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请输入关键字
遗产监测
遗产监测室主要负责开展云冈石窟文物本体及保存环境的专项监测工作,建立遗产预警监测系统并维护其正常运行,配合国家文物局有关部门对本遗产地进行监测巡视,负责编写遗产年度监测报告,与国内外同行开展交流与合作。目前我们已有监测区域20处、八种监测类型、共计105个监测点位。
监测类型
1.遗产环境监测:气象环境、窟区空气质量、土壤环境等;
2.文物本体病害监测:风化、凝结水、渗透水、洞窟微环境、岩石含水率等;
3.危岩体抢险加固保护工程监测:危岩体的倾斜、裂缝、锚杆加固应力等监测类型;
4.窟檐保护建筑工程监测:窟檐的倾斜、位移、沉降等。 监测类型涉及数十种,监测指标上百种,基本达到遗产预防性保护监测研究以及保护工程监测评估方面的要求。
监测历程
监测历程
2019年
2018年
2016年
2015年
2014年
2013年
2009~201...
2005年
九十年代
八十年代
监测历程
云冈石窟开凿于公元5世纪中叶,是我国南北朝时期北魏拓跋氏政权定都平城(大同)后,倾力开凿的具有皇家性质的佛教圣地。石窟规模恢弘,艺术精湛,是多元文化交流融合的见证,具有重要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196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12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云冈石窟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2019年
2019年5月,第14窟进行了抢险加固及防排水工程,配套实施了第14窟窟顶防排水工程土壤含水率监测、窟内的渗漏水监测、以及洞窟内微环境监测等项目,通过对监测的数据分析,评估危岩体加固及防排水工程的保护效果。 另外,通过当年监测数据,进行了“云冈石窟顶部第四纪土壤覆盖层含水率动态变化特征研究”,摸清了不同地形条件下,云冈石窟顶部第四纪土壤覆盖层含水率动态变化特征,评估了云冈石窟第14窟窟顶防排水工程良好效果。 同年8月,第3窟、第21至第30窟开展的抢险加固工程中,配套实施了锚杆应力、危岩体倾斜、危岩体位移、洞窟外立面及顶板的裂隙监测,以及洞窟内微环境监测等二期项目,通过对监测的数据分析,可以评估危岩体加固工程的保护效果。 凝结水的监测也是我们一项重要工作,由于夏季窟内外的温差较大,空气湿度大,当热湿空气进入石窟遇到温度较低的岩石时,便在岩石表面形成凝结水。凝结水极易被风化疏松的岩石表面吸收,产生水合作用,引起岩石矿物体积的膨胀和收缩,加速岩石矿物成分的改变。吸水后的岩石,一方面强度大幅度降低,同时也为盐类的聚集创造了条件,加速岩石风化。由于各洞窟的开放程度不同,空气流动环境不同,各窟内的相对湿度和形成的凝结水数量也有较大差别。2020年春夏之交,我们选择在云冈中部有木构窟檐的洞窟安装了除湿机设备,待到夏季雨季前,窟内凝结水形成的初期,启动除湿机,来减轻窟内湿度及凝结水的形成。2020年夏秋季,我们将进行窟区震动研究和监测设备安装工作。 现场无损检测技术不仅是预防性保护的重要内容,也是实时在线监测的必要补充,近年来我们利用便携式无损监测仪器做了大量的工作,利用超声波技术对云冈第9窟东列柱内部的风化情况进行了探测,选取10处崖壁裂隙进行了裂隙深度及裂隙灌浆效果探测。 还利用环境磁学无损探测仪器对云冈石窟的风化砂岩进行定量分级,确定了云冈砂岩风化程度的划分标准,并选取云冈第9、10窟东列柱、龙王庙沟西崖壁和第2窟北壁进行风化程度评价实践,这些研究成果支撑了云冈石窟的保护修复和日常保养工作。
2018年
