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请输入关键字
云冈山顶佛塔基址发现及其相关问题
创建时间:2021.02.04

云冈石窟山顶上的佛教寺院遗址在上世纪30——40年代就已经引起考古学界的重视。其中山顶的东部窟群第3窟顶部和西部窟群第45窟顶部都发现了北魏遗址,并且出土一些瓦当、筒瓦、板瓦等建筑构件。上世纪90年代为配合云冈石窟“八•五”保护维修工程,经报请国家文物局批准组成联合考古队,对第1——4窟和第9——20窟窟前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期间,根据当地群众反映,近年来有人为干扰的痕迹。我们依据提供的这个线索,对云冈山顶进行考古调查,在山顶东部接近石窟约300米位置的一处大土堆上发现有一个盗洞,于是采取紧急措施进行抢救性的考古清理发掘工作。当清理到这个盗洞的周围时,发现这是一处北魏塔基遗址,基座南面和北面中间分别发现两条东西向和一条通向北面的慢道,同时出土了大量建筑构件和一些石雕残件等,故将该遗址命名为“云冈山顶塔基遗址”。

一、塔基遗址基本情况

遗址位于云冈石窟东部窟群区域山顶的最东侧。经全球定位系统(GPS)测定,塔基的中央经纬度为:N40°06.568′,E113°08.010′,海拔高度1166米(遗址顶端),误差5米。塔基西距云冈第1窟300米,且第1窟位于塔基遗址的正西方向271°。

塔基遗址发掘前为一大土堆,南面10余米即为上世纪后半叶人工采石形成的崖壁,东、西面是山体自然形成的向下倾斜慢坡。因为发掘区正地处云冈山顶前面的边缘部位,人为活动比较少,所以地层堆积比较简单。可分为两层:第1层为扰土及耕土层;第2层为北魏文化层,其下面压着夯土台基。北魏文化层为红褐色土,台基的四周分布较厚,达1米。其中包含有红烧土块、木屑,并夹杂有大量的瓦当、瓦片、帐座、砂岩石质门墩和雕像等北魏时代风格遗物。此文化层堆积情况是不同地段的地层薄厚差异较大。其台基上的文化层较薄;台基周围的文化层较厚。近代的盗洞发现在塔芯的中央偏北地方。

新发现的佛塔基址,从考古清理后残存的遗迹现象基本上可以了解佛塔建筑的结构,它由三部分构成,即地基(基础)、基座、石塔底层建筑(图1)。

1.地基部分因为石塔位于云冈山顶前端石崖壁的附近,其所处位置应该属于砂岩山体之上,地质结构十分稳固可靠。同时,由于石塔基座叠压在地基之上面,没有对其进行解剖,所以具体情况不明。基座外的地面大致持平,并且表层经过特殊加工,用白灰、沙子、黄土混合搅拌而成的“三合土”均匀铺垫,通过夯打、修整,形成坚硬、平整的平面。靠近基座石墙处略高,向外逐渐降低,表面形成明显坡度。

2.基座平面接近正方形,坐北朝南,方向186°(以东缘砂岩石片墙为基线)。内部填以夯土,四周包砌砂岩石片。基座两侧的砂岩石片墙缘顶端东西长12.2、南北宽12.1米(不包括南面斜坡踏道宽度)。基座的高度从石塔底层回廊的地面至地基表面计算,实际高度为2.2米。

基座四周包砌之砂岩石片墙体尽管仍有部分残存,但破坏情况比较严重。具体情况为方形基座的四面墙体残存遗迹是中间较高,四角且低。其中东、西面的墙体地面以上残高为0.65——1.35米。基座墙体厚38—40厘米,用不规则砂岩石片垒砌而成,未进行专门加工。石片与石片之间的缝隙用粘性很强褐色粘土填充。其朝外一面垒砌比较整齐,显得格外朴素大方;向内一面砌得参差不齐十分粗糙,以便于与其基座内部的夯土连结。其夯土亦用白灰、沙子、黄土混合搅拌而成的“三合土”进行夯打,比较坚硬,但很难分别夯层。基座外面石片墙体与内部夯土连结比较紧密,没有明显的分界线,这说明基座修造工程是将外面的石片墙体垒砌和内部的夯土夯筑同时进行,即基座墙体、夯土工程系一次性共同完成。此外,根据观察,基座四面周围石砌墙体,从上到下并非完全垂直,而是略有收分,实地测量基座东、西壁的壁面收分值皆为8度。

