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请输入关键字
云冈学建设暨宿白先生诞辰100周年学术研讨会专家发言
创建时间:2022.08.15

from clipboard

8月3日,由山西省文物局、中共大同市委、大同市人民政府指导,云冈研究院、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中国考古学宗教考古专业委员会联合主办的“云冈学建设暨宿白先生诞辰100周年学术研讨会”在大同举办。

研讨会上,各界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围绕“云冈学建设”、“佛教考古”、“宿白先生学术成果及研究”三个方面展开研讨,发表各自真知灼见。

from clipboard

from clipboard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安家瑶回忆了与宿白先生的点点滴滴,并围绕“宿白先生与城市考古”这一议题进行深入探讨。宿白先生作为历史考古学的集大成者,在城市考古领域里,宿白先生的造诣颇高,如1978年发表的《隋唐长安城和洛阳城》、1990年的《隋唐城址类型初探》、2001年的《现代城市中古代城址的初步考察》等。她说,我有幸成为宿白先生的硕士研究生,得到宿白先生对城市考古直接的指导和帮助。上世纪80年代初,对隋唐长安城西市遗址的发掘印象颇深,通过发掘可知西市不仅是商品交换的贸易集散地,也是集加工、制造、住宅、漕运等一体的大型商业综合体。2019年到2021年,对东市遗址的也进行了较大规模的发掘,取得了很多成果,许多成果都是在宿先生的指引下取得的。宿先生非常重视对遗址完整性的保护,如对九成宫37号遗址的揭露,要求周边县城逐步搬离遗址区;同时,宿先生也十分重视遗址的保护展示,对唐大明宫含元殿的发掘,要求保证其真实性,这对西安市政府建设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打下了基础。现在城市考古的春天已经到来,年轻的城市考古工作者们肯定会取得更突出的成绩,愿先生千古精神永存。

from clipboard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杨泓回忆了与宿白先生的相识相遇的场景。他记忆中宿白先生对年轻人非常和蔼,面对年轻人在学习中出现的问题,从不发脾气,而是耐心地讲解,并且指出具体问题,告诉他们该去查找什么文献,甚至会具体到哪页哪行,先生严谨的学风值得被后人铭记。杨泓先生从北大毕业之后,被分配到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工作,除了做学术研究也从事编辑工作,许多工作都得到宿白先生的具体指导。

from clipboard

from clipboard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研究员李裕群以《从邺城到晋阳——古壶关道上一座被盗北齐石窟的复原》为题,首先介绍了白岩寺石窟的地理位置,东魏北齐时期,从邺城到晋阳,最重要的是滏口道,即从邺城(今河北临漳县)西北行,经滏口,由此分为东西两线,古壶关道上现存北齐石窟一座,即白岩寺石窟。白岩寺石窟位于黎城县洪井镇元村北约2千米的白岩山近山顶南向崖面处,现存洞窟4座,小龛4个,编号由西而东。第1窟窟内北壁和东壁坛上各凿出一佛像石胎,风化严重,似为北朝洞窟;第2、4窟均为明洪武年间开凿的“岩公堂”;第3窟为北齐武平六年(575年)开凿,造像保存完整。然后李裕群老师对白岩寺石窟的各个洞窟进行了详细解读。李裕群先生认为:在做石窟寺调查时,要注意收集旧的图片,为石窟寺的复原和未来追索提供足够的图像资料;石窟寺的现场复原要慎之又慎,尤其要避免盲目的、破坏性的复原,文物部门要切实担负起监管的责任,引导民众,加强文物保护的意识。

from clipboard

from clipboard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李崇峰以《宿白先生与佛教考古》为题,从三个方面高度概括了宿白先生的功绩。第一、宿白先生是真正的学者,宿先生在北大主要承担历史考古、考古学通论及相关课程,陆续讲授过《古代建筑》、《考古学通论》、《中国历史考古》、《中国美术史》、《魏晋南北朝考古》、《隋唐考古》、《专题考古》、《中国考古学下》、《中外文化交流考古学》以及《汉文佛籍目录》等。1960年7月,宿先生编撰《中国考古学(初稿)》第五编《魏晋—宋元部分》铅印面世,是宿先生的一部重要的学术著作,为后来编撰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考古讲义或教材奠定了非常重要的理论基础和体例依据。第二、宿白先生是永远的师者,宿先生倾注毕生精力于教育事业,一直重视学生的培养。1957年,宿先生指导杨泓、孙国璋和刘勋,调查和测绘邯郸响堂山石窟,刘慧达参与了全程工作;1962年,指导段鹏琦、樊锦诗、马世长、谢德根,调查和测绘敦煌莫高窟北朝石窟;1963年,指导温玉成和丁明夷,调查龙门石窟小型龛像并测绘双窑石窟等。第三、宿白先生是至善的智者,作为中国历史考古学的奠基人,宿季庚先生以其深厚的考古学与文史哲功底,将本学科与其他边缘学科融会贯通、纵横驰骋,不断开拓学术研究的新领域,是中国历史时期考古学学科体系的开创者和大成者,他拓展了历史时期考古的多个领域,举凡城市、墓葬、手工业、宗教遗存、古代建筑、中外交流以及版本目录等,宿先生均有开创或拓展之功,为后来学者的研究夯实了基础。

from clipboard

from clipboard

北京大学教授魏正中从石窟寺的分类讲起,然后教授介绍了什么是“中心柱窟”及中心柱窟的分布情况与年代,简要讲解了中原北方早期塔庙窟、河西走廊塔庙窟、“龟兹类型”中心柱窟的特点,并分析了不同学者对“龟兹类型”中心柱窟的研究成果。最后作者提出自己对“龟兹类型”中心柱窟的观点,认为这类中心柱窟有三重空间,包括前室、主室、内室,三室均有完整而独立的题材、甬道以及内室题材以涅槃为中心、龟兹类型中心柱窟内部无柱体,中心柱是分隔主室与后室的岩体,后室可称作内室。

from clipboard

from clipboard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张庆捷对云冈石窟的守门神将作了详细考察。云冈石窟雕刻有很多诸神王像,包括很多神态各异的守护窟门的神将,暂称为“守门神将”,位于窟门或甬道两侧。张庆捷先生列举了云冈石窟早、中、晚期出现的守门神将,进行了详细的类型分析,总结了云冈石窟各期“守门神将”的特点,对云冈石窟守门神将进行了来源的探析,是来源于平城的佛教寺院还是来源于北魏墓葬进行了介绍,并且对平城墓葬中出现的守门神将加以罗列与分析,得出云冈石窟的守门神将来源于平城的佛教寺院的结论。

from clipboard

from clipboard

from clipboard

from clipboard

刘建华、常青、苗利辉、何利群、李志荣、徐怡涛、陈悦新、韦正、八木春生等专家学者分别作了题为《润物细无声——忆宿白先生对考古另类—文物鉴定工作的关注与支持》、《如何继承宿白先生的学风遗产》、《宿白先生与克孜尔石窟》、《邺城佛教考古发现与收获》、《2022年年中石窟寺数字化观察:考古、保护和展览》、《简述建筑考古在云冈学建设中的作用》、《山西寺院壁画中的佛像着衣》、《晋东南地区北朝暨隋石窟造像的时空格局》、《云冈石窟第1、2窟的营造思想》的发言。

50余名国内高校文物保护、石窟寺研究专家学者参加了研讨会。与会专家通过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作了探讨与交流,深入挖掘云冈石窟的历史文化内涵,推动云冈学的繁荣发展,弘扬、传承宿白先生学术精神、凝聚学界力量,共同推进云冈学的建设。

20192