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三年保护工程”之后,云冈石窟加固维修仍在不断持续进行。在此期间,始终坚持依靠自己的工程技术队伍,按计划进行加固保护工作。针对存在的崩塌险情,遵照文物保护修复原则,曾先后完成了第5窟及东部无名窟,第6窟,第7窟和第8窟间墙前壁落石(1979年7月18日)后的残存崖面,第1、2窟窟外佛龛,第3窟,第3窟前室及顶板(1980年7月7日、7月8日、8月3日三次坍塌),第3窟外上方立壁面,第4窟,第4、5窟之间过桥,第12、13窟前立壁上方悬石,第25~29窟,第33、35窟,第48窟悬石和第51窟的维修加固。完成了第1~3窟护坡工程,第1窟东围墙工程,第5、6窟木结构及附属建筑物抿,第5窟东无名窟清理,第20~51窟铺石工程,第50窟路基工程,第13、14窟冲沟蚀空带加固工程,第5~53窟崖顶排水渠修整工程,龙王庙沟考古发掘及修整、垂花门修整工程等。同时,建立了气象站、文物保护实验室,完成了供暖设施和接待院修建等工程。
云冈石窟的稳定性问题基本解决之后,石窟的风化问题就显得分外突出,需要深入研究,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加以治理。通过30余年的研究,1990年在云冈石窟召开了“云冈石窟风化治理规划”专家论证会。会议邀请了地质、水文、化学、古建及文物保护专家,就石窟风化问题从地质地貌、大气降水、凝结水、毛细水以及环境污染等诸方面进行了认真研究与讨论。认为造成石窟风化的主要原因是上述诸多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云冈石窟风化治理工程必须采取改善环境、窟顶防渗和恢复保护性窟檐三方面综合治理。会后,有关部门根据会议精神进一步完善了《云冈石窟石雕风化治理方案》。
随后不久,在中央领导的关怀下,各级政府分别拨款,从1992年起,拉开了“云冈石窟风化治理工程”(“八五”维修工程)的序幕。5年中先后完成的项目有:①降低窟前地面,考古发掘,修建排水渠道,增设安全监控、输电线路,硬化地面,②修建保护性窟檐,包括恢复第8窟窟檐、设计第9、10、19窟窟檐;③保护性围墙:崖顶修建保护性围墙、旧围墙翻修扩建;④洞窟保护维修加固工程;⑤窟顶防渗排水试验研究工程;⑥制定《云冈石窟规划》,编制《云冈石窟保护管理条例》。其后,1998年“一○九”国道云冈段得以改线;2001年,云冈石窟申报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功;2002年,云冈石窟防水保护工程全面启动。
1、降低窟前地面工程:原有窟外地面明显高出窟内地面。窟外地面为多年堆积杂土,这样的地面,在雨季既会发生倒流,又会使大量的雨水渗入地下。所以,降低硬化地面,疏导大气降水,防止雨水倒灌及毛细水的上升是保护石窟的一项重要措施。工程中降低第7~20窟前地面6318平方米, 降低第1~4窟前地面3832平方米。修建排水渠道206米。埋设各种线路管道880米。
为配合窟前降低硬化地面工程,由专门的考古队伍进行了考古发掘。通过历时两年的考古发掘工作,发现大量的遗物和遗迹,遗物中有北魏、唐、辽、金及其他时期的石雕造像、虎头门墩、龙头、狮子、石磨盘、石盖、钱币、瓦当、生活用品和各种建筑构件600余件。遗迹中有北魏及辽金时期的河坝、供佛台基等。这次考古发掘,不仅对了解云冈石窟的历史地貌、开凿程序和技术提供了实物资料,而且弥补了历史文献的不足,同时又极大地丰富了云冈石窟及其周围文物的历史内涵。国内著名的文物专家、学者均给予了充分的肯定,认为这次考古发掘成绩显著、意义重大。为此,云冈石窟窟前考古发掘被评为“‘93’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之后,遗物遗迹经测绘、摄影、文字记录之后,遗物妥善研究保管,遗迹掩埋,并在硬化的地面条石上,作原址原样大小的标记。