基座南面设东西向的东斜坡踏道和西斜坡踏道各一条,可以从东、西侧两个不同方向登临上塔的基座。可惜,东、西两条踏道面已经破坏,表面呈斜坡状,没有台阶痕迹,具体情况不明。踏道内外全部用砂岩石片垒砌,朝南的外侧面较为整齐,与基座四面的墙体做法一致,以保持相同效果。其石片之间的缝隙亦用褐色粘土填充。东、西踏道宽均为1.45—1.50米。其中东踏道斜坡长度4.80米,残高0.13—1.35米;西踏道斜坡长度5.20米,残高25—110厘米。

基座北面正中有一条向北斜坡慢道。慢道的内部填以夯土,两侧垒砌砂岩石片,具体做法与基座相同。慢道两侧石片墙体的南端与基座北面石片墙体呈90°交接,两墙共同连成一体,它说明当时石塔整体的设计是将基座与北向斜坡慢道作为一体来统筹考虑的,或许该石塔遗址只是整个寺院的一部分。

3.石塔底层建筑只有部分仅存。发掘前,由于底层的建筑遗址正处于大土堆最高处,受自然界的风、雨等作用力的影响,所以破坏相对比较严重。根据清理后残存的遗迹现象推测,底层建筑由塔芯实体、环绕塔芯的回廊两部分建筑组成。

塔芯在塔基中央部位。清理后,发现塔芯的底座毁坏的十分严重,只保存着东侧和北侧的一部分,两侧的墙体都仅残存一段底衬石,从遗迹现象观察应为一个方形塔芯。塔芯的内部均用砂岩石块垒砌,直接建在基座的夯土台面上,仅残存东北角的一部分。在塔芯的北侧发现有盗洞,一直挖向接近塔芯的中央部位,将原来塔芯的基本结构和具体做法全部破坏。盗洞的底部近似圆形,直径约65——70厘米。底部的中间有一个直径29厘米的圆形竖穴,内部残存着少量的朽木,直径约15厘米,正处于石塔的中心部位。从竖穴所处的中心位置和圆形朽木遗留痕迹的现象观察,此圆形竖穴应该竖立有一根立柱,为石塔中心立刹之用,即塔身正中有贯穿上下的刹柱,它是起着石塔轴心柱的作用。

回廊仅保存东面与北面的一小部分,回廊较为狭窄,宽1.18—130米,由塔芯实体与其外侧垒砌石墙两者之间距离形成。北墙残存一段长10.5、宽0.85、高0.4米。其用石片垒砌,墙体内、外两侧抹泥以形成墙皮。外侧墙皮厚3厘米,表面还保留着一小块赭红色彩。东墙破坏十分严重,残存长4.75、宽0.3、高0.13米。回廊的地面比较平整,出土了一些砂岩质地的北魏佛教造像残件,这应为佛塔中央塔芯部位塌落下之物。

塔基遗址的出土遗物主要以北魏时代的为主。其中建筑材料最多的是筒瓦、板瓦残片,数量较多的莲花帐座及少量“传祚无穷”瓦当。另外,还有石刻7个兽头门墩。它们都集中分布于佛塔基座的周围。石雕造像主要有菩萨、弟子、护法、飞天的头像,供养天人身躯,千佛图像以及其他装饰等残件,是中央的佛塔之物。而生活用品寥寥无几,只有几片陶片和一枚“五铢”钱币。石雕造像和生活用品均出土在石塔底层回廊附近,对我们分析和研究石塔的建筑形制、功能、作用都有十分重要意义。

二、相关问题的分析

前面已经就云冈石窟山顶考古发现的佛塔遗址情况进行了比较详细的介绍,现在根据遗址的保存状况、遗迹现象和出土遗物中的建筑构件、石雕造像观察,再结合云冈石窟相关文献分析和研究。这样就可以进一步认识北魏时期云冈石窟佛教寺院的发展情况,正确地理解郦道元《水经注》记载中的云冈石窟描述,了解当时这里 “山堂水殿,烟寺相望”寺庙的繁荣盛况,从有据可查的考古资料方面出发,来复原云冈石窟的北魏历史。

1.关于佛塔遗址位置的问题思考

新发现的北魏佛塔遗址不仅其所处位置比较特殊,而且遗迹的平面形制也格外引人注目。尽管我们只是对佛塔遗址进行清理,也没有条件对整个遗址进行全面地钻探和考古发掘,但从现存遗迹现象的观察与分析,再结合佛塔的位置和形制等综合进行考虑,推测新发现的佛塔遗址很可能只是寺院的一部分。

