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请输入关键字
2023年云冈研究院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中小学生校外研学活动报名火热进行中!
创建时间:2023.03.13

2021年12月云冈研究院研学基地被评为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中小学生校外研学实践基地以来,精心组织筹划相关工作,截至目前基地已成功举办了33场研学实践教育活动,其中包括30场线下研学实践活动和3场线上研学直播活动,共有来自晋华宫小学、杨家窑小学、平城区第十小学、平城区第四十小学、大同市第一高级职业中学等中小学校的2021名学生参与了线下研学活动,线上直播活动累计参与人数超过8000人次。参与研学实践活动的学员涵盖高中段、初中段、小学段学生,惠及本省份地市(区)6个,惠及本省县市(区) 14个,惠及本省份中小学校38所。

from clipboard

from clipboard

from clipboard

在洞窟实景教学的过程中,经验丰富的研学导师使用精炼易懂的语句进行介绍,使同学们能够更轻松地理解和掌握众多的知识点,同时在讲解过程中注重观察学员的反应,不断与学员进行互动交流,提升学员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员的求知欲,使学员在参观的同时积极思考问题,边听讲、边思考、边探究,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from clipboard

洞窟实景教学结束后,基地利用云冈美术馆,云冈院史馆,云冈博物馆,宿白先生纪念馆等室内场馆开展现场实景教学。云冈美术馆中展出由国内外各种美术作品、雕塑、油画等艺术品,让学员们透过艺术品探寻艺术家在创作时的情感、思想与感悟,通过特级讲解员的解说介绍,将艺术品与自身的认知和想象有机结合,形成了新的思维与观点。通过参观云冈院史馆中陈列的大量珍贵历史图片、云冈研究院建院以来的历史资料,学员们学习了从二十世纪初至今云冈石窟的保护史,了解了云冈石窟深厚的历史底蕴和无与伦比的文化价值。在宿白先生纪念馆,通过特级讲解员的介绍,学员们了解了中国考古报告编写标准的创立者,中国石窟寺考古学的开创者——宿白先生的生平事迹,通过展厅中珍贵的手稿和照片,明白了宿白先生为中国考古事业发展做出的卓越贡献。在蜗牛公寓,学员们学习了解了固体废弃物循环再利用的先进环保理念。

from clipboard

云冈东山菩提艺术区的众多大型景观雕塑见证了大同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历史变迁,同学们在沉浸式的实景教学中,欣赏利用废弃工业零件设备创作的大型公共雕塑作品,这些由工业废弃物改造而成的景观小品雕塑,集美观性、实用性于一体,学员们在领略现代工业文明与古代佛教艺术融合的绝佳创意的同时,也深深感悟到大同作为早期重工业基地的深厚文化底蕴和工业文明历史。沉浸式的实景教学研学课程,将这些工业废弃物激发出了全新的文化和美学价值,使学员们亲身感受了当代建筑艺术的魅力,提升了学员的艺术素养。 

from clipboard

基地开发了生动有趣的木作模型搭建体验课,榫卯是中国古建筑、家具及其他木制器械的主要组成部件,凸出的部分称作“榫”,凹进的部分称作“卯”,无需一颗铁钉,凹凸部分便可实现连接。借助斗拱模型老师详细介绍了斗拱的基础知识、力学原理以及斗拱在各个历史时期的形态和力学特征,不同部位斗拱的功能。老师精彩的介绍让同学们对榫卯结构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学员们在老师的精心指导下,完成了斗拱模型的搭建。木作模型搭建体验课让学员们了解了榫卯工艺的兴起与发展,锻炼了精细操作的控制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同时深切感受到中华传统建筑艺术的魅力所在。

from clipboard

拓片是使用宣纸和墨汁将碑文、石刻、青铜器上的文字和图案信息复制留存的一种技艺,是记录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载体。通过学习拓片制作技艺,学员们明白了这一技艺是传承中华文明基因的重要载体,承载着丰富的文化信息,通过参加手拓印作课程,学员们在学习古老拓印技艺的同时,增强了自身的文化自信,自觉成为了中华秀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和传播者。为了能够让文物活起来,让青少年能够零距离触摸历史,云冈研究院还开发了新颖独特的云冈浅浮雕及瓦当翻制体验课程,课程中设置多种翻制模具,供同学们自由选择。文物修复老师利用多媒体设备详细介绍翻制方法,在老师的指导下让同学们亲自体验翻制的全过程。成型后还要对翻制作品进行上色,为了启发青少年的创造力,老师鼓励同学们按照自己的意愿搭配涂料进行上色,制作完成后同学们将形态各异的翻制作品进行分享和交流并合影留念。这套课程着重培养了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创造力,激发了青少年的创作热情,也加深了对北魏石刻艺术的理解。