2、修建保护性窟檐:石窟木结构窟檐是寺庙建筑重要的组成部分,当初建造的意图和如今起到的防风化作用,是先人们未曾料到的。它可以隔离风沙、阻止酸雨直接侵蚀,可以保持洞窟内温湿度的相对稳定、防止温湿度急剧变化,是防止石窟风化的有效方法之一。云冈石窟第7、8窟为一组双窟,第8窟原来应与第7窟一样建有木结构的窟檐。后因历史原因木结构的窟檐早已毁坏。按照国家文物局的批复,依据第7窟木构建筑形式,在不给崖壁增加任何压力的前提下,恢复了第8窟木构建筑,修整了第7窟木构建筑。修建整治后的第7、8窟窟檐,从质量到外观都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同时,分别聘请中国文物研究所、美国盖蒂保护研究所有关专家,对第9、10、19窟窟檐进行了设计,其中第9、10窟为传统结构,第19窟为轻型结构。
3、修建保护性围墙:这项工程是为满足文物保护(石窟顶部有明代城堡、烽火台、北魏遗址等)、科学研究设施安全、保障石窟和游人安全的需要而采取的一项永久性措施。崖顶保护性围墙建造在云冈石窟绝对保护线上。该范围的土地使用权属于当地政府,经工程领导组会议决定,以补偿的方式解决了围墙内外440余亩土地的使用权。在此期间,总计修建保护性围墙3000余米。修建保护性围墙为实施封闭式管理创造了十分良好的条件。
4、洞窟保护维修加固工程:“八五”维修工程期间对第14窟、无名窟、第33~35窟、第40~45窟,采取传统方式:即牵拉铆固,外包嵌水泥砂浆荒料石,内浇注混凝土框架支护加固,并结合科学保护手段,用环氧树脂对裂隙进行灌浆粘结加固。这是一项防止洞窟崩塌的成熟而有效的工程方法。经上述方法处理后的洞窟,不仅有效地排除了坍塌险情,解决了石窟稳定性问题,而且最大限度地保持了石窟的原貌。
5、窟顶防渗排水试验研究工程:云冈石窟石雕风化的主要原因是受水的长期侵蚀及各种盐类富集于石雕表面而造成的损坏。雨水通过窟顶的风化裂隙、岸边裂隙、构造裂隙等进入窟内侵蚀石雕,是一种最普遍而严重的破坏形式。据统计,目前有8个洞窟渗水严重,至于洞窟后壁潮湿现象就更加普遍。鉴于裂隙的分布没有规律,而窟顶和后壁的渗水有些是崖顶积水沿裂隙直接进入窟内的,也可能有远处的补给水,这就增加了防渗工程的难度和复杂性。“八五”维修工程期间进行的石窟窟顶防渗排水是治理大气降水渗入洞窟引起石雕风化的现场试验研究。
1992年,由国家文物局牵头,云冈石窟文物研究所与中国文物研究所及美国盖蒂保护研究所合作,针对云冈石窟顶部渗水问题采用铺设土工布的方法进行了现场试验。中美合作结束后,于1995年在山顶明城堡内,在不破坏原有植被,保护自然地形地貌的情况下,垫高低凹蓄水地带,打通阻水脊梁,将水送至堡南专设的排水明渠按预定方向排走。处理后,经观察现场,大气降水绝大部分按预定方向排走,只有个别地方仍有蓄水遗痕。尽管蓄水面积不大,但仍须认真处理,并采取适当的监测方法,取得科学数据以达到试验的目的。
6、防水保护工程
