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请输入关键字
2012~2013年研究历程
创建时间:2021.02.04

2012-2013年间,继以往丰硕的研究成果之上,云冈石窟研究院与社会各界力量一道继续将云冈研究引向深入,并不断开拓新领域,这些学术成果的凝聚让云冈石窟的文化内涵与影响力逐步扩大,形成云冈学术研究的长期良性循环模式,大胆假设、小心求证、严谨治学的态度得以传承。

这两年有关云冈学的研究朝着良性化的方向不断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云冈研究院为主导的学术交流活动的举办,以及社会各领域的专家学者出版的专著和发表的论文上。

一、学术交流

在国内方面,2012年6月16日,第二届云冈文化论坛学术研讨会在山西大同大学顺利举行。来自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大同市云冈石窟研究院等单位的40余位学者参加了本次论坛。研讨会以云冈石窟代表的区域文化为中心议题,涉及到云冈石窟的艺术、造像、开凿等问题。会上北京大学杭侃教授作了题为《云冈石窟第五窟开凿时间再议》的报告,针对第五窟开凿时间提出了新观点;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党委书记张庆捷作了《云冈石窟窟顶挖掘情况》的报告,图文并茂地展示了云冈石窟窟顶考古发掘的详细过程及情况。北魏研究所所长马志强教授作了《云冈石窟的佛龛造像类型研究》,从类型学的角度对云冈石窟佛像、菩萨、弟子、飞天、狮子、力士等佛龛造像进行了科学划分,并对其特点进行了准确的描绘。这些新的研究成果拓宽了云冈文化研究的视野,加深了人们对云冈石窟的认识。

有关云冈的学术交流还积极拓展到国际领域,早在20世纪初期,云冈石窟就引起了国外学术界的重视,为了加强国内外学者在云冈学方面的交流,从2011年起,云冈石窟研究院就开始举办中日云冈石窟学术研讨会。继第一届研讨会成功举办后,2012年7月11日,“2012年中日云冈石窟学术研讨会”在云冈石窟研究院举行。来自日本筑波大学的五名学者与云冈研究院的专家学者,就“云冈石窟西部窟群的开凿时间及造像特点”、“云冈石窟尖顶帽雕刻的文化意义”等问题进行了广泛交流。日本研究云冈石窟的知名学者八木春生教授在研讨会上作了《云冈西方诸窟》的报告,另外还有来自云冈石窟研究院的赵昆雨和王雁卿分别展示了《云冈石窟第5-4窟的时代属性》、《云冈石窟尖顶帽雕刻的文化意义》等论文成果。这次研讨会不仅为考证不同时期云冈石窟的状态提供了极好的史料帮助,还为推动和加强中日云冈学研究的学术交流奠定了基础。

在随后的2013年9月2日,来自日本筑波大学、台湾屏东教育大学、大同大学的专家教授、天津的著名画家以及云冈石窟研究院的研究人员等中日云冈学学者再聚首,在云冈石窟研究院主办的“2013年中日云冈石窟学术研讨会”上展开了广泛深入的探讨交流,宣讲了最新的研究成果。例如,王恒《兜率之约——从道安弥勒信仰到云冈弥勒塑造》、赵昆雨《平城北魏幢倒伎乐图像》、八木春生《云冈石窟第三期诸窟》、因幡聪美《云冈石窟第三期补刻龛——以昙曜五窟窟口为中心》。研讨会上,王恒、八木春生、因幡聪美、熊阪聪美、赵昆雨、王天銮、李美燕、凌建英等专家学者,分别从云冈石窟的本体研究、接受美学、空间艺术、音乐学、传播学等角度,对云冈石窟的文化内涵进行了多角度的解读与阐释,并提出了一些崭新的观点。 此次研讨会与前两届相比,参与学术研讨的专家学者更多、涉及的课题研讨范围更广、取得的成就更大,对于进一步推动云冈学研究的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三次交流研讨会集中了当下一段时期内云冈研究的前沿课题与最新发现,进行了阶段性梳理和总结,不仅为下一阶段的研究奠定了基础,而且开拓了新的研究思维方式。中外学者齐聚一堂,集思广益,共同推进云冈学不断发展并走向深入,使云冈学的研究百花齐放,为这一文化宝库增添新光彩。其中,云冈石窟研究院努力推动学术交流活动,积极发挥作用,使得云冈研究不断朝着长效化、良性化方向发展,真正展现云冈文化内涵,并以此促进云冈文化产业做大做强。