from clipboard

基地还为同学们安排了详实生动的专题知识讲座,包含石窟寺雕刻艺术、北朝历史文化、平城历史沿革等主题。老师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细致展示,耐心讲解介绍的同时,还十分注重与青少年的互动交流,引导青少年提出问题,在解答的过程中加深青少年对知识的记忆与理解。这些精彩的专题知识讲座作为洞窟实景教学的有效补充,呈现了更为详实丰富的历史知识,进一步强化了研学课程的专业性,完善了研学课程的知识体系。

from clipboard

在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线下研学活动的同时,基地分别于5月11日、5月21日和27日分别举办了主题为“走进科技,你我同行——弘扬传统文化,增强文保意识”、“走进科技,你我同行——以科技传承文明,助国宝华彩重生”和“走进科技,你我同行——揭秘文保科技,传承工匠精神”的三场线上专题研学直播活动。活动均通过云冈石窟官方抖音直播间,以线上直播的形式进行呈现。由云冈研究院特级讲解员担任线上活动的主持人,与云冈研究院数字化中心、石质文物保护中心的工作人员一同向大众展示了文物数字化技术及石质文物保护技术应用。结合现场多种型号的三维激光扫描设备,详细介绍了三维扫描技术,3D打印技术的发展历史与应用前景。深入云冈石窟洞窟内部,实地展示了云冈石窟文物保护工作,实景展示了石质文物保护工程中应用的化学材料以及日常维护保养工作,介绍了最新石质文物保护技术及应用成果,活动过程中,主持人还通过问答的形式,送出了云冈研究院官方开发的精美文创产品。三场直播活动累计参与人数超过8000人次,直播活动获得了社会各界的一致赞誉,取得了良好的活动效果。

from clipboard

长期以来,云冈研究院一直致力于开展文化遗产在校园的宣传、教育和推广工作,在校园文化环境中营造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良好氛围,推进文化遗产传承与学校教育的深入结合,建设中华文化坚守者和传播者的教育主阵地。为了使中小学生充分认识保护文化遗产的重要性,教育引导中小学生主动参与到文化遗产保护、开发和利用中来,形成人人关注、人人参与的良好局面,云冈研究院推出了专题讲座进学校活动。2022年1月3日,云冈研究院资深研究员王恒在大同市二中报告厅,为高二年级五个班级的300余名师生做了主题为《感悟云冈》的专题系列讲座。讲座分为“云冈石窟大乘佛教思想的体现”、“云冈石窟与中外各石窟寺的区别”、“感悟云冈”三部分。王恒老师选取云冈石窟中较为常见的“三世佛”、“千佛”、“弥勒”等题材,进行了多角度、多维度的比较分析,并总结了云冈石窟早、中、晚三期的造像特点,从胡汉文化交融、民族融合的宏大历史视角归纳了云冈石窟造像特点演变背后的深刻原因,详细阐释了孝文帝与冯太后主导制定的多项改革政策,使师生们对课纲中北魏汉化改革这一重要知识点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同时也加深了学生们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from clipboard

from clipboard

2022年8月2日,67名来自天镇县安家皂小学的贫困学生及留守儿童,参加了云冈研究院举办的公益研学活动,在参加研学活动的过程中,孩子们体会到了来自社会各界的关爱,树立起了自尊、自强、自立的精神,培育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活动的顺利开展起到了良好的示范效应,引发了社会各界对贫困学生及留守儿童的广泛关注,促进了贫困学生及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为了让同学们能够零距离触摸历史,云冈研究院安排了壁画修复知识讲解和云冈浅浮雕及瓦当翻制体验课。通过文物修复专家的介绍,同学们了解了古代壁画病害的产生原因及相应的修复措施。在云冈浅浮雕及瓦当翻制体验课上,同学们亲自体验了翻制的全过程,完成翻制后同学们按照自己的意愿搭配涂料进行上色,制作完成后同学们将形态各异的翻制作品进行分享和交流并合影留念。

2022年8月8日,40名来自天镇县文安小学和洋河小学的贫困学生及留守儿童,参加了云冈研究院举办的公益研学活动,在参观云冈石窟的过程中,孩子们增强了集体观念,拓展了知识储备,增强了对生活的热爱。针对贫困学生及留守儿童的公益性研学活动的举办是云冈研究院积极承担社会责任的具体表现,以爱心温暖童心,以责任坚守初心,以担当践行使命。云冈研究院将继续秉承“博学笃行、立德树人”的实践教育理念,举办更加丰富的公益活动,让公益研学活动走进校园,帮助更多贫困学生和留守儿童。


20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