云冈石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成功,是对过去工作的总结和肯定,也是面向未来的一个新起点。遵照“世界遗产公约”的精神和文物保护法的有关规定,我们面对新的形势,提出新的任务,就是加强科学保护、科学研究和科学管理。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针对云冈石窟保护中存在的首要问题,即水对石雕的影响这一带有根本性的问题,适时地提出了启动云冈石窟防水保护工程的建议。2002年,由所长李治国研究员提供的《云冈石窟防渗保护工程亟待启动》一文,通过新华社资深记者在《国内动态清样》第163期登载后,中央几位领导很快作了重要批示,山西省人民政府与国家文物局经过认真讨论,理清了思路,明确了任务,并就有关事项进行了具体安排。决定成立云冈石窟防水保护工程管理委员会,并启动了云冈石窟防水保护工程。
工程管理委员会在有关专家讨论的基础上,提出明确的工作方针,即立足于石窟的长远保护,综合考虑各种水害因素,做到突出重点,全面治理。要坚持现代科学手段与传统保护方法相结合,整体设计与分段治理相结合,力求通过这项工程,使水害造成的石窟加速风化的问题得到基本控制,确保通过这项工程的实施,使云冈石窟的保护工作大大向前迈进一步。
经过公开招标,建设综合勘察研究设计院中标。建设综合勘察研究设计院在工程重点顶部防渗中采用“铺设土工毯防渗”和“改性粘土防渗”方案,结合地表排水、缘部冲沟防渗处理的方法,具有防渗的完整性和系统性。并在处理过程中提出有效的检测和补强方法,可以保证防渗的质量。设计招标工作的完成,标志着云冈石窟防水保护工程前期工作已经全面启动。
随后,建设综合勘察研究设计院对初步治理思路和勘察方案进行了补充修改,经专家论证通过后实施了云冈石窟防水保护工程勘察工作,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顶部防渗排水方案。与此同时, 凝结水试验研究和保护性窟檐的设计工作也已全面展开。
1973年9月15日,周恩来总理陪同法国总统乔治•蓬皮杜参观云冈石窟,周总理对随行的中外记者宣布:“云冈石窟艺术,我们一定要想办法保存下来。刚才说有一个十年规划,时间太长了,要三年修好”。为了落实周总理的指示,在各级领导和有关部门的支持、指导下,对云冈石窟展开了大规模的维修保护。该项工程从1974年开始至1976年结束,称为“三年保护工程”,保护原则为“抢险加固、排除险情、保持现状、保护文物”。
1、“三年保护工程”保护方法
①应用环氧树脂对洞窟东西向的岸边剪切裂隙进行灌浆粘结加固;对残断、脱落的石雕粘结归安复位;补配必要的雕刻(艺术修复)。
②应用楔缝式或螺栓式钢制锚杆,把裂隙前的危岩固定在裂隙后的稳定岩体上,应用环氧树脂灌浆将金属锚杆、危岩以及稳定岩体三者牢固地粘合为一体。
③应用传统土建工程“隐蔽结构”的手段作崖壁支护。进行页岩风化蚀空带补砌,防渗排水,木构件生桐油断白加固。
“三年保护工程”涉及范围包括五华洞(第9~13窟)、昙曜五窟(第16~20窟)、第5、6、51窟窟内以及第7窟上方危岩局部加固。
2、“三年保护工程”实施情况
工程期间将第5、6、7窟木结构建筑全部用生桐油涂刷,补配了残缺构件。
第5窟窟门东内侧石雕断裂移位,至使上方石雕部分残缺。施工中将移位石雕归安原位并灌浆加固,补配料石粘补残缺并进行雕凿修复。
第6窟北壁佛龛西侧立柱切割蚀空部位采用着色混凝土补砌,裂隙用化学材料灌浆加固。东壁崩塌之处,曾用砖、泥堵塞。施工中撤除砖泥,下部用块石砂浆垒砌,上部0.5米处用料石加化学材料补砌。中心塔柱基座部分严重风化蚀空部位,用石块水泥砂浆垒砌,四面短缺沿面用料石化学材料粘补雕凿。
第7窟窟外上方有重约30吨的悬石,局部脱离山体30~50厘米,明窗外顶部有岸边裂隙切割。施工中将悬石周围碎石剔除,砌块石砂浆支护,然后应用化学材料进行裂隙灌浆加固。
第7~10窟上方崖壁的页岩层风化蚀空长约60米,宽约3米,施工中将页岩层内风化层剔凿约60厘米,用片石水泥砂浆垒砌堵塞支护崖壁。
