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2日,中国科学院学部科学与技术前沿论坛123期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工程与材料科学部战略研究—“文物保护与科技创新”在山西大同召开。中国科学院成会明院士担任论坛执行主席,十多位中国科学院院士和诸多长期工作在文物保护领域的领导与专家齐聚一堂,围绕文物保护科技创新这一主题深入交流、分享经验、探求新路,为我国文物保护领域的蓬勃发展助力。以此次论坛为契机,由省科技厅授予云冈研究院的“石窟寺保护与传承山西省重点实验室”举行揭牌仪式,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主任杨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副主任高福、山西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张峻、大同市市长张强、山西省文物局局长刘润民、山西省科技厅副厅长牛青山共同为重点实验室揭牌。
大同市人民政府副市长翟永清致欢迎词
云冈研究院院长杭侃现场通过图片“还原”了云冈石窟的开凿过程与如今面临的各种保护问题。他提出云冈石窟在北魏开凿过程中就出现了崩塌、裂隙、渗水等工程问题,这些信息保留在云冈石窟现存的遗迹中,这些过程信息对于云冈历史、考古等相关问题的研究是十分重要的。在云冈石窟保护中,既要考虑保护的需要,也要考虑保留相关的历史信息。
本次论坛聚焦文物保护与科技创新前沿的科学技术瓶颈以及相关的体制与机制问题,在广泛开展文物保护现场调研的基础上,通过院士和国内外文物保护领域科技人员的多层次深入沟通与交流,寻求文物保护科技瓶颈问题的系统解决方案,为全面提升我国文物研究、保护以及利用的科技水平贡献力量。值此,“石窟寺保护与传承山西省重点实验室”落户云冈研究院,对于云冈石窟的文物保护和传承发展意义重大,同时对于构建石窟寺保护理论与技术体系,整合多学科研究力量,共同推进全省石窟寺的保护和发展具有极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