二、学术成果

随着人们对云冈石窟关注程度的不断提高,以云冈石窟研究院为代表的国内学者在继承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不同的视角对云冈石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成果显著,一系列颇有意义的专著相继问世。

2012年9月,由云冈石窟研究员王恒编撰、江苏美术出版社出版的《云冈石窟辞典》付梓。该书是首部系统介绍云冈石窟文化的百科全书辞典。全书共计80万字,收录各类词条2320个,插图575幅,图文并茂,文字洗练,表述精当。涉及的内容包括云冈石窟的历史、地理、地质、规模、建筑、佛教、碑铭、艺术、图像、图案、装饰,以及石窟的保护科研、调查记录、考古研究、考察访问、文献记载及其与石窟关联的其他历史状态、考古发现等。该辞典的词条按15大类编排,包括寺院洞窟、历史、佛教、窟龛形制、佛教造像、佛经故事、装饰图案、音乐舞蹈、石窟附属、石窟关联、碑文铭记、保护管理、考古文论、历史人物、访问•辞赋等。该书附录的《云冈石窟立面图》是迄今为止有关云冈石窟外立面全景最完整最细致的一幅图。本书还汇集了国内外学者对云冈石窟多年的考古调查和研究成果,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普及意义。它是继《敦煌学大辞典》之后,国内第二部大型石窟寺辞典,对于云冈研究具有重要作用。

2013年1月,云冈石窟研究院张焯所编写的《中国皇家雕刻艺术:云冈石窟》由中国旅游出版社出版。作者把云冈每个石窟的精品雕刻汇聚一册,并配有简洁精炼的文字描述,以图文并茂的形式生动地展现了我国北魏石窟雕刻艺术的精华。这部书不仅为国内外专家学者研究云冈提供了云冈石窟最新的图片,也为普通读者走进云冈、了解云冈提供了一个更加真实生动的窗口。
2013年5月,谷敏著《云冈石窟》,山西经济出版社出版。本书内容分为“云冈石窟的历史价值”、“洞窟欣赏”、“百年云冈石窟研究与保护”、“云冈大景区附属景观”四个部分,介绍了云冈石窟的艺术精华和文化内涵。

2013年6月,由聂还贵著,李莉、王丽译的《雕刻在石头上的王朝:北魏王朝与云冈石窟》的英文版《YUNGGANG GROTTOES AND NORTHERN WEI》面世,该书的中文版曾获赵树理文学奖。作者以云冈石窟为切入点,系统地论述了云冈石窟的艺术价值和北魏王朝的历史地位。该书是有关云冈石窟研究的专著中第一本被翻译成英文的专著,对于全世界认识研究云冈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2013年6月,云冈石窟研究院所编的《平城魏碑十二品》(函装),由江苏美术出版社出版。该函从上世纪晚期以来,大同出土的近百件北魏平城碑铭中甄选出十二品,等比例印制,其中就包括云冈石窟现存时间最早、文字最多的题记《邑义信士女等五十四人造石庙形象九十五区及诸菩萨记》,1956年整治云冈石窟第二十窟前乱石时出土的《比丘尼昙媚造像题记》,以及现藏于云冈石窟陈列馆的《平国侯韩弩真妻碑》,这些珍贵的历史文物展现了魏碑的独特魅力,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2013年7月,王恒著《云冈石窟》【古都大同系列丛书】,山西出版传媒集团、北岳文艺出版社出版。“古都大同”系列丛书由《大同史略》、《云冈石窟》、《老大同》、《大同方言博览》4书6册组成,旨在展现大同地域风貌。其中,《云冈石窟》全书20万字,有440多幅图片,重点介绍云冈石窟的历史、文化及现状等。