第9、10窟窟外顶部有厚层积土约150立方米,清除后发现五开间的梁槽和辽代砖件。两个洞窟前室顶板有一东西向裂隙,长约30米,最宽处达20~30厘米。工程期间,从窟壁和窟顶安装相互平行的垂直崖壁面的锚杆21根进行牵拉,应用化学材料进行裂隙灌浆,残缺空洞补石粘结。第9、10窟间墙最薄处仅10厘米左右,壁面裂隙纵横交错,导致部分雕石错位。针对这一情况,采用了归安错位雕石、化学材料裂隙灌浆加固的方法。第9窟存放的300年前脱落的顶板团莲雕石,采用锚杆吊拉、化学材料灌浆粘结的方法使其归安原位。第9窟西壁前下方用钢筋混凝土墩支顶,东壁裂隙灌注水泥砂浆填堵。第10窟西次间门柱上方劈裂,门楣残缺,门柱大象腿部残缺。施工中将西次间门柱大象腿和门楣补齐,上方劈裂处采用化学材料灌浆。与此同时,在第9、10窟窟前东西30米,南北13米,约400平方米范围内进行考古清理发掘,发现基岩有雕饰和柱础遗迹,经拍照、测绘记录后回填。
第11窟窟门、明窗以及前壁东龛的多条裂隙,窟内塔柱西南角胁侍菩萨像上的裂隙,均应用化学材料灌浆、粘结加固。前壁东转角上方的危岩,采用立钢筋混凝土柱支顶的方法加以治理。
第11、12窟前立壁崖面被裂隙切割坍塌无存,施工中采用钢筋混凝土柱、梁进行支护,同时补齐第12窟前室顶板及东次间。
第12窟前室顶板与东西壁有两条裂隙,前者将东次间窟顶切割,使门楣及其东部毁坏,尚存的前壁窟顶受裂隙的影响成为重约30吨的悬石,支撑它的两立柱亦风化剥蚀变形。对此险情,前人临时在窟外戳顶木杆一根,在窟内布两根木柱支顶。本次施工中平行安装7根锚杆牵拉,所有裂隙均采用化学材料灌浆加固,较宽裂隙加填料分层次灌注加固。之后将戳杆和木柱撤除,粘补三块雕石使门柱补配完整。同时,在清除窟顶外的积土时发现有石雕瓦垄残脊,说明在北魏开凿石窟时曾经同时雕凿了对石窟具有一定保护作用的石雕仿木结构窟檐。
第13窟主佛后部裂隙使主佛与岩体分离,头部、右臂、腰部有纵横向裂隙。洞窟顶板有塌陷遗痕,东壁有上下两条裂隙,明窗顶有悬石一块。窟外西侧佛龛下部失去支撑,中部发育有岸边裂隙。工程中将窟内外所有裂隙用化学材料灌浆加固,主佛臂部除灌浆外还安装3根锚杆牵拉,顶板塌陷处补料石粘结,窟外西侧中部佛龛下部用工字钢混凝土支顶。
第15窟窟内顶板有一重约750公斤的悬石,前人曾用木柱支顶。本次施工中摘取碎石凿去风化层,用化学材料粘结归安原位。
第16窟主佛背光有一条2厘米宽的裂隙。该裂隙从主佛头部贯穿至腰臂,致使主佛前倾,有崩塌的危险;胸部有一长约4米,高约0.4米的页岩风化蚀空带,延伸至东壁;左右膝部各有悬石一块,左脚下宽约1厘米的水平裂隙将脚面和脚底分割开,右脚脚指脱离,脚面蚀空。窟内距地面1米左右环绕窟壁有一长约18米,宽约1米,入深最大1.5米的页岩风化蚀空带,雨后由此渗水。洞窟东西壁、门拱顶部、明窗、顶板都有大小不等的裂隙。针对主佛背后存在的裂隙问题,用10根4米长的锚杆将其与岩体牵拉锚固,并灌注化学材料加固;主佛与其他部位的裂隙及悬石用化学材料灌浆加固或归安粘结加固,胸部及其东部风化蚀空带用化学材料粘接料石并雕凿,页岩风化带用片石砂浆垒砌添堵严实,并在砌体底部预留排水孔。
第17窟主佛后从头部向下有一高约3米,内宽约0.5厘米,外口达20~35厘米的裂隙,腰部有一长约8米,宽约0.4米的页岩风化蚀空带,蚀空深度最深达30厘米,这样主佛上部失去支撑。该窟门拱两侧、拱顶有裂隙向窟外延伸;明窗两侧都有长4~5米,宽2厘米的裂隙;东西壁有长5~17米,宽1厘米的岸边裂隙;北壁主佛两侧岩石风化剥蚀严重,影响主佛安全。第17窟主佛采用9根锚杆与岩体牵拉,细小裂隙封闭加压灌浆,宽大裂隙分层次加填料封闭灌注,页岩风化蚀空带,用化学材料搅和水泥粘砌料石填补支顶,并顺周围纹饰雕凿做旧。主佛两侧风化岩体,用片石荒料水泥砂浆垒砌支护。