随着鲁班窑石窟抢险加固工程的实施,配套进行了危岩体的倾斜监测、锚杆加固应力监测、洞窟顶部及危岩的裂缝监测、以及洞窟内的微环境监测等项目,用于评估鲁班窑石窟抢险加固工程的实施效果,通过对监测的数据分析,工程达到了抢险加固方案设计的预期。 同年,云冈石窟进行了遗产监测中心用房建设项目。遗产监测中心建成后,又实施了数据中心配套建设工程,在中心环境监测软件系统平台上,可以实时在线采集、传输、存储、结果呈现等工作,监测工作进入现代化模式。监测中心的建成将保障云冈石窟的整体监测工作正常运行,以及实现监测数据的分析、研究、预警和展示等功能。通过监测数据的积累、大数据分析、保护状况指标的测定,确定云冈石窟完整性和真实性的保持状况及其变化趋势,以便于文保部门及时、准确、有效的防范风险,为云冈石窟文物保护及管理提供决策及依据。监测预警系统建设是文物保护从抢救性向预防性转变的必要措施之一。
2016年
2016年7月,根据国家文物局对第3窟及第21窟至第30窟危岩体抢险加固工程的批复指示要求:“应对相关石窟文物本体及其内部环境进行跟踪监测,定期开展工程效果评估”,我们完成了第3窟及第21至第30窟危岩体抢险加固工程一期配套监测,该监测项目主要是为第3窟及第21窟至第30窟岩体加固和第3窟窟檐建设保护工程服务,为保护工程开展前积累相关的基础数据,为有效实施保护工程提供依据。
2015年
云冈石窟研究院根据国家文物局《关于云冈石窟五华洞文物本体及微环境监测工作方案的批复》(文物保函【2014】2893)意见,开始实施五华洞(第9窟至第13窟)的监测项目,此监测项目的特点是利用现代技术和高科技手段进行实时在线监测。其中文物本体监测类型包含:石窟本体及建筑窟檐的稳定性、室内微环境、凝结水、除湿控制、风化监测;文物环境监测类型包含:气象环境、大气质量、土壤环境监测等。目的是通过对五华洞岩体抢救性加固保护工程和五华洞保护性窟檐修建工程的监测,为评估保护性工程效果提供科学依据。
2014年
我们对云冈石窟五华洞(第9至第13窟)内温度、湿度、气压、风速、风向等微环境指标进行监测实验,找出洞窟内变化明显的区域。结合分析五华洞外大环境气象数据,以及窟内岩石表面温度变化情况等,为五华洞长期监测确定监测对象及手段提供依据。上述一系列工作主要是为了准确客观地评价五华洞微环境的变化规律及其对石质文物保存的影响,以及五华洞窟檐建设前后微环境的变化规律的探寻。
2013年
我们根据监测数据进行了“云冈石窟大气中二氧化硫变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991年以来云冈石窟大气中二氧化硫浓度逐年减轻,2001年比1991年下降17%,2011年比2001年下降57%。由此分析认为,云冈石窟大气中二氧化硫污染状况的改善,主要是景区多年来周边环境整治的结果,特别是云冈石窟申报世界遗产前环境治理(1998~2001年)和云冈石窟周边环境治理(2008~2010年)两次大的环境整治工程。表明云冈石窟从单方面保护文物演进到保护文物及其周边环境综合治理的大理念,这种做法已成为文化遗产地保护措施的一个范例。
2009~2012年
在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持计划资助下,云冈石窟我们进行了石窟山体水汽循环监测、石窟岩体温度场监测和石窟岩体稳定性监测,建立了石窟岩体稳定实时监测系统。
2005年
2005年7月起,采用全自动环境监测设备对第5窟和第9窟的温度、相对湿度、地温和风速进行了全面监测,并用自行研发的凝结水测量设备,进行了洞窟凝结水量的监测,取得了大量的有效数据,为凝结水的治理提供了依据。
九十年代
以防风化为主的“八五工程”(1991~1995年)中,在美国盖蒂保护研究所协助下,云冈石窟在第20窟顶部建立了第一个自动化气象站。 1996年,我们进行了“粉尘对云冈石窟石雕影响”的研究,为“109国道”的改线及周边环境治理提供决策依据。
八十年代
云冈石窟建立起半自动化的气象站,同时配合大同市环境保护局对石窟空气质量进行了监测,为云冈石窟“八五工程”期间环境综合治理提供了决策依据。
荣誉资质
山西省科学技术奖
山西省“三晋英才”支持计划入选证书
技术带头人荣誉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