2013年8月,王天銮主编的《岩•时•空:云冈石窟空间艺术》,由文物出版社出版。作者站在时代的前沿,从建筑空间中视觉艺术的角度审视云冈石窟。主要讨论了云冈石窟的视觉艺术价值,分析了云冈石窟的整体建筑形式,每个洞窟建筑空间的特点和视觉艺术形式;认为云冈石窟是一座伟大的人与神交流的空间视觉艺术圣殿,是典型的装饰艺术形式荟萃的宝藏,在中国视觉文化史上有着不可比拟的重要学术价值。王天銮的研究为人们认识云冈提供了一个全新的研究视角,对于云冈学的发展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这两年除了系统的研究专著外,相关领域的专业人员在各类学术刊物上发表的具有影响的论文也达数十篇之多。学者们将考古类型学方法运用到石窟研究中,论题广泛,涉及云冈石窟的历史、艺术、宗教、保护等方面,可谓百花齐放、硕果累累。其中,尤以艺术和科学保护方面的论文最具代表性。

宗教艺术方面,主要有黄一《云冈石窟第12窟古篪辨识》,《中国国家博物馆刊》2012年1期,作者根据文献对古篪的记载,从乐器的形制演变、文化背景来辨识云冈石窟第12窟中的古篪形象,指出云冈石窟第12窟中,与埙相配使用的横吹管乐应是古篪,而非过去人们认为的"义觜笛",“埙篪相和”作为儒家文化的经典意象之一,深刻影响了后世的音乐文化。项阳《佛教戒律下的音声理念——云冈石窟伎乐雕塑引发的思考》,《中国音乐》2013年2期,作者在文中辨析了佛教所用音声在戒律规定下的几对概念,探讨了佛教在异文化传播中所产生的诸种问题以及平城时期佛教在中国改梵为鲜卑的表现,论述了昙曜与魏文成帝和孝文帝之间为了佛教长期发展互动所采取的相关措施,最后辨析了云冈石窟雕塑所见佛教所用音声,指出对云冈石窟伎乐图像解读,一定要对历史的多个层面有整体把握。范鸿武《试论云冈石窟佛教艺术的鲜卑族文化特色》,《新视觉艺术》2013年3期,作者从云冈石窟的洞窟形制、佛像造型、窟顶雕饰、供养人形象、飞天形象、服饰等多个方面,阐释了云冈石窟非常鲜明的鲜卑族文化特色,并认为这是云冈研究不可忽视的方面。此外,解华《云冈石窟中的地神造像》,《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1期;崔晓霞《云冈维摩诘变相故事内容释读》,《文物世界》2012年2期和《云冈石窟寒泉小考》,《中国文物报》2012年3月9日;王建英《论大同云冈石窟佛像服装的艺术审美特征》,《新疆艺术学院学报》2012年3期;曹雄《谈云冈石窟雕刻民族化的演变》,《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4期;刘晓伟《云冈石窟乐器图》,《音乐创作》2012年11期;张峰、刘欣《简谈云冈石窟造像特征》,《科教导刊》2012年20期;员小中《云冈石窟东部窟区摩崖题记考》,《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1期;李宏刚《云冈石窟忍冬纹、莲花纹、火焰纹纹饰流变探微》,《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1期;徐建国《云冈石窟“纪念碑性”造像意义探讨》,《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6期;李刚《云冈石窟与北魏佛教文化发展研究》,《新西部》(理论版)2013年6期;李南芹《由北魏历史看飞天形象演化——以云冈飞天的演变为例》,《美术教育研究》2013年15期等论文,从不同角度对云冈石窟开凿的历史、题材考证、考古发掘、建筑形象、造像特征、服饰特点、宗教文化进行了广泛地探讨,提出了许多新颖而独到的见解。