第18窟主佛腰部及腿部有上下两条页岩层风化蚀空带,导致主佛失去支撑而前倾断裂;背后发育上宽下窄的裂隙,给主佛的安全造成严重威胁;主佛面部残留前人安装的木质鼻子,破坏了主佛的形象。主佛东侧雕凿的弟子头像,颈部风化剥蚀严重,头像摇摇欲坠。洞窟内顶板有悬石、裂隙,东西壁发育岸边裂隙,明窗两侧壁面错位(前人用木楔将裂隙勾联)、门拱两侧及拱顶有裂隙。对此,主佛采用4米长的锚杆牵拉、化学材料灌浆的方法加固。撤换主佛木质鼻子,粘结石料雕凿成的石质鼻子。对蚀空部位采用化学材料加岩石粉制作的粘稠泥粘结料石垒砌补修并雕凿做旧。主佛两侧风化塌陷处用片石荒料水泥砂浆垒砌填堵支护。其他裂隙均进行灌浆处理,悬石粘结加固。弟子头像埋设钢筋,头颈下方托拉。胁侍佛黑瞳孔补齐。
第18窟与第19窟东耳洞之间的前立壁,受页岩风化层剥蚀及岸边裂隙交错作用,崩塌约120立方米岩壁,使19窟东耳洞南壁破损,立壁成倒坡悬空状,常有悬石掉落,严重威协石窟和游人安全。针对这一情况,在前立壁下部开凿四根50厘米宽的柱槽,浇注钢筋混凝土柱梁框架支护,外包水泥砂浆片石做旧,这样不仅解决了危石崩塌的问题,而且补齐了18窟门沿
第19窟内地面以上4米和6米处,围绕窟壁四周有两层页岩风化带。前者宽0.2~0.35米,后者宽0.08~0.5米,蚀空深度0.08~1.3米。主佛背后有一上宽下窄的裂隙,长约3米,宽1~3厘米。佛像向前倾斜,头部前额有水平裂隙切割将头部上下分离,右面部裂隙与后背裂隙勾通,鼻梁上裂隙与颈部裂隙相连。主佛右侧严重下沉错位,右臂压力过大将早已支顶的石柱压碎,右手小指用一根木棒替代,腿部有纵横交错5条裂隙,大腿外侧风化蚀空,后壁风化剥蚀严重。门拱、明窗两侧及顶部裂隙向窟外延伸。针对此情形,主佛的裂隙除化学灌浆加固外,安装4~6米的锚杆12根,将头部、右膀、右臂、右身与岩体牢固牵拉,并在右臂下方增大支撑柱体积,腰身及窟壁蚀空处补砌料石支护,腿部两侧蚀空处与后壁风化剥蚀处用水泥砂浆垒砌片石填塞支护。除西壁裂隙只封护外,其余所有裂隙使用化学材料进行灌浆加固,。
第20窟洞窟早年崩塌,释迦牟尼像成为著名的露天大佛,现仅存大佛与东胁侍以及残留在窟壁的火焰纹背光、飞天等浮雕。石雕大佛及胁侍的胸腹部页岩层风化蚀空,西壁呈倒坡悬空状。大佛后部及头、颈处发育裂隙,耳、鼻微损。东胁侍头、胸部有裂隙。大佛后部开凿有不规则的空洞,佛头上方悬空砖石摇摇欲坠。针对这些问题,采用钢筋混凝土柱梁框架,外包片石砌体支护西壁倒坡。配制料石粘补页岩蚀空带并顺势雕凿恢复旧貌。然后用化学材料对裂隙进行封闭式压力灌浆加固。粘补佛像耳朵和鼻尖。后壁暗洞垒砌片石砌体支顶,摘取悬空砖石,平整崖顶修筑排水渠道。
第51窟外拱顶东侧有崩离壁面的北魏造像碑石一块,前人用木柱支护窟内顶板悬石。工程中将造像碑石用化学材料粘结归安原位,窟顶悬石摘除,残留顶板封护加固。
同时,在此期间完成了第9、10窟窟檐设计,进行测震工作,摄制电影资料,进行第14~19窟、第5~8窟、第20窟崖顶排水防渗,第16~19窟崖顶护坡片石砌筑等工作。
本次加固工程,通过各方面的共同努力,按时完成了任务。1976年10月中旬,国家文物局局长王冶秋率专家组对工程进行了全面验收。之后,这次工程中应用的“围岩裂隙灌浆加固技术”受到“第一次全国科学大会”的嘉奖。
通过“三年保护工程”的实施,挽救了一大批濒临崩塌的洞窟及雕刻,基本上解决了主要洞窟及雕像的稳定性问题。同时,培养了人才,锻炼了队伍,为进一步解决石窟的科学保护等问题打下良好基础。
2005年以来云冈石窟主要进行了三项本体保护工程,分别为西部窟区防水试验工程、11窟维修加固工程及洞窟除尘,现就三项工程具体介绍如下。
一、西部窟区防水试验工程。
