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请输入关键字
缘起丝路 缘聚云冈 ——《大同日报·走进云冈》专刊
创建时间:2018.10.09

云冈石窟无疑是大同的第一名片,因此我们决定推出《大同日报·走进云冈》专刊,旨在从不同角度宣传云冈石窟,让更多人深入了解这一世界文化遗产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艺术价值、社会价值,让读者知晓云冈石窟的资讯,从而激发市民爱云冈、爱大同的热情。 

作为一名研究云冈、守护云冈的学者和管理者,能与云冈结缘,此生是幸福的,也是辛苦的。这座文化殿堂、艺术宝库,古老而神秘,历经千年沧桑,却散发出愈加迷人的辉光。 

云冈石窟位于大同城西16公里的武州山南麓,武州川(今十里河)北岸。北魏旧称武州山石窟寺或代京灵岩寺。石窟倚山开凿,东西绵延约1公里,现存大小窟龛254个,主要洞窟45座,造像51000余尊,其余动植物、花纹图案不计其数;造像内容丰富,雕刻艺术精湛,形象生动感人,堪称中华佛教艺术的巅峰之作,代表了公元5世纪世界美术雕刻的最高艺术水平。 

关于云冈石窟的开凿,《释老志》记述如下:“和平初,师贤卒。昙曜代之,更名沙门统。初,昙曜以复佛法之明年,自中山被命赴京,值帝出,见于路,御马前衔曜衣,时以为马识善人。帝后奉以师礼。昙曜白帝,于京城西武州塞,凿山石壁,开窟五所,镌建佛像各一。高者七十尺,次六十尺,雕饰奇伟,冠于一世。”文中提及的武州塞,位于云冈石窟西崖之北,赵武灵王以来一直是由蒙古高原进入汉地的交通要塞。武州山砂岩结构,是西来佛徒熟悉的雕刻石料。昙曜建议开凿的五所佛窟,即今云冈第16—20窟,学者谓之“昙曜五窟”。周一良《云冈石佛小记》曰:“惟昙曜在兴安二年见帝后即开窟,抑为沙门统之后始建斯议,不可晓。要之,石窟之始开也,在兴安二年(453)至和平元年(460)之八年间。” 

昙曜五窟的开凿,掀起了武州山石窟寺建设的热潮。从文成帝开始,经献文帝、冯太后,到孝文帝迁都,皇家经营约四十年,完成了所有大窟大像的开凿。同时,云冈附近的鹿野苑石窟、青磁窑石窟、鲁班窑石窟、吴官屯石窟、焦山寺石窟等,也相继完成。期间,广泛吸收民间资金,王公大臣、各地官吏、善男信女纷纷以个人、家族、邑社等形式参与石窟建造,或建一窟,或造一壁,或捐一龛,或施一躯,遂成就了武州山石窟寺的蔚然大观。迁都之后,武州山石窟建设仍延续了三十年,直到正光五年(524)六镇起义的战鼓响起。 

回望历史,云冈石窟缘起它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时代契机。公元460年平城大同成为中西文化交流互动的主会场,拓跋王朝前都平城,后都洛阳,再后分居邺城、长安,其丝绸之路的繁荣虽仅百年,却是中西文化剧烈碰撞,佛教及其艺术源源东来、蓬勃发展的鼎盛时期。这是世界文化交流史上一股罕见的东向大潮,同时也是一场奇特的饕餮盛宴。行将千龄的佛教与佛教艺术,在世界文明交汇的中亚犍陀罗地区,形成了出神入化、包罗万象的大乘佛学,并将其光芒射向神学空气相对稀薄的东方国度。这是一次非凡的世纪壮举,也是一场空前绝后的文化大迁徙。起初是凉州被俘的三千胡汉僧人,屈辱东迁,史称“沙门佛事皆俱东”(《魏书·释老志》),平城跃升为中华佛教的中心;然后是锐意传法的西域高僧,带着佛经,带着佛像,带着画本,随着使团,随着商队,进入遥远的中土,与日益壮大的僧团信众一道,开窟造寺,讲经说法,将中华佛教推上了不可思议的巅峰。当此之时,云冈石窟横空出世,龙门石窟凿声铿锵,敦煌莫高窟、天水麦积山规模拓展,巩县石窟、义县石窟、关陇石窟、太原天龙山、邯郸响堂山等佛陀伟业,如同创世纪般爆裂诞生。当此之时,丝绸之路上转运的不仅仅是金银珠宝与锦绣奇珍,更重要的是超越时空的宗教思想和艺术宝藏,一种改变中国人传统文化与精神信仰的力量。这种力量,最终完全浸入东方民族的血液,几乎撑起了中华文化的半壁江山。 

云冈石窟距今已有1500年的历史,是佛教艺术东传中国后,第一次由一个民族用一个朝代雕作而成皇家风范的佛教艺术宝库,是公元5世纪中西文化融合的历史丰碑。它不仅是东方石雕艺术的精魂,更是中西文化融合的典范,亦代表着公元5-6世纪佛教艺术的最高成就,在中国乃至世界艺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北魏定都平城的九十七年,是中国佛教成长壮大、方兴未艾的关键时期。除了云冈石窟对于后世石窟建设、美术发展的影响之外,此间引进、形成、确立、巩固的佛学思想,以及僧官体制、僧尼制度及寺院经济模式,对后世佛教发展影响深远。北魏平城时代中华佛教中心的形成与确立,在中国佛教史上具有极为重要的里程碑意义,其继往开来的历史地位与作用不可低估。至于平城佛教与艺术对高句丽、日本国的影响,也逐渐为世人所认知。

一代又一代的“云冈人”为了保护、研究和传承云冈文化艺术,默默地奉献了青春、智慧乃至人生。为更好地展示、弘扬、推广云冈艺术,普及云冈石窟文化知识,诠释云冈石窟文化,展示云冈石窟维护、图像与文献等最前沿的研究成果,从2016年起,大同日报传媒集团与云冈石窟研究院联合推出《大同日报·走进云冈》专刊,每周三刊发,以此打开我们交流、沟通、探讨、学习的通道,共享“世界文化遗产”。

原刊登于2016年1月20日《大同日报》七版


20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