科学探测、保护方面,近年来云冈石窟保护工作的深入进行,为云冈石窟的专题研究提供了新的平台。一些专业技术人员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对云冈石窟进行科学探测试验, 为石窟文物保护提供了科学依据。2012-2013年间,以黄继忠、万力、彭涛、曹文炳、王旭升、许飞、任建光、张俊芳等人在2012年第11期《工程勘探》上发表的《云冈石窟水分来源探查工程及若干成果》、《云冈石窟水汽转化特征的初步研究》、《云冈石窟入渗水的形成和运移》、《云冈石窟建造特征与水患的关系》等4篇论文为代表,全面分析了水在云冈石窟文物风化损害中的作用,阐述了水汽转化的基本原理,并针对石窟环境提出了凝结水的观测方法。同时,指出石窟文物本身的建造特征与水患的形成具有密切的关系,防治水患是云冈石窟文物保护的重要措施, 所以,采用修建窟檐和室内空气除湿的办法,可以提高窟内水汽环境的稳定性,减少凝结水和冻结过程产生的风化损害。周霄、高峰、张爱武、周科朝《VIS/NIR高光谱成像在中国云冈石窟砂岩风化状况分布研究中的进展》,《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12年3期和任建光、黄继忠、王旭升《云冈石窟龙王庙沟风化砂岩风化深度与风化速度环境磁学无损探测》,《工程勘察》2013年9月两篇文章,则考察了云冈石窟的风化状况,为高光谱技术用于砂岩的粉状风化状况估测提供了理论依据。同时,利用环境磁学便携式磁化率仪对云冈石窟风化砂岩进行了现场风化程度无损探测,提出了云冈石窟片状风化砂岩风化程度定量分级标准,并探测了云冈石窟龙王庙沟西侧崖壁砂岩的风化深度。指出了风化对云冈石窟的影响,提出对武周山南崖壁表面岩体进行防风化处理,并修建保护性窟檐的建议。这对石窟文物的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周华、高峰、王扬、王昌燧《云冈石窟石质文物表面污染物清洗效果检测技术实验》,《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2013年1期 ,文中指出云冈石窟的表面污染物主要包括粉尘、烟熏和表面结垢三种,研究者通过各种科学仪器对石窟进行清洗并对清洗效果进行了检测,得出的相关数据对文物的“最少人为干预”和“不改变文物原状”原则的评价给予了支持,为石质文物清洗效果评估提供了新的方法。孙博、彭宁波、王逢睿《云冈石窟第19窟西耳窟地震动力响应》,《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12年4期,该文指出研究者利用有限差分软件FLAC3D对云冈石窟第19窟西侧耳窟进行了地震动力模拟计算和地震动力响应分析,研究了硐室岩体位移、加速度放大系数、应力分布和加速度傅里叶谱。根据数据观测结果,得出在对第19窟西侧耳窟进行抗震加固设计时,应适当提高此区域的地震加速度的结论。这为石窟地震动力响应的研究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近几年来,许多衷情于云冈石窟考察研究的中国学者,付出了巨大努力,使云冈石窟的调查研究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各个学科的专家学者,在史料典籍和考古发掘的基础上,积极挖掘云冈的文化内涵,以图从多学科多角度研究云冈,进一步从更新的视角,探究其隐藏的秘密,让诸多历史谜团逐步清晰明朗。同时,为了文化的传承,为了全人类的财富,伴随着科技的发展,云冈石窟的保护更是不断和各种高科技的保护手段联系在了一起。这两方面的工作共同构成了云冈研究和保护的重心,当然,对云冈石窟这一历史课题的研究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云冈石窟研究院必将继续与社会同行、普通大众一起共同让云冈石窟及其所承载的文化意义熠熠生辉。

20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