云冈石窟西部的第21-45窟,小窟小龛众多,属于北魏太和十八年(公元494年)以后的作品。该区域的石窟内容丰富、雕刻精美,集中体现了我国佛教石窟中国化、世俗化的前进步伐。但是,由于种种原因,近十多年来顶部渗水加剧,许多石窟内的的雕刻受到侵蚀,风化、剥落严重,治水工作紧迫而艰巨。
2007年初,研究院详细调查了云冈西部窟区的地理环境和石窟现状,经过缜密的设计,做出最终的试验方案,并于4月份全面启动。该工程分两部分:一是进行顶部护坡的防渗处理;二是进行前立壁的加固。工程中,发现顶部护坡之下的基岩是严重的破碎带,裂隙纵横交错,岩层酥松易碎,雨水由此下渗进入洞窟。经过对该区域的裂隙灌浆和铺设混凝土防渗层,切断了窟顶渗水的所有通道,排除了最主要的水源。对前立壁裂隙渗水,我们采取了裂隙灌浆加固和无碱水泥封护处理,效果良好。目前成功地阻挡了90%以上的渗水,使多年停滞不前的防水保护工作取得了进展,为云冈石窟今后的保护工作闯出了一条新路。
二、11窟维修加固工程
云冈石窟历经1500多年得以保存,是历朝历代保护维修的结果。特别是辽代进行的大型维修工程,建立窟檐阁楼、补凿佛像、泥塑补修,为后世维修树立了成功的范例。1973年周恩来总理陪同法国总统蓬皮杜参观云冈时,指示三年把云冈石窟修好。随后的“三年保护工程”奠定了云冈石窟现有面貌。三十年过去了,许多洞窟岩石裂隙再行发育,破损、坍塌、悬石不断出现,辽代以来的泥塑、壁画也产生了大量病害,维修迫在眉睫。
2007年,我们首先着手于对艺术价值较高、病害严重的第11窟进行抢救性保护维修。针对11窟北壁岩石成片状大面积脱落和泥塑壁画残块、剥离、空鼓、起甲、昆虫动物污染等病害,进行全面加固与修复。首先根据文物保护“修旧如旧,不改变文物原状,修复具有可逆性”的原则,对北壁层状脱落的岩体采用文物界通用的环氧树脂灌浆技术,加固了危险岩石和裂隙,然后对岩体蚀空带和强风化带进行包泥处理。壁画和泥塑的修复,采用了与壁画材质相同的泥土作为主要的修复材料,请具有传统泥塑技术的民间艺人进行修复。具体方法是:对于残块壁画,采用现代胶体粘连与传统加固工艺相结合的手法;对于剥离壁画的处理,采用现代材料白乳胶和传统材料麻刀结合使用的办法;对于空鼓泥塑壁画,采用洁净、塑料薄膜保护、软化、压平的流程来处理;对于起甲壁画的处理,采用洁净、白乳胶粘连、软化、压平修整的流程。所有的修复部位均以原始照片为依据,同时对于修复过程进行了详细的文字与照片记录,做到了科学合理。修复之后的洞窟,整体上更加整洁稳定,有效排除了坍塌险情,最大限度地保持了石窟的原貌。11窟的加固修复,是我院历年来常规保护工作中进行的最彻底、最完善的一次,也是效果最佳的一次。
三、洞窟除尘
多年来云冈石窟洞窟内沉积了较多的尘土,这些沉积物不仅会对石窟石雕造成损害,而且不利于石雕艺术价值的完美展现,介于这种情况,研究院于2009年对第5-13窟进行了除尘。具体方法是用软羊毛刷除掉石雕身上的沉积物,同时用A4纸收集承接这些沉积物,这样做既可以避免除尘过程中对文物本体的损害,又可以防止二次扬尘。此次工程历时一个月,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963年11月,董必武副主席赴内蒙古自治区视察工作途经大同参观云冈石窟时,要求市政府在云冈石窟植树造林,尽快搞好绿化。此后,由原雁北专署和大同市党政领导以及驻军首长带头,在云冈石窟保护区内展开大规模植树造林活动,改变了石窟区的环境面貌,改善了窟区小环境的气候状况,为防止风沙对石窟的侵袭增添了一道绿色屏障。
