最初结集的法藏,即《阿含经》。依文字长短及内容特点,分为四部:其一《增一阿含经》,经文均带法门之数;其二《长阿含经》,经文较长;其三《中阿含经》,经文适中;其四《杂阿含经》,经文最短,门类夹杂,混集前三者。合称《四阿含经》。汉魏至晋,《出三藏记》卷1谓“杂类细经,多出《四含》。”然无全译本。前秦苻坚末年,《高僧传》卷1《晋长安昙摩难提》云:“先是中土群经,未有《四含》,坚臣武威太守赵正,欲请出经。时慕容冲已叛,起兵击坚,关中扰动,正慕法情深,忘身为道,乃请安公等于长安城中,集义学僧,请难提译出《中、增一》二《阿含》,并先所出《毗昙心》、《三法度》等,凡一百六卷。佛念传译,慧嵩笔受。自夏迄春,绵涉两载,文字方具。”

⑨弥勒,意译“慈氏”,佛教大乘菩萨之一。《弥勒上生经》说他现住兜率天;《弥勒下生经》说他将从兜率天宫下生人间,在龙华树下继承释迦牟尼而成佛。弥勒崇拜,后来成为南北朝民间信仰的一个主题。

⑩《魏书》卷114《释老志》云:“道安后入苻坚,坚素钦德问,既见,宗以师礼。时西域有胡沙门鸠摩罗什,思通法门,道安思与讲释,每劝坚致罗什。什亦承安令问,谓之东方圣人,或时遥拜致敬。道安卒后二十余载,而罗什至长安,恨不及安,以为深慨。道安所正经义,与罗什译出,符会如一,初无乖舛。于是法旨大著中原。”

eq \o\ac(○,11)11僧伽提婆,罽宾人;昙摩难提,兜佉勒人;僧伽跋澄,罽宾人。三人译出《二阿含》、《毗昙》、《三法度》、《婆须蜜》等经百余万言。汤用彤讲:自汉以来,佛学有二大系:一为禅法,一为般若。安公实集大成。安公晚年译经,已具三藏,多为罽宾一切有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