首先,在佛塔遗址位置的南面10余米即为上世纪后半叶采石形成的崖壁。但是根据笔者调查云冈石窟的本所参加此项工作人员回忆,当时凿去的岩石很少,并且采石量十分有限,主要目的是用于石窟维修工程。那么原来此处崖壁较现在崖壁究竟突出多少?在哪个位置?有关于这个问题,我们从现在云冈前面红墙外保存的道路情况和靠近云冈公园环境地貌上找到答案,估计原来崖壁的位置不会突出很多。因为目前的这条道路是由上世纪50年代原有小路的基础上扩展形成,路的南面即是云冈公园低洼地,道路的北面约10多米即是保存崖壁,这一点从周围的地形分布情况方面可以进一步证实参与此处采石工作相关人员的陈述。如果,从地形与地貌状况方面也可以说明这处佛塔遗址的具体位置情况。我们根据上面情况推测可知,北魏时该佛塔的位置很可能就处于靠近崖壁的地带,如从云冈石窟的整体环境考虑,它是山下的崖面开凿石窟寺院与山上的僧侣寺院两者之间的连接纽带。所以,其作用很可能是寺院的标志性建筑,这与郦道元描述云冈“山堂水殿,烟寺相望”记载相吻合。

其次,佛塔遗址的基座南部与北部都修筑了登上佛塔的慢坡式踏道,尤其是南部的两条东西向的踏道的设置与该塔所处地理环境的位置相适宜。由于佛塔处于云冈石窟的山顶部位,建筑在选址和形制方面固然可能受到山顶上的地理、地貌方面的环境影响,但是这种将塔基南部东西向和北部南北向踏道的以不同方式进行设计,其意图应该比较明显。即南部东西向踏道设置不仅从地形方面考虑,也涉及视觉效果;北部南北向踏道则是从寺院布局整体设计方面作了比较详细地安排。

2.佛塔的形制的初步分析

从塔基遗址残存的形制观察与分析,也与当时京都平城地区其他佛寺的设计理念一致。北魏方山思远佛寺第一层平台建筑应该是整个寺院的基础,在平台的南部与北部分别设计了一条东西向和南北向御道。以遗址所处的地形与地貌观察,第一层平台建筑基础南面地形十分开阔,有足够空间设计出一条南北向御道。若从地形方面考虑这里并不需要将御道设计为东西方向,因此可见,这是北魏当时设计思远佛寺的主要结构形式(图2)。第一层平台建筑基础北面有一条通往方山山顶的御道,这与云冈塔基遗址残存的形制相仿,所以我们推测山顶塔基遗址只是云冈山上寺院的一部分。那么北魏平城的永宁寺究竟又是什么样子,遗迹的具体情况不明。但是洛阳永宁寺经过多年考古发掘,其收获颇为丰厚,从佛寺遗址发现的现象完全可以了解它的基本结构形式,台基四面踏道均通向四个不同方向,这显然与平城地区佛寺有着较大区别。因此对于这个问题仍需要进一步研究。

有关新发现佛塔的形制问题,因为该遗址破坏十分严重。现在仅能根据残存的遗迹现象结合出土石刻造像残件进行综合分析。从底层建筑遗址的方形塔的平面形制来看,佛塔由石塔塔芯、回廊两部分共同构成,其结构形式与北魏方山思远佛寺的木塔、洛阳永宁寺的木塔形制基本相似。但是,思远佛寺、洛阳永宁寺的佛塔遗址均属于木构建筑,其外围采用一周列柱形式,即用木柱作为整体建筑结构承重的支撑,它属于中国传统木结构形式。而新发现云冈山顶的佛塔则为石结构建筑,没有发现柱础等痕迹,外围的墙体采用石片垒砌,表面涂抹泥皮并敷设色彩。因此,它的形制可能更接近云冈二、三期的中心塔柱窟,而且功能应与石窟相仿。

from clipboardfrom clipboard

参考文献:

[1] 长广敏雄,水野清一著.王银田译《云冈发掘记》一,曹臣明译《云冈发掘记》二.《山西省考古论文集(二)》,山西人民出版社,1994年4月第1版.

[2]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著,《北魏洛阳永宁寺——1979~1994年考古发掘报告》,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年6月第1版.

[3] 云冈石窟文物研究所,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大同市博物馆.《云冈石窟第三窟发掘简报》,《文物》2004年6期.

[4] 冈村秀典编.《云冈石窟•遗物编》,朋友书店2006年2月第1版.

[5] 大同市博物馆.《大同北魏方山思远佛寺遗址发掘报告》,《文物》2007年4期.

[原刊于《北魏平城研究文集》山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4月,作者刘建军,系云冈石窟研究院陈列馆管理科科长、文博研究馆员]

20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