20世纪60年代,国家科委将石窟保护项目列入十年科研规划之中。为此,国家文物局在京召开了“云冈石窟保护会议”,拉开了云冈石窟科学保护的序幕。1960年文博研究所(中国文物研究所前身)与北京地质学院(中国地质大学前身)联合组成了调查组,对云冈石窟展开了大规模的地质勘察、病害调查及保护材料和方法的研究。为了掌握渗水途径和风化程度,调查组在第18窟窟顶开凿了9米深的观察井,在第3窟东侧开凿了3米深的平洞,并筹建起云冈石窟第一个气象观察站。经过半年多的野外作业,收集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撰写了《云冈石窟工程地质问题的报告》。报告包括云冈石窟残破状况、自然破坏的主要因素与今后修整的意见,同时指出了崩塌与风化是危害云冈石窟的主要问题。为了保护石窟文化遗产,建议采取①修建护壁、②排水防渗、③大佛的保护、④对已风化的造像、雕刻进行加固的综合性保护措施。
根据上述研究成果和保护文物的特殊要求,1961年成立了“云冈石窟保护委员会”。在第一次全体会议上,决定以“云冈石窟第1、2窟为试点”进行修整试验。力争从试验的各个方面,取得一套科学维修保护石窟的经验和方法。这项试验工程的设计方案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实施。
第1、2窟试验工程方案是在“保护现貌,留有余地,争取达到‘有若无’的境界”的修缮原则指导下进行具体设计的。同时,要求在技术措施上采用“隐蔽结构”的处理方法,经过施工,基本上达到设计要求。
第1、2窟试验工程确定的工程项目分土建工程和化学保护工程。
其中土建“隐蔽结构”工程包括①前立壁加固:基础挡墙;第1、2窟框架;第2窟前壁西段钢筋混凝土柱;第2窟前壁石墙。②间墙加固工程:间墙基础加固;锚杆试用。③第2窟寒泉处理工程:下降寒泉水位;泉水引导排泄处理。
化学保护工程包括①应用聚甲基丙烯酸酯类材料灌浆加固第1窟塔柱腰部水平裂隙、塔柱座基岸边切割裂隙,第14窟塔柱水平、垂直裂隙。②应用甲基丙烯酸酯类材料归安粘结第9窟以外西端中部龛内坐佛头脸、手臂、肘部雕刻等。
1964年和1965年,完成了为期两年的第二期试验工程。该期工程采用土建隐蔽结构的钢筋混凝土框架将第21~51窟绝大多数洞窟的前立壁危岩支顶加固,并对其中第26、30、34、42窟前壁面上部进行了锚杆牵拉加固,应用聚甲基丙烯酸酯类材料和环氧树脂材料灌浆粘结归安了第22、23窟坍塌的间墙和顶板,第32窟顶板和第1窟门拱悬石。
通过两期试验工程,经过几年的试验研究,应用化学材料灌浆粘结、锚杆牵拉结合传统加固技术的方法为石窟保护开辟一条新路并得以推广应用。在此期间,我所有关人员参与了科学研究和试验工程,在实践中得到锻炼,为做好石窟的科学保护打下良好基础。
1965年2月,大同市人民政府公布了由文化部、山西省政府批准的“云冈石窟保护范围与安全规则”,包括重点保护区、安全保护区、地下保护安全线三个部分,使云冈石窟形成地上、地下网状立体式的保护体系,确保了石窟的安全。
自1955年云冈石窟成立专门管理机构以来,老一代文物保护工作者克服工作和生活条件差等困难,先后翻修了第5、6、7窟木结构窟檐,增设了别墅院围墙护栏,整修了窟前道路。维修了山门前清代戏台;扩展了山门前广场。修整了东、西厢房,改建了第5窟前正南的5间办公接待室和第7窟前正南的3间办公室。补墁了山门院、5窟院、6窟院的地面砖。平整了五华洞即第9~13窟窟前地面,同时在其南侧垒砌约80厘米高的挡土墙,再往南垒砌了高约2米的护壁石墙。1958年,经过两年的筹建,专项投资架设的电路正式开通,结束了云冈石窟没有电的历史。同年,在第9、10、12、13窟窟内铺墁了砖地;在第20窟窟前台地东侧铺建了台阶;绘制了参观游览路线图;规划制定了